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兰河传》是葛浩文翻译的第一部中文小说。该文拟运用后殖民翻译理论中的杂合概念并结合例子,考察葛浩文对《呼兰河传》中语言、文化、体裁风格三个方面的处理。研究发现,《呼兰河传》英译本呈现出杂合的现象,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异域风情,在某种意义上,葛浩文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云梦 《英语广场》2022,(22):32-34
本文以Lefevere的改写理论为指导,以《蛙》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因素在方言英译过程中对译者的操纵作用。研究发现,译者受这三种因素的操纵,对原文本中的方言进行适当改写,从而实现“创造性”地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3.
假如没有萧红,这世上恐怕很少有人知晓呼兰河。在中国诺大的政区图上,它只是针尖大的小点儿,甚至,因其渺小,连作为点的资格,都被理所当然地取消了。然而,萧红独具匠心地赋予了呼兰河以生命。尽管有人说,这生如死差不多。 人可以作传,地也可以作传。萧红的独特在于把地理上凝固的一个点,活化成立体的、充满喜怒哀乐的、流动的一段生命流程,只为了活着。她笔下的呼兰城,俨然是一个人,有他的音容笑貌,神态心理,形形色色。 六十年来,《呼兰河传》的命运,历尽坎坷。贬低、指责、漠视……近年来又升温,重新评说。然而,《呼兰河…  相似文献   

4.
《呼兰河传》以大量民俗态生活及民俗事象的描写,形象地 再现了处于封建蒙昧文化状态之中的呼兰城人保守、迷信、愚昧、麻木的 生活本质,深刻地剖析呼兰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揭示恶习陋俗对民众的 摧残,批判了渗透其间、与之同构共存的封建礼教制度及伦理道德,同时 透露出民俗令人亲切使人感怀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五四启蒙意识"是新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话语,它以其欧化批判传统,让文学领域迎来了一场凤凰涅槃式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革命。萧红作为一位优秀的新文学作家,其所创作的小说自然承载了时代的话语,蕴含启蒙味道。《呼兰河传》完成于1940年,是萧红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呼兰河传》一方面承载启蒙传统,进行国民性批判;另一方面又过度启蒙,责之过切。这种矛盾,构成了《呼兰河传》复杂的启蒙内涵。  相似文献   

6.
姚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58-60,82
《呼兰河传》的魅力来自萧红对叙述视角的自觉选取,多方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换,使得文本超越了自我故事的讲述层面,上升为对人类生存本真状态的文化关注。本文拟通过解读《呼兰河传》叙述视角的途径,探寻文本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7.
《呼兰河传》弥漫着一种荒凉的人生况味,风物环境是荒凉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小说通过描绘呼兰河整体文化氛围的沉滞及个体生存状态的寂寞来表现城与人的存在所蕴涵的悲剧意蕴,并构筑“后花园”意象,传达出对温暖与爱的永久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8.
《呼兰河传》以细腻感伤的笔触描绘了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现状,他们在死寂中挣扎隐忍,却依然透露出对生的期盼。萧红自身的童年记忆和心灵的孤寂弥漫于字里行间,展现着生与死的较量,以及作者自身的生死观念。  相似文献   

9.
现今,“中国文学走出去”之风愈演愈烈,文学翻译事业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方兴未艾。在文学作品西行中,译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传播之路的成功与否,译作所传达国家形象的优劣决定了传播目的的达成与否。该文以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i Lefevere)提出的改写理论为基础,以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三个因素为切入点,剖析了许孟雄英译《子夜》中的改译情节和段落调整情况,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学翻译工作的质量,助力于中国文学的西行之旅。  相似文献   

10.
自五四以来,一批作家独辟蹊径创作了散文化小说。萧红接过散文化小说的旗帜,并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写作风格,创造性地完成了多部优秀的散文化小说。《呼兰河传》突破了以叙事为主的小说结构模式,以浓郁的情感代替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群像展览式的人物描写代替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刻画,以自由化的诗歌语言唱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寂寞。  相似文献   

11.
12.
林语堂是一位集翻译家和文学家于一身、学贯中西的学者,其中英文造诣都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该文从勒弗维尔改写理论视角来分析林语堂的英译作品《生活的艺术》,具体来讲是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角度来分析其作品。  相似文献   

13.
六十多年前,金庸读《呼兰河传》后,曾写下这样一段话:萧红在香港写的《呼兰河传》感人至深,我阅此书,径去浅水湾她墓前凭吊一番,深恨未能得见此才女……’  相似文献   

14.
江天成 《语文新圃》2009,(12):27-28
《呼兰河传》写的是一个小县城、一个在东北呼兰河边的小县城里发生的故事。照萧红来说,只有两条大街、两条小街,第一章的第一节,就把这四条街加个泥坑子翻了个底朝天。而就这么四条街的事,萧红写了近三百页。  相似文献   

15.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这本小说主要描绘的是一个东北小镇,也就是呼兰河的民俗风情。它不仅描述了地方的民俗风情,还刻画了女作者萧红的不羁性格和独特的艺术特性。小说提到的民俗风情,其特有的审美价值,使其与之前以情节为中心的小说模式截然不同,且于故事情节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科学理性的元素席卷而来之时,对于民俗和一些陋习更应该持有科学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呼兰河传》为例,结合新课标中对阅读的要求以及现在的阅读形势,针对"如何上好一节名著导读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教师备课——"读薄""读厚";其次,教师当一个好的"卖书人";最后,教师当好一个带路的向导。  相似文献   

17.
在感恩的年代,我选择读你——萧红。 水一样寂静,水一样灵秀。从呼兰河出来,在天地间飘零,飘零后仍是一缕清澈,仍是呼兰河心头的痛。流水侵蚀,带不走你骨子里的记忆。一曲呼兰,永远呼兰。  相似文献   

18.
萧红《呼兰河传》的悲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其小说《呼兰河传》以呼兰小城为背景,向世人展示了旧中国下呼兰河人愚昧无知的生活状态与他们生命的悲剧,在深刻地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时,充满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融多种文学特质于一体,其中蕴含着的思想也是非常复杂的,充满了悲剧色彩。作家萧红通过描述呼兰河人的日常生活,揭露了旧中国人民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寄寓了作者无情的批判与讽刺。基于此,从《呼兰河传》的故事梗概切入,分析《呼兰河传》悲剧意识的源头——萧红的生平,进而对《呼兰河传》这一作品中的悲剧意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萧红在香港创作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叙述了生活在故乡呼兰河小城的"小民们"的家园故事。属于老青幼三代无家的三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呼兰河小城民众的缩影,作者用冷暖递进的孩童的眼光,观察这三个人物凉薄困苦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底层"小民们"的家园建构,也透露了萧红自身投射在文本中的家园意识和"小民"身上所体现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20.
廖小华 《文教资料》2009,(15):22-25
<呼兰河传>是二十世纪著名作家萧红的一部回忆性作品.作品的语言随作者内在的心理情绪而自然流动,表现出依据题旨情境,适度调用各种修辞手段传情达意的修辞特性:词语选用上的通俗性、丰富性;偏离常规的个人化表达;形态各异的辞格妙用.其语言运用的修辞特性值得探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