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胜难 《海外英语》2016,(4):194-196
采用Culpeper提出的不礼貌言语理论框架为基础,认为不礼貌也是一种交际策略,以电影《老炮儿》中主人公使用的不礼貌话语为语料,分析影片中不礼貌话语的体现及其语用含义,同时通过不礼貌言语的选择探讨其对人物塑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让外国人更好地通过电影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华语电影中加入了很多本土元素,如,地区方言等。以电影《老炮儿》为例,探讨对北京方言部分的翻译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以S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学为例,探讨全球本土化教学路径。师生要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是双方文化的双向、平等交流;教学内容要多元化,将母语文化合理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全球本土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提高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围绕丰田的"召回门"事件,追求真相、揭示原因、预示影响等评论探析接踵而至,难以尽数。旨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评价丰田"召回门"事件,深入分析日美文化间的差异,以期对中国与美日两国进行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参考,增强并提高有关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由于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有着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翻转+对分”混合教学模式高度契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特点。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设计并实施了基于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该模式主要包括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师生讨论交流和实践、课后拓展和分享3个阶段。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要求培养专业语言技能与交际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交际教学法为例,阐述其理论基础,并结合商务英语的教学特征,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课程思政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思政元素、价值理念、精神追求融入各门课程之中。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要素,本文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构建了“德、知、行”的课程三元教学目标,并从传播传统文化、聚焦真实案例、中外文明互鉴、结合全球热点四个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融合之道,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  相似文献   

8.
单瑞菊 《现代英语》2023,(17):103-106
21世纪以来,中餐在世界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中西方菜单命名方式的差异给菜单的翻译带来困难。中餐菜单的英译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如何克服困难并提升中餐厅菜单的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文章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对品珍中餐厅菜单的翻译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检验菜单的英译是否达到了提升经济效益、传播文化、树立品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类比的方法,从具体的事例出发,搭建起“宏观—微观”的桥梁,并用符号进行表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达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本文分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模块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单元分布情况以及英语教材中文化信息的来源,提出改进现行高中英语教材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的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杨能  王琼 《考试周刊》2013,(93):153-155
由于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之间跨文化交际能力参数对比差异明显,且整体参数偏低,本文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建议采取多形式多内容的文化教学模式,避免学生在多年外语学习以后仍然无法顺利交际的严重趋势,使公共外语教学走上一条既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又有利于民族地区外语教学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在酸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往往比较零散,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因此在复习课中,有必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同时通过宏微结合,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酸碱参与的化学反应,深入理解和掌握其本质,进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交际意味着吸纳和传播.因此,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西方文化,还应该注重导入与渗透中华文化,使学习者能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的事物与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外语专业类课程里融入"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有爱国情怀的外语人才,使他们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讲述者。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红黄蓝三原色"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新范式,即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坚持心向"红旗"、情系"黄土"、胸怀"蓝海"三大原则,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外语教育的语言文学目标和社会人文目标。  相似文献   

15.
巫安琪 《海外英语》2022,(8):221-222
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在实际教学中以跨文化语用学为切入点,引导专业学生掌握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尽可能提高国际贸易成功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培养优秀翻译人才的有效路径,在人才支持下确保商务英语翻译任务顺利、高效完成。文章在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客观总结“互联网+”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常见问题,最后探究跨文化语用学视角下“互联网+”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大大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全世界普遍关注,同时也对国内的跨文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在解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和途径,以期对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有所启示,进而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8.
杨婧 《考试周刊》2013,(20):82-83
近年来,随着衡水地区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企业对从事国际交流、合作和贸易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也要求更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由于有着英语和商务知识的双重优势,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企业需要的英语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功底,而且要有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介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旨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从而使高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今高校借助建构主义理论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建构主义与外语课程思政是兼容并蓄、相辅相成的,能够促进思想文化内涵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有机融合。将高校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实现多元文化互动交流与中外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20.
王若云  陈芙 《英语教师》2023,(18):57-60
中国丝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传承与智慧结晶。丝绸博物馆作为丝绸文物对外展出的重要渠道,其译文质量关系重大。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绸文物名称英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丝绸展品翻译过程中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作出的处理,并试图对馆中存在问题的译文进行重译,以期为丝绸文物英译提供一定借鉴,并使读者对博物馆中丝绸文物名称翻译的跨文化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