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中外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般而言,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但是经典新闻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陈旧被读者遗忘,反而长久地感染着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了类似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究竟源于哪里?这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  相似文献   

2.
很怕被人问到现在学的是什么专业,因为一旦回答"新闻学",别人就会立刻问道:"新闻学还有研究生?你们学的什么呀?新闻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倒不是因为我不知道我自己学的是什么,研究的是什么,而是我觉得对一个外行人讲述这个专业性质的问题实在是一件很费神费力的事情。于是每每有人问到这类问题时,我总是用"一个专业有一个专业的特点,这个很复杂,你不明白是很正常的,毕竟你不是学这个的"来敷衍了事。然而,闲下来以后,自己仔细想想觉得有必要向非新闻专业的人们说些什么,也正好与  相似文献   

3.
导语:相信同学们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都不会陌生。近日,一位90后网友模仿这篇课文写下了一篇《××中学没有什么新闻》的网文,引起了不少网友,特别是90后网友的共鸣。那么××中学究竟是有新闻还是没有新闻?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看究竟。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什么?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者可能其本身就充满悖论。因为许多人,包括我,可能都没有想清楚或者至少没有完全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可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活、生命乃至理想的永恒话题。数年以前,当大家怀着同样喜悦的心情、各自不同的打算来到清华,可曾想到今天我们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实录:师:今天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一共四篇课文。我打算只讲前面两篇短新闻,后面两篇报告文学一带而过。知道为什么吗?生(齐):后面两篇太长了。师:不是太长了。(稍作停顿)是又臭又长。(生笑,且面露惊诧)师:我们只学经典。前面两篇短新闻可谓新闻作品中的精品。所以,要好好欣赏。先看作者:(点击PPT)罗森塔尔,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新闻奖,被誉  相似文献   

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人教版"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的一篇新闻作品。本文显现出极强的特殊性:语言上,大量使用否定表述句,但在文字背后又有明确的主张与肯定;内容上,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又仿佛并不止于此;形式上,即遵循新闻"及时性"、"真实性"的传统,又对此有所突破。本文以语言上的"否定表述"为抓手,带领学生体会新闻的多样性,引起学生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语文课堂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通过文本细读,了解新闻题材,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对生命的思考。体验与成长相生相成,体验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过程,还是一种生命成长历程,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8.
邱磊  傅国涌 《教师》2013,(10):5-7
教育是什么?在今天一般中国人眼中,其实"教育"只被理解成一个字: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当成"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这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你只看到结果,那不是教育。所以,当我们理解"教育"这个词的时候,只把重心放在前面那个字,那就是注重结果的教育;而事实上,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  相似文献   

9.
<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并且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却获了大奖,与其跳出"零度写作"饱含温度地抒发对法西斯的痛恨、对自由和平的珍惜莫不关联。文中,作者不仅将深沉的情感寄托在毒气室、焚尸炉、绞刑架上,寄托在参观者的一言一行中,同时,也倾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生物学家说,生命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突破、不断改变的过程,由新生到死亡不断延续的过程。在生物学家眼中,生命是循环不息的。生命是什么?社会学家说,生命是社会的构成。生命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的发展,从初生到死亡,再到另一个生命的诞生,正如社会由原始到奴隶,由封建到民主。他们说,生命在选择进化,社会也在选择进化。在社会学家眼中,生命是积极前进着的。生命是什么?作家说,生命是演员,人生是剧本,社会是舞台。我们没有固定的台词,也不知何时出场何地演戏,虽然我们一再地卖力:没有绝对的主角和配角,直到…  相似文献   

11.
寺庙里的柴米不多了,老和尚让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傍晚,小和尚两手空空回来了,老和尚问:"今天有没有遇到好心的施主?化了些什么?"小和尚说:"山下村民遇到灾荒,地里的庄稼全被蝗虫吃了,村里的人颗粒无收,日子很不好过,没有化到柴米。"  相似文献   

12.
<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编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新闻与报告文学"单元。一直以来,人们读解和教学这篇文章,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新闻体例的约束,局限自己的视野,刻板地对待这个文本。而事实上,本文又不是一篇中规中矩的新闻,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在大胆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者的主观印象和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在如今这样一个媒介时代,新闻阅读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从事新闻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新闻写作的理念和技巧也越来越渗透进其它形式的写作中。《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为获普利策奖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后有道"思考·探究"题:作者在第一部分中认为,假如文天祥在被抓的时候就死去,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但同时作者又说:"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从他的精神吸取更多的钙质;盘古氏留下的那把板斧,需要新的磨刀石;长江和黄河,渴求更壮美的音符。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你认为文天祥未完成的使命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与教材配套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2,(19):10-11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她一生只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称号。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她是"香  相似文献   

1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样一篇优秀的新闻,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新闻报道的特点入手,划分新闻结构,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了解新闻的主要事件,再对课文段落进行细节探究,最后解决“为什么多次说没有新闻”“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等问题。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来教授这篇通讯报道,学生学习兴趣淡漠,积极主动性不高。对此,我采用从“反差”入手教授这篇课文,效果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新课 师: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新闻”。(教师板书:“新闻”二字) 师: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教师板书:奥斯维辛) 师: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  相似文献   

18.
<正>雨什么时候下?风什么时候起?只一个"等"字。等待即是整个生命,有时是盲目的,有时是清醒的。当希望未到来之前是等待,当它到来以后还是等待,因为那时又有一个新的希望了。但是有些希望不会到来,于是生命在不断的等待中还有失望。不过不会彻底失望的,因为人的一生当中不止一个希望。  相似文献   

19.
冯旭晖 《小学生》2009,(4):31-31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他回答我:"整天都可以玩,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父母的唠叨……"或许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吧。但"没有父母的唠叨"这句话太刺痛天下父母的心了!  相似文献   

20.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厚思想的新闻,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本文通过一则课例讨论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新闻教学内容的选定.通过对教学实录的讨论,认为要准确选定新闻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处处抓住“没有”这一看点,从“没有什么”入手,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达到“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