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颜一日尽江湄,芳草能传易代姿。[明]徐茂吴《咏虞美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唐]李白《宫中行乐词》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清]吴伟业《鸳湖曲》夕阳的余辉映射在阳台上,太阳花依然开得那样绚烂,那样生机勃勃。玫红、粉红、大红、鹅黄、乳白的花朵绽放在细细的  相似文献   

2.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最为世人所传诵的词作,它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在这首词里他直抒故国之思而引起宋太宗的杀意,使此词成为其绝命词。本文试运用韩礼德的经验功能理论,对李煜《虞美人》一词及其三种英译文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1)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中国古词方面的可行性;(2)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古词,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古词及其译文。  相似文献   

3.
沈雄《古今词话》引沈谦语:“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觉张郎中、宋尚书直衙官耳.”以“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和“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词坛地位之尊,只能充当“衙官”,而李后主“仍不失为南面王”,足见李煜在词史中享誉之高.谭献在《词辨评》中亦云:“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统观李煜词作,不过三十来首,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声色享乐型,如《浣溪沙》“红日已高”、《菩萨蛮》“花明月暗”;(二)清愁隐逸型,如《捣  相似文献   

4.
<正> [浣溪沙]《一曲新词》是晏殊的名词,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尤其脍炙人口。词云: 一曲新词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可惜这样一首千裁传诵的名作,人们历来多把它当作精神空虚甚至颓丧的作品。如说这首词“意思只是悼惜春残,感伤年华的飞逝。”或言“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内容主要表现了作对故国的思念。《南唐书注》中说“后主《乐府词》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皆思故国也”。在这一时期内李煜的很多词都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如《乌夜啼》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上片就环境烘托,下片只用一个具体的比喻,却深刻地反映出作切身感受的无可解脱的愁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② 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 独徘徊。[注 ]:①选自《珠玉词》。浣溪沙 ,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浣 ,洗濯。②无可奈何 :不得已 ,没有办法。③香径 :花间小路。【新读】晏殊 (991- 10 5 5 ) ,字同叔 ,抚州临川 (今江西临川 )人 ,北宋初期词人。他少年得志 ,仕至宰相 ,政事之外 ,过着“喜宾客 ,未尝一日不宴饮”的富贵生活。因而词写得含蓄典雅 ,圆融温润 ,善以清词浅语表现闲雅富贵的生活愁绪。《浣溪沙》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②体体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8.
<正>一、"往事知多少"一句是《虞美人》的创作基础无论任何创作技巧,皆不能独立存在,皆需依赖相应的作品而存在。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自身独特的经历,李煜才能创作出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其在《虞美人》一词中的自问"往事知多少",也反映出他本人经历的独特性,以及所有艺术创作的依归处。通常来讲,唯有过去经历过的事,方可以叫作往事,而李后主《虞美人》里面的"往事"却另有深意,他在词中首句发出疑问:"春花秋月何时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杨开慧谈恋爱时,曾作《虞美人》词一首,赠送杨开慧。词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苏轼所作常州词6首:《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浣溪沙》(倾盖相逢胜白头)、《浣溪沙》(炙手无人傍屋头)、《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蝶恋花》(云水萦回溪上路)等的背景、内容进行分析,解说,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郭春华 《中学文科》2007,(12):140-140
宋初词人晏殊的《珠玉词》中有好几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一首,就其思想而言,虽不过是悼惜春天的衰残,感伤流光的易逝。但就其艺术手法而言,却写得情与景会,意在言外,因而传诵千古,赢得了许许多多的读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漫话手足诗     
李煜的《虞美人》以其春花秋月般的优美词句和亡国的悲怆哀伤之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总是让人们玩味不已,而词中的“朱颜”究竟何指.向来说法不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漫话“一”     
张雁 《语文知识》2002,(10):13-13
“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字,却有十余种解法。 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一”是最小的自然数,是“数之始”。“一”有“纯一不杂”之意,如《管子·水地》:“故水一则人心正。”尹知章注: “一,谓不杂。”“一”作“全”“满”解,如李煜《清平乐》词:“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当“一概”“都”讲,如《荀子·劝学》:“一可以为法则。”而《孙子·谋攻》里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中的“一胜一负”,只有理解为“或胜或负”才是准确的。杜甫《石壕  相似文献   

14.
谐趣园     
回文诗词趣谈回文诗,一种顺读、倒读都成章句的诗体,《乐府古题要解》说它是"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据传回文诗始于晋人傅咸、温峤。有些词人把词也写成回文体,读后情趣盎然。词的句子虽然长短不一,但只要重新断句,更换标点,同样可以倒读。如朱杏孙的《虞美人》:"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设计导入语要体现:切题、精短、激趣。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音乐渲染,激发感情贝多芬曾说:"音乐会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上课之前,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来导入,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辅助教学。在学习《虞美人》时,我首先让学生听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虞美人》。音乐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入选的现代作品,语言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但是,初中语文一、二册在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疏虞。首先,注解不准确。如: “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初中一册第一课《浣溪沙》注释①) 词是古典韵文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它是诗和民间歌  相似文献   

17.
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两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指导思想:运用《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听觉、视觉、动觉……)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突破学科边界,以大艺术教育观统领各个教学细节,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一、欣赏美教学设计:[播放背景音乐:克莱德曼的《秋的私语》,教师展示一幅图画。]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画,大家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描述画中景物]师:宋朝有位著名诗人——苏轼,他曾写过一首词,我们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词的意境与我们欣赏的这幅…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分析】《虞美人》选自“笔落惊风雨”专题,本专题文章均为流芳百世的古典名篇,富有神奇的艺术感染力。《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是一位亡国之君的绝望悲歌.其感情浓烈,同环往复,一唱三叹,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而感受它的艺术魅力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1.阅读教学要抓住重点。三年级是由以识字为重点向以阅读、写作为重点过渡的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的第五册教材,是以段的教学为中心,以词、句、段为重点的,还没有达到篇的教学阶段。在《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抓住词、句、段重点段和朗读  相似文献   

20.
郑甜 《江西教育》2007,(14):72-7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过程] 板块一:直接导入,读写课题 1.师: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尊严》.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边写边提示:"尊"字里面别忘了写这一短横)来,大家也拿起笔,在课题下面把这个词写一遍.(学生书写课题,再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