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在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师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索出贴近学生发展自己实际的教学模式,要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能力,并能够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创造的能力以及信息伦理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菅亚坤 《考试周刊》2013,(88):127-127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即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小进 《成才之路》2009,(19):96-96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去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是指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新课程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模式、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教学情境设计、课堂练习设计、如何鼓励学生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与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11.
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大胆尝试、研讨其教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职责。我们通过探索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展示微机功能 ,培养学习兴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此 ,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为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16.
周秀丽 《成才之路》2011,(10):62-62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温薇燕 《考试周刊》2012,(27):123-124
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的意识;合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等。通过计算机的学习,达到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目的。在从事小学信息教育工作中,很快发现学生在初接触计算机是往往有着浓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结合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及中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并对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做了一些探讨。一、信息技术课的类型1.理论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