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法国剧作家博马舍(1732-1799),原名彼得·奥古斯丁·加萨。他婚后半年,妻子就不幸病逝,他继承了妻子的一块名叫博马舍的小菜地。为了纪念妻子,他就用博马舍做了自己的笔名。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1783-1842),原名亨·贝尔,他首次使用司汤达这个笔名是在1817年发表游记《罗  相似文献   

2.
圣·奥古斯丁(St·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年)被誉为欧洲基督教“教父哲学”的创始人和精神导师。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奥古斯丁是一位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大师。正如现代法国著名哲学史家吉尔松(Etienne Gieson1884——1978年)所指出的那样:“圣·奥古斯丁的哲学著作,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远远超过早期基督教所  相似文献   

3.
英语习语趣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象牙塔ivory tower这个典故源于《圣经》(the Bible)。以色列王所罗门赞美心爱的人,说她的颈项如象牙塔,眼目象水池。十九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1840-1969)最早用了这个比喻,他批评同时代的作家维尼(1797-1863)的悲观失望、孤芳自赏的创作倾向,他写道:“……而更为神秘的维尼午前就返回他的象牙塔。”此语在法国文坛广泛流传,象牙塔被认为是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的世外桃源,并进入许多种语言,包括汉语。  相似文献   

4.
查利·奥古斯丁·库仑是著名法国物理学家、工程师,1736年出生于法国昂古莱姆一个富裕的家庭,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巴黎马扎兰学院和法兰西学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61年毕业于巴黎军事工程学院,成为一名军事工程师进入军队服役多年,主要从事军事建筑工程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诺奖封神榜     
2008[法国]勒·克莱齐奥勒·克莱齐奥(Le Clezio)1940年出生于法国尼斯,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他还在1996年被评为"法国最伟大的用法语写作的在世作家",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  相似文献   

6.
斯德哥尔摩(美联社)——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因其以"诗歌历险和感官享受"为特点的作品在周四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勒·克莱齐奥今年68岁,是继2000年华裔法国人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7.
库仑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物理学巨匠都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法国物理学家查利·奥古斯丁·库仑就是其中影响力非常巨大的一员。库仑于1736年6月14日生于法国昂古莱姆。库仑家里很有钱,在青少年时期,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后来到巴黎军事工程学院学习,离开学校后,他进入西  相似文献   

8.
背景搜索《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在菲伊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让·马瑞尔·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1 0月9日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让·马瑞尔·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瑞典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发表的声明说,今年68岁的勒·克莱齐奥是一位标志文学新开端的作家,其作品有诗意的创新、感性的痴迷和对文明主宰下的人性上下求索。  相似文献   

10.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反映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作了高度评价,称赞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人间喜剧>"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它取得的成就"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谈起向初中生推荐科幻小说,我更倾向于从科幻作家说起。NO.1儒勒·凡尔纳【法国】(1828~1905)首先,躲不开的人是儒勒·凡尔纳,他也是国内很多读者提起科幻作家时唯一会想起的名字。在小说创作方面,凡尔纳师承大仲马,喜欢写地理探险小说。在凡尔纳生活的年代,科学开始昌盛,于是科幻元素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他的作品中,他也成了法国"科幻之父"。跟更早的旅行和地理探险故事比较,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08年10月9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评委会称赞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体现了新的风格,充满诗意的冒险和让人迷醉的感官享受,在主流文明的囹圄之外探求人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心灵的暖春     
李作昕 《高中生》2009,(18):1-1
法国作家让·季奥诺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植树的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植树,终于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相似文献   

14.
张坤  徐学凤 《课外阅读》2007,(12):24-25
大仲马,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  相似文献   

15.
《同学少年》2011,(12):52
法国小说家司汤达的真名叫亨利·贝尔,他一生用过109个笔名,"司汤达"是他最爱用的一个,是为了纪念自己在小城"司汤达"与一位美丽的德国姑娘的奇遇。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真名叫赛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马克吐温"是密西西比河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京东图书、听道沙龙在京举行了一场题为"当代女性面临的诱惑、困境与突围"的对谈活动。出席嘉宾有法国"龚古尔奖"获奖作家蕾拉·斯利玛尼,中国当代作家张悦然、评论家杨庆祥,以及蕾拉两部小说的译者、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袁筱一。对话从中法作家笔下的保姆形象谈起,共同探讨当代社会女性面临的问题。蕾拉·斯利玛尼的《温柔之歌》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中文版。这个从结局起笔的小说揭示了女性生存的艰辛、小人物  相似文献   

17.
“走出象牙塔”是中国大学的选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走出象牙塔"的呐喊似乎已成为今天中国大学改革封闭症的当然选择。然而,我们概念中的象牙塔其实并非与西方真正的"象牙塔"相一致。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西方大学"象牙塔"的发展历程和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情况,发现"象牙塔"从实质意义上而言在中国大学并未真正存在。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走出象牙塔",守护或重建象牙塔最为要紧。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1,(23):157-158
日前,作家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售出法国图书俱乐部(France·Loisirs)版权,在法国引发了一阵“青铜葵花”热。这已经是《青铜葵花》的第2个法语版本,此前,在2008年,《青铜葵花》曾经将版权授予法国比基艾出版社(Edition·Philippe·Picquier),在当年引起不小的轰动。  相似文献   

19.
巴尔气克     
中文名:巴尔气克 外文名:honore de Balzac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图尔 职业:小说家,剧作家 代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瑞乔·M·约翰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小男孩喜欢跟苹果树玩,经常上树摘苹果,在树荫下打盹,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