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完21世纪的第一个元宵节,陈立夫走了,他的人生客旅从此画下句号。1999年9月,门生故旧及家人为他百龄高寿举行盛大庆祝,贺客盈门,冠盖云集,每个人都衷心向他请教:“您是如何活到一百岁的?”关于这点,陈立夫预先编好一本小册,题目就叫《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内容详述他一以贯之的生活哲学及养生之道。现代人明病多,医师总苦口婆心呼吁多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这已经让许多“大忙人”难以为继。陈立夫却有超乎常人的恒心——他每天清晨沐浴时,固定作全身按摩40分钟,方法是用双手沿头、眼、耳、鼻、胸、腹、腰、腿、脚及会阳穴,每个部位摩擦100下,直到血脉通畅。早饭后,他接着作最喜爱的散步运动,每天2000~3000步——绝不偷懒,脚上挂着的计步器为证。这些习惯,一养成就是40年,果真是“要活就运动”的最佳写照。  相似文献   

2.
过完21世纪的第一个元宵节,陈立夫走了,他的人生客旅从此画下句号.1999年9月,门生故旧及家人为他百龄高寿举行盛大庆祝,贺客盈门,冠盖云集,每个人都衷心向他请教:"您是如何活到一百岁的?"关于这点,陈立夫预先编好一本小册,题目就叫<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内容详述他一以贯之的生活哲学及养生之道.现代人文明病多,医师总苦口婆心呼吁多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这已经让许多"大忙人"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3.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历史上,封建帝王有史记载生卒年月的有209人,年届八旬身居皇位的有4人。其中,年岁最高、在位最久的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乾隆二十六岁继位,八十五岁退位,并训政三年,死时八十九岁。据载,乾隆八十八岁时(即死去前半年)还坚持“策马出城”离京去承德。乾隆身体好,注重饮食及养生健体是他长寿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白芳礼,有一个斯文的名字,活到93岁高龄,一定是位懂得颐养天年的大家,一定有长寿的“养生经”. 错了.白芳礼一生蹬三轮车为生,1986年74岁时才歇下脚,打算回河北沧县故乡养老.看到一些穷孩子上不起学荒废青春,他又返回天津上路了,不分昼夜奔波在街头巷尾.这一蹬,蹬到了2000年88岁,14年蹬出了30多万元,圆了300名寒门学子的梦,还建了一所“白芳礼小学”.  相似文献   

6.
望文生义是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常遇到的知识失误,也是最易于为编辑疏忽的问题。这里掇拾前车二鉴,谨供参考。高中语文第四册《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首鼠两端”一词,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词语集释》注为:“指老鼠出洞时,探头探脑,进退无据,瞻前顾后,疑虑不决的样子。”其实,这只是据“鼠”字的字面意义,而作出的附会解释。“首鼠两端”一词,前人多有训释。清人王念孙《读书杂志余编上》云:“首鼠,亦即首尾之意。首尾两端,即公人所云进退无据也。”刘大白在他的《辞通序》上也认为“首鼠”和“首施”两词可通,都是踌躇的迭韵转变字。可见,“首鼠两端”亦作“首施两端”,即“首尾两端”,是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的意思。将“首鼠”的“鼠”释为“老鼠”,显然是望文生义。其根本原因是误拆了双音联绵词。清人王国维在《古文字中联绵字之研究》中云:“联绵字合二字而戏一语,其实犹一字也。”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又云:“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因此,“首鼠”一词是不能拆开来讲的。  相似文献   

7.
再说“书如其人”,亦即“字如其人”。此语较“文如其人”更加含混而难以确诂。比如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有这样的话:“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里所说的“如其学,如其才,”都好理解,因为透过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可反映出作者的学问深浅和才气大小,这是有据而可以证实的事;但  相似文献   

8.
4月19日《北京晚报》12版头条一个醒目标题:“携笔从戎,建功立业,一批应届大学生志在西北军营”,引起了我的兴趣。标题标得不错。主题一个“志”字,标出了编辑的功力。“携笔从戎”显然是从成语“投笔从戎”演化而来。“投笔从戎”语出《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家里贫穷,靠为官家雇佣书写生活,相当劳苦,他常扔下笔叹道:“大  相似文献   

