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方面需求大幅度提高,在思想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新闻报道作为精神服务中的一种,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也不言而喻。本文从广播记者的角度进行剖析,分析广播记者如何搞好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中央台记者李戈华采写的新闻分析:《说一说百万民工大流动》,对提高广播新闻报道的份量,探索广播新闻如何搞好深度报道,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在短短五六分钟内,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事实、精辟的分析,把1989年春节前后发生于全国范围内民工盲目流动现象的本质、原因及其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基层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在各家广播媒体激烈竞争中日益强化着记者连线报道这一独特的广播传播优势。电话连线占领着"主阵地",扮演着主要角色,同时也实现了许多市县媒体之间的记者资源整合,使广播新闻报道呈现出"活力四射"、"势不可挡"的新局面。前所未有的"活力",更好地彰显出了广播新闻的传播魅力。新闻连线节目也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  相似文献   

4.
广播记者是新闻创优的主要执笔人和宣传者,优秀新闻的完成过程是要求广播记者根据自己所见或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人物用恰当的唯美的文字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对广播记者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想通过对记者素养在新闻创优过程中的重要性谈谈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要求广播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而从新闻创优的过程中来彰显记者真善美的高贵素养。  相似文献   

5.
全国"两会"可挖掘的新闻资源非常丰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记者和编辑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在2009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力求创新突破,为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方英 《新闻世界》2017,(1):22-24
广播新闻连线,是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实现广播优势传播的报道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广播直播节目中。探讨记者做好广播新闻连线的技巧,不仅有助于吸引听众、优化传播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广播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长丰县广播电视台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宣传党的主张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断改进新闻报道形式,创新新闻报道方法,提升新闻报道效果,让新闻报道产生更大的精神凝聚力、思想震撼力和心灵冲击力。2015年,多篇报道在省、市获奖,其中《长丰草莓换新装可扫二维码追溯》荣获省经济好新闻一等奖。长丰县广播电视台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记者,  相似文献   

8.
武斌 《青年记者》2016,(21):64-65
在广播新闻报道中,记者(主持人)的解说与现场采录的音响融为一体,有助于凸显广播以声音为介质的传播特色,建构广播新闻报道的真实美、动态美、画面美和情感美,构筑广播新闻传播的鲜明个性与独特魅力. 真实美 “广播首先提供了实时观察、记录和传播现场事件的可能性.”①现场背景音响有助于深化报道主题、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性的本真、呈现新闻发生的环境,是广播新闻报道在传播效果上“先声夺人”的一大优势,其音效带给审美主体的感知是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真实美.  相似文献   

9.
孙园园  王良 《记者摇篮》2009,(7):113-113
广播新闻的现场报道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采访,一边口述,一边录音而制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报道形式。现场报道的时效性、现场感等方面的优势胜过任何形式的广播报道,它最能发挥广播的特长。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所普遍追求的。广播中的现场报道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能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指广播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运用现场音响和记者现场口述描述新闻事实和现场情景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方妍 《今传媒》2015,(4):96-98
现场报道能给广播受众较强的现场感,突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因此,做好现场报道是对每一位广播记者的工作要求,也是自身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本文讨论的民生新闻、会议新闻是较常见的两种现场报道类型,笔者就这两种类型的现场报道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以达到增强新闻报道效果,更好服务于广播受众.  相似文献   

12.
从辩证视角来看,广播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角色兼具记者和主持人两种职责,塑造好这一角色,则需要着重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与现场性,给予听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记者型主持人应充分发挥个人职业能力,掌握提问技巧,尽量消除被采访者的紧张感,处理好新闻报道的连续性.本文将举例浅谈广播新闻节目记者型主持人角色构建方案,希望能为广播新闻节目采编与主持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普通民众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广播电视台身处基层,应该把普通民众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角。普通民众的采访,记者应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名记者莫林说过:"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这对广播消息写作同样适用。广播消息导语虽然三言两语,却是整篇广播消息的精华或引子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必须多关注百姓、关注民生,记者应深入到百姓中去,做到新闻平民化,写出更多质量更高的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来。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使广播新闻更平民化呢?  相似文献   

16.
秦勇 《记者摇篮》2004,(6):37-37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它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收集有关背景。深入把握事物的意义和深层内涵。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搞好新闻采访呢?  相似文献   

17.
"连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电波直接播报出去的一种报道方式。在这类报道中,广播连线记者对新闻报道的把握掌控能力,直接影响新闻的报道质量和节目的播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对于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对台广播报道的特点,阐述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与提升对台广播宣传效果的关系,具体分析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并提出选择对台广播新闻报道视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系列报道是对某一新闻题材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的一组新闻报道。近年来,系列报道受到了各类媒体的青睐。相比而言,由于广播自身特点的局限,更适合于组织开展系列报道。如伺搞好广播新闻系列报道,笔者以为离不开“三步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昀 《新闻前哨》2022,(14):42-43
对于广播新闻编辑记者而言,其采访报道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与长远发展,更与广大受众群体的评价密切相关。因此,不论是新闻媒体单位还是新闻编辑记者,都要从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出发,探索采访报道质量提升的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报道的准则,之后针对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希望所提出的想法与建议能够对当代广播新闻报道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