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言语失误就是在言语交际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受到认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等的影响,导致言语失误不可避免的产生,言语失误有时不仪会使交际阳难、对方误解,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难以实现交际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言语失误.  相似文献   

2.
李晓燕 《考试周刊》2011,(75):115-116
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是达成交际顺利进行的有效载体,然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不了解目的语文化,忽视非言语行为背后的意义而产生的一系列语用失误,导致了交际失败。本文概述产生非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规避此类语用失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口语交际中“言语失误”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言语失语是产生于口语交际中的一种必然的语言现象,它表现出停顿,重复,改正,口头禅,口吃,失言等特征,它的产生原因是言语的产生中编码与发送的同时进行,而且受到认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的影响,导致言语失误不可避免的产生,从言语顺畅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言语失语,然而,言语失误有时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帮助我们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用失误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却忽略了同一母语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或日语内语用失误).文章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框架,分析了语内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语内语用失误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的任何一方忽视了语言与交际语境诸因素的动态顺应而造成的;并提出防止和避免语内语用失误的策略,认为交际者应该培养敏锐的语境意识和元语用意识,从而提高语用能力,实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5.
张耘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09-111
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语际语用失误与语内语用失误是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运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可以阐释这两种类型的语用失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都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言语交际的任何一方对语言与交际语境等因素(诸如语言使用者以及物理、社交、心理世界等)的动态顺应忽视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英语常用语是英语学习者进行言语交际必备的基本功。然而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者受本民族文化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语用失误,使交流无法完全沟通。因此,对文化对言语表达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减少语用失误,增强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言语失误是口语表达和交际中的常见现象。从言语失误的一般理论和分类出发,重点分析言语产生的过程中,特别是教学实践中美术院校学生言语失误的原因,得出言语失误分析对口语教学实践的一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8.
喻爱华 《考试周刊》2011,(61):108-109
口误是言语失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分析了口误的基本类型,以及影响口误形成的各种因素.并尝试探讨口误在交际行为中所产生的言后效果.充分利用口误在交际中的积极因素以提高交际效率,减少误解。  相似文献   

9.
鲁莉 《英语辅导》2008,(2):102-104
从表面上看,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交际失误是由语言的使用引起的。然而,语言代码仅仅是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人们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和语言的使用规律等诸多方面产生差异。文章从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出发分析和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0.
从表面上看,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交际失误是由语言的使用引起的。然而,语言代码仅仅是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人们在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和语言的使用规律等众多方面产生差异。文章从中西价值取向的差异出发分析和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某些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1.
周淑琪 《海外英语》2012,(1):277-278
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之一,该文重点研究中国人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实现其言语行为时出现的语用失误,作者从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言失误两方面进行了具体地探讨,分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最后,讨论了语用失误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言语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中的第一大失误。本文紧扣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主要阐述了言语语用失误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对语用失误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转变.传统的静态研究主要围绕语用失误的定义和分类,动态研究则主要体现在探寻语用失误的根源以及策略.本文认为对待语用失误不仅仅是交际者单方面的容忍或是补救,而是交际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互动的选择策略的过程,对语用失误的研究也应该关注对话双方.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失误.对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研究的理论根源和依据、跨文化交际语境的构成和特征做出了分析.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非言语交际语用失误的分类和具体表现形式,并找出了成因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杨文 《文教资料》2014,(4):24-25
言语失误是言语产生模型中的一大要点,而言语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研究主要包括言语计划、词汇组织、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起因等。本文从近些年来关于言语失误方面的论文与期刊入手,先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归纳总结言语失误类型、产生原因,其次从语用学方面对言语失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两者在言语失误研究上所采取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方面的不同点,最后提出对言语失误的弥补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语言交际的成功离不开语境。语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本文分析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的构成及作用机制,揭示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能动地控制并利用语境因素为自己创造有利的交际环境。言语交际过程是交际者对认知语境假设不断调整、顺应,并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的动态演绎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言语交际的过程就是讲话双方信息和意图传达的过程,但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信息与意图并不总是百分之百地被受话人所接受,于是便出现交际效果的差错,即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出现语用失误的原因很多,本文从语境入手,分析一下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它的类型。一、语境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时所依赖的各种语言内外的因素。传统的语境研究中,人们只是对语境进行静态的描写,认为语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是交际双方共同享有的有助于受话人理解的背景知识。因此传统的语用…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是一个涉及交际主体的双向互动过程,包括说话者的话语选择和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预设在言语交际话语选择和理解的动态过程中充当着一个变量,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交际主体的言语行为。因此,言语交际主体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应在充分考虑预设因素的基础上随时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避免给交际带来负面影响,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非言语行为的忽视或非言语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了解中西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于避免失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非常有帮助。本文旨在分析中西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并提出避免非言语交际失误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称呼语的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语用失误是指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得体而造成的失误。称呼语的语用失误会导致语言交际失败。运用顺应理论可以探索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原因,是由于说话者忽视了语言使用者,社交世界,社会文化,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的动态顺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