9.
晓言 《中国广播》2005,(3):69-69
毋(wú)和勿(wù),字形近似,汉语拼音字母相同,但读音不同,前者为阳平第二声,后者为去声即第四声;二者词义基本相同,是一组近义词,非常容易混用。常见的是把“毋”错写为“勿”,如勿庸置疑、宁缺勿滥、少安勿躁等。“毋”和“勿”,从古至今都不通用。古时“毋”与“母”是一个字,后来把“母”中的两点变为一撇(丿),以示区别。《说文解字》:毋者“止之也”。毋的本义为“止之也”,表示“使停止”,即禁止、劝阻。后引申为“不”、“不必”、“不要”、“别”等义。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新闻世界》2008,(1):46-46
从毛泽东、朱德、陈云、叶剑英到邓小平,中共老一代领导人大都活到八九十岁以上的高龄,他们的养生之道,应该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一个“礼”字,概括出了中国传统传播观的伦理实质。  相似文献   

12.
知识窗     
徐特立的‘日积月累’读书法徐特立的读书办法是以‘定量’、‘有恒心’为主。他在学‘说文’部首五百四十字时。每天只读两个字,一年才学完‘说文’。他四十三岁时才开始学外文,每日只学一个单词,一年学三百六十五个单词,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徐特立常说:‘读书切不可贪多,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他称这种读书方法为‘日积月累’法。(据《经济时报》)  相似文献   

13.
《人民文学》编辑部赠送一本新的《子夜》给著名作家孙犁。孙犁同志利用原来的纸封,包上了新的书皮。他说:“这是童年读书时期养成的一种爱护书籍的习惯,一直没有改,遇到心爱的书,总得先把它保护好,然后才看着舒适放心。”热爱书本,是我国读书人的优良传统,留传下来的爱书的佳话也是很多的。善观书者,“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林白水烈士,生于1874年1月17日,亦即癸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初名獬,后改名万里。字少泉,又字宣樊。一生著文曾用笔名20多个,其中以40岁后著文所用笔名“白水”最为人知。据先父讲,白水二字是将他的字“少泉”中的“泉”字上下分割而得。他以此示志,表示林少泉即便是身首异处,其志向也决不更改。  相似文献   

15.
现年一百二十二岁的美国人威廉·杜伯里被认为是地球最老的人,尽管如此,他从不为自己的长寿而大肆宣传。“我仍习惯于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抽烟、喝酒、嚼烟草等。”威廉自豪地说:“而且,我喜欢和女士们跳舞。”更令人难以置信的,这位住在北卡罗来纳州夏谷的百龄人瑞,在百岁时曾放弃过这些嗜好,但那不是医生的劝告,而是他为了迁就他的第一位妻子,那是一个十九岁的女郎。  相似文献   

16.
(一)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非常讲究,素有“凤头”之说,比喻开篇起笔要像凤凰的头那样俊巧秀美,吸引人看。正如清代文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然而,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文章起笔难”。高尔基在《论写作》中指出:“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这“定调”二字,充分说明了开好头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粱惠王上》,是有名的“齐桓晋文之事”,章中的一句话。孟子到齐国,齐宣王向他询问春秋吋霸主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 称霸诸侯的事,流露出钦羡之情。孟子以“王道”相对,避而不谈“霸道”。他在劝说齐宣王推恩保民实行“王道”(即儒家的仁政)时,说了下面几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句第一个“老”字用作动词,作“敬爱”讲,言敬爱自己的父母也应该敬爱别人的父母。下句第一个  相似文献   

18.
“包公活了六百岁!”我听了一位青年这句话,甚为惊讶:奇闻!果真如此,可堪称世界长寿之冠了。原来,他看到西安某报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话:“包公,名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死于宋仁宗嘉佑七年(1602)。”惊疑之余,查《辞海》得知,包公的生卒年代为公元999——1062年。一字之差,竟闹出这样的笑话。其实又何止此例?仅7月份,笔者在读报中就发现这类讹误10多处。例如: “曹雪芹出生在清代从康熙到雍政洋洋百载的大  相似文献   

19.
写导语要精练、要准确,这是导语本身的功能所要求的。导语应充当“最扼要、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的角色,才能起到“导”的作用。 勿写细节 常见有的导语写得具体详细。有的300多字的消息,导语用去200多字,导语长过正文,有的导语甚至长达300多字。这些长导语有个共同点,就是把事实讲得很详细。它把消息正文部  相似文献   

20.
(一) 古人对文章的开头非常讲究,素有“凤头”之说,比喻开篇起笔要像凤凰的头那样俊巧秀美,吸引人看。正如清代文人李渔所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然而,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文章起笔难”,高尔基在《论写作》中指出:“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这“定调”二字,充分说明了开好头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