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两者之间。"这是一位家长的感叹。每到毕业季,就有许多小学毕业生涌入"小升初"的赶考大军,熬夜强化、上补习班,早早就开始了"赶考"之旅……有专家以北京为例,认为:"在近十几年间,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从《义务教育法》的立场逐渐退步,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逐渐模糊。隐性和变相的考试已经压倒了免试入学,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成为正式制度。”“小升初考孩子,更是考家长”,经济能力成了能否上名校的重要的现实指标,孩子也无奈,“没有有钱的老爸,都不好意思上学了”。搜狐网专门开设“小升初”择校专题指出:择校利益链形成、公器私用,学区房、贪污,诸种社会问题由此而生。3月1日,21世纪教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针对北京市提出了“规范办学行为、调整‘小升初’政策、缩小学校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刊2012年第6期《关注》栏目,结合学科特性对"小初衔接"问题展开讨论,引起了较大反响。本期《视野》栏目诚邀北京师范大学的李函颖博士针对英国"小升初"的入学方式加以介绍和评析。在"择校"问题愈演愈烈的当下,以国际化视野再度审视"小升初",或可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2014年北京市颁布《北京市教委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开始严肃治理"小升初"择校乱象,通过政策调整、技术手段、资源拓展等一系列"组合拳",疏堵结合、有破有立,一举改变了"小升初"择校的面貌,基本实现了就近入学的目标。但新政实行的第一年,许多问题积重难返,难以一步到位,包括择校现象在一些名校依然突出、"两次派位"政策存在弊端、"特长生"比例偏高、政策保障协调入学渠道不透明、"寄宿生"等择校渠道尚未认真清理等。因此,"小升初"新政要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划片就近入学"的原则,巩固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通过深化和完善改革,清理尚未涉及的死角,着手解决影响均衡发展的深层问题,营造改革的氛围和态势,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行动,打消名校和家长观望、赌博的心态,迈上新的台阶,打造"首善之都"堪为表率的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中小学生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以“小升初”的择校最为“疯狂”。  相似文献   

5.
廖厚才 《教师》2012,(24):5-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精英主义情结催生了教育对名校的追逐。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名校的刚性需求遭遇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供给不足,导致今天的"择校"现象。名校之间的竞争,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信念的支撑,导致对学生的提前掐尖,也造成了如今家长普遍性的教育恐慌。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滋生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游戏规则"以及默许的"小升初考试",严重干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秩序,同时加剧了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导致2012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资深媒体人廖厚才老师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6.
美国择校制度产生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通过追溯美国择校制度从无到有的发展,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微观角度去看美国择校制度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发展前进的,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和方法能为我国所用。希望不仅能对处理我国择校现象有所帮助,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升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不断得到规范,“小升初”招生入学工作基本遵循了“免试、就近”原则.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这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引发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质疑。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逐步减少特长招生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通过大力推进均衡发展、试行学区化办学、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从而为“小升初”工作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美国择校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择校之风愈演愈烈,社会各界的反响也愈来愈大。笔试从美国择校制度演变历程入手,详细介绍美国择校制度演变历程,希望给人们一点启示,以找到解决我国择校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阶段的择校问题是近年来许多国家教育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学生择校的教育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择校现象的日趋普及,公众对择校的利弊一直都是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欧美目主流的三种择校制度的特色,来探讨择校对我国公立学校的体制变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大城市小升初择校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也困扰着教育部门。它不仅影响到教育公平,也造成教育的激烈竞争而导致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教育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规定小升初不考试,就近入学。但由于学校发展不均衡、政策不配套,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  相似文献   

11.
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入学应该遵循"免试、就近"原则.然而,由于事实上的优质中学和一般中学的差异仍然存在,许多家长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打破了地域的束缚、学区的限制,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就读,使得小升初择校问题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前“择校热”在我国中小学中愈演愈烈,备受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关注,我国禁止择校,然而在美国由于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使择校得到政府承认和许可。文章在分析教育券制度产生的根源、内涵及我国择校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美国教育券制度,找出解决择校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江苏教育》2014,(9):6
<正>教育部:小升初特长生比例应低于5%。2014年1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出小升初特长生"减招令",要求到2016年,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针对"择校难",《意见》明确要求小升初  相似文献   

14.
<正>导致北京市小升初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三个比较确定的主要原因。一是资源不公,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导致学校之间差距过大,从而造成家长不得不择校的倒逼机制。二是规则不公,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多元择校政策颠覆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三是"政府失灵",政府和主管部门缺乏  相似文献   

15.
择校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之一,90年代布什政府提出了“择校就读”的思想。1990年,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推行选择制,改革美国教育》的报告中强调“选择的机会是我国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基础。”《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则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择校制度。择校对美国以公立教育为基础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出现了一系列择校现象,尤其90年代以后,择校已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教育问题,而目前对择校的研究与择校本身的激烈程度和意义是不相称的。对两国择校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择校问题。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14,(7):123-124
教育部颁发了“小升初新政”后,“小升初”政策的走向吸引了亿万家长和学生的眼光。“上名校难”“读名校贵”是义务教育广为社会各界诟病的一大顽疾,以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破解择校难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英等西方国家“择校政策”作为公立学校的改革政策得以推行,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择校”现象,但由于往往与高收费挂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禁止择校的政策。面对同样的问题,中美两国的政策大不相同,这的确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比较分析中美两国的择校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对我国今后择校政策的制定有所裨益。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择校政策”是近几年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措施。“美国择校行为的产生,在20世纪60年代是作为大多数家长响应联邦政府取消种族隔离要求而…  相似文献   

18.
美国择校制度对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农民工子女就学困难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的择校制度对我国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有一定借鉴作用。文章介绍了美国择校制度,并从创新体制方向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湖南卫视去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随着今年小学毕业日期的临近,"爸爸,去哪儿读初中"成为了广大"小升初"学生新的热门话题。今年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对公办学校"小升初"实行"对口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等政策。这意味着小学毕业生不能像过去一样自由择校了,而跨县跨地区选择优质公办初中就更不可能了。"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校"。于是,优质民办初中就成了众多小学毕业生及家长心目中的"香饽饽"。长沙金海教育集团作为湖南民办基础教育的"领头羊",无疑成为了"小升初"学生及家长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14,(24):27-27
正"择校",即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进入一所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这种现象在"小升初"阶段尤为明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焦虑"。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先后出台了多项治理政策,"择校"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问题依然不少,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谓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