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认识负数"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并没有安排这一内容,而是安排在中学教材中的。那现在为什么在小学第二学段设置这一内容?个人认为,主要的理由是通过认识负数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更好地用数进行交流。那么,"认识负数"的教学要求怎么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只要学生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笔者有幸执教了"负数"这一堂课。对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过去小学数学里是没有的。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的编排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数的认识部分之后,几个关键词:负数、数感、符号感、生活与情境、知识的迁移,在脑海中盘旋,挥之不去。从这些关键词,我们品到了新数学。一、引进负数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三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多,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  相似文献   

4.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负数原安排在初一的有理数单元,是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现安排在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当了解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负数是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今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结合现实情境教学负数的意义,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初步能认、读、写负数;第二部分是负数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教材对相关的学习内容都安排了一定的练习题.本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一次实...  相似文献   

5.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看似平淡无奇,可是用心思考、认真挖掘就会发现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启迪小学生智慧的素材,尤其表现在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新能力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新能力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顾娟 《福建教育》2010,(2):56-57,64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初步认识负数》是在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  相似文献   

7.
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负数原安排在初一的有理数单元,是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现安排在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学生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当了解一些负数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例l与课后练习一的相应习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2.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相似文献   

9.
一、小学数学的干扰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例如,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在小学,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例l与课后练习一的相应习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2.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村(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第95~96页的内容和练习二十三的题目。(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生要学习一些代数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是系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飞跃,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转折。学习这部分内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学生了解了自然数之后,应该对数有着更全面的认识。生活中经常运用到负数,掌握负数对学生认知生活事物有帮助作用。我以生活事例为引导,让学生认识与掌握负数,如海拔的高度与气温。首先通过生活事物的举例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部分负数,接着通过具体事例进行总结,然后推及负数的知识,掌握负数的意义。二、设计理念数学学习应该联系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内容作为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将该内容安排在三年级和五年级两个阶段进行学习。本案例中涉及的分数认识的教学属于第一段学习的内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懂得正数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心理》这门课程 ,是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习这门课程 ,能帮助我们认识小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初步知识的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确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观点和意识 ;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研的能力。本文拟对第一讲“数学教学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的主要内容作简要的阐释。学习这一讲 ,应着重认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掌握数学教学对儿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16.
一、《认识负数》"负数"进入小学数学教材,2001年是第三次。"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是在认识了"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引进的。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用以往学习过的一种数是不够的。需要另外用某种符号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用来取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形形色色的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如"零上5℃"用"+5℃"表示,"零下5℃"就用"-5℃"表示。前面添上了正号"+"的数,如"+5"叫做"正数";前面添  相似文献   

17.
由于简易方程进入小学数学,“认识负数”也就自然地成为小学数学的组成部分.受多年来初中数学教材的影响,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几乎都用温度计作为载体,即以零下几度来引入负数.这样做,似乎已成不可替代的经典.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些更细致的分析,探究这样做的优点和缺陷,并给出引出负数的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73):85-87
小学数学教师只有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奥妙。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依旧采用的是过去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借助各种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进而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 教学目标:1.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相似文献   

20.
陆军 《教师》2015,(12)
在两次不同的活动中,笔者先后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认识负数》一课,由于对学生经验的不同估计与把握,设计了不同的教学路径,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将两次上课的经历与感悟进行整理,与同行交流,并予以指正. 一、首次尝试:热闹顺畅,自鸣得意 笔者参加市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首次执教《认识负数》.解读教材,发现课本提供的两道例题,分别呈现了“温度计中的负数”和“银行存折中的负数”两个生活情景,属于并列关系,编排意图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加深学生对负数的感性认识.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学流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