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媒介娱乐化倾向的日益突出,电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受到全国观众的热力追捧,特别是对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亟需重点关注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文章在了解电视选秀节目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提出发挥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泛滥。形形色色的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颖的电视综艺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的眼球。大学生是选秀节目的主要参与群体与主要受众,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应从政府管理、媒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四方面入手,克服选秀节目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孙萍 《教育文汇》2009,(10):14-16
这几年,电视选秀节目在国内各级各类电视台竞相推出,电视制作和播出单位、文艺界不少人士极力叫好;电视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狂看热捧;教育界大部分人士乐中有忧;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贬比褒多。笔者认为,电视机构可以适度但不能过度地开办这类选秀节目,是到了该给“选秀热”降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上活跃,受到了极大的关注。2013年,随着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中国偶像相继宣布启动,选秀节目将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狂潮。一方面,选秀节目为平民明星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舞台,并以其参与性强等优势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另一方面,选秀节目中存在的内容低俗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选秀节目备受青少年的青睐,由此产生强大的群体效应的同时,必然对他们的诸多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应与选秀节目相结合,提高节目内涵,引导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受众心理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电视选秀节目已成为电视界的流行风.通过选秀节目本身、各种媒介环境、选秀节目带来的草根明星效应以及多样式互动平台等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对受众心理的影响,结合"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有关传播学理论,能够从受众心理角度透视电视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近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兴衰交替的思考,着重分析了2012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在大片策略、整合运营模式、赛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指出该节目既有别于传统音乐类选秀节目,也打破了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其精神内核应是"反选秀"。并总结了该节目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从趣味性、互动性、去功利化、整合化的角度提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7.
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视选秀究其实质是一种平民化的娱乐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被业界及电视受众所接受,尤其是被追求时尚的青少年一代所接纳,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流行文化。人们只需呆在家里,就能评点、欣赏自己所认为的美好形象。在当代大众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高雅或粗俗等二分法进行评判。电视选秀节目本身所蕴藏的模糊美学规则就会造成评判结果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如今,随着各类大众参与性选秀节目的热播,反映出目前中国节目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也迎合了社会的一种需求。选秀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大众参与性,它虽然是非主流节目,却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电视节目娱乐化也是中国电视的一个发展过程。但这类节目要克服庸俗化和粗糙化,并且应该提高节目的文化品味,以避免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现今最流行的一档电视节目,其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广大的青年,特别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而校园文化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电视选秀节目由于其所包含的一些大众文化的弊端对校园文化产生了冲击。鉴于此,在分析电视选秀节目的一些特征及其对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以期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从青少年的特性入手,分析电视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探讨加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使电视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子传媒对当前初中生语文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显示,众多形式的电子传媒对语文素养的影响不尽相同,电视和电影对初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大于网络,而网络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影响大于电视、电影。调查既显示了电子传媒对青少年审美情趣养成的积极意义,也关注了各种消极影响。在改进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认识电子传媒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积极作用,又要因势利导,指导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电子传媒。  相似文献   

12.
电视是当代最重要的媒体之一,既能传播健康节目对青年学生发挥积极的影响,又能传播不良信息,对青年学生造成价值观混乱,甚至暴力倾向等负面作用,所以需要加强对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网络开辟了青年社会化的崭新时代,为青年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但在其消解传统的社会化模式,带来众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网络社会化自身的局限与副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拟从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积极效应、消极效应、网络环境下青年社会化思考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以促进青年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视传媒所带来的电视文化现象已经被人们所认同和理解;电视传媒的发展对工业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我们也要看到表象的背后所存在的负面因素。本文对当代电视传媒的负面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探讨了机械复制与电视传媒神化给电视传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受众群体的心理与生理的失衡,导致艺术形式与内涵的失落。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科教电视节目是青少年了解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案例研究法,以自制短片《酸雨》为例,研究叙事性手法在青少年科教电视节目中的应用,提出多样化创作思路,丰富同类电视节目创作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音乐通过多媒体向我们席卷而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形成了一股有别于大众欣赏文化的大学生影视音乐文化现象。但这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影视音乐文化现象却极少被人关注,基于此,笔者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关于影视音乐的欣赏问题做了一番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尽管电视在提高少数民族村落知识普及率、丰富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认同感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所带来的娱乐化、商品化、市场话等观念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消解与重构的二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漫是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青少年这一文化选择充实了青少年闲暇时间。本文通过对我国动漫文化流行原因、动漫文化特点及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分析,对热流行的动漫文化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大众传媒与视听文化的崛起。影视作品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规避不良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并充分利用好影视作品积极的载体作用,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