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和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直接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因而企业必须建立起一支适应商品生产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的职工队伍,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改革基础教育,提高青少年素质,是当前国际共同关心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国际经济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对成绩卓著的学校给予荣誉和物质上的重点支持,办得不好的学校要整顿以至停办”。这就意味着比较、竞争的存在,且结局是优胜劣汰。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其实,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同。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资本主义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行为、奖励与人力资源管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不仅产生了关心和谋求自身长远发展的要求,而且也为实现这一要求创造了条件,使得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力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竞争更将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进一步推进21世纪人材的培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造就一大批适应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迅猛发展的人材,不仅是教育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世界在快步前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向纵深发展。人类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各种竞争逐渐加剧,使得时代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创新能力这条竞争中的生命线给予了极大关心与重视。许多国家将创新与本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激烈竞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问题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因而商品质量状况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反映,相辅相成的。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商品的质量状况 商品质量受商品生产的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商品生产的内、外部条件又是受它所处的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由所处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因而,商品的质量归根结底是由所在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在生产力水平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因为科技、文化和管理落后,市场机制不健全,经济法规不完善,全民商品质量意识差,商品生产者的素质和能力低,生产工具不先进,生产方法落后,劳动资料范围小、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文拟就商品生产基本矛盾的作用作些探讨。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并非是纯粹消极的东西所谓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就是指引起和决定商品内在矛盾的那一对矛盾。由于这一对矛盾的存在、发展和解决,决定着商品内在矛盾的运动及其解决,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胜利与失败、生存与淘汰、致富与贫困、发财与破产。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学会生存”是反映这个时代潮流的基础教育的主旋律.而未来社会对于教育,对于人的素质要求则定位在“学会关心”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学会生存”还是“学会关心”,其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实施创造教育,这乃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未来人应当“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的主潮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从过去的“学会生存、学会竞争”转为“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可以说,这是对学生社会性素质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社会性”,  相似文献   

11.
未来的竞争是科学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因此21世纪的教育,已不仅仅只是关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教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时要做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世界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激烈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心理素质又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可以说,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现代化社会和现代文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贴近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是以个体的成长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一系列与心理素质有关的问题,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在心理品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从教师那里,受到教益,获得指导,得到帮助、关心和爱护。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相继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三个体制改革前决定,核心是一个人才的培养问题。一九八五年三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完成时代赋予的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应有一支又红又专、适应“三个面向”要求,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什么是教师队伍的合理结构?目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下面。对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探索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诞生的那一天起,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关系问题。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又明确地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表明商品关系、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为人们  相似文献   

15.
竞争是商品生产的产儿,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高等学校的干部、教师都应该正确认识竞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树立社会主义的竞争新观念,欢迎竞争,积极地参加竞争,在竞争中发展自己,争取在教学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长期以来人们禁忌使用的“竞争”一词重新进行了论述:“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互相协作、互相支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排斥竞争。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现象,其实,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互相协作、互相支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排斥竞争。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其实,只要有商品生产,就必然有竞争”。本文试图就竞争问题,谈一些自己学习《决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将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后勤工作如何在这一重大变革的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探索出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特色的成功之路,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必须进一步认识高校后勤工作的商品经济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生产是个历史范畴,它存在的一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  相似文献   

19.
一、高校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目标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加强和改进管理。高校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教学、科研水平及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讲,也体现在管理水平上的竞争;不仅直接体现在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上的竞争,从根本上讲,它取决于学校间管理体制和机制的竞争。就是说,校内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水平,影响着办学质量和效益,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不容忽视。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不少理论和实践探索者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就…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良好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的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人才,高科技无法发展,生产力难以提高,科学的整体化发展难以实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就要失败。时代的发展把人的素质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