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婷  崔永根 《教师》2013,(5):29-31
考试作弊作为全球性的教育难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归纳总结世界各国防治考试作弊手段基础上,从主观、客观两个因素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指出我国高校防治考试作弊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主导与教学主管部门协调配合的科学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英  赵来斌 《文教资料》2006,(25):33-34
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学风、校风,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特点、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对杜绝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及其防治的简单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忻 《教育探索》2003,(1):52-54
学生考试作弊是严重违纪的行为,虽“屡禁”而“不止”。从博弈论经典模型“囚徒困境”的特点和条件入手,讨论学生考试作弊的收益。成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博弈心态;从完全信息纯策略静态博弈的视角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条件,有助于我们制定鼓励学生诚实应考的政策。教师监考是否得力对学生考试作弊有重要的影响,分析运用教师监考手段防治考试作弊的作用和条件,讨论师生博弈完全信息混合策略静态均衡的概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博弈视角提出防治学生考试作弊的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考试作弊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如何有效地抑制考试作弊行为的蔓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我国考试作弊问题的现状,指出考试作弊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驱动,同时分析考试作弊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心理偏差成因,并从立法规范、诚信教育、教育与用人评价体系改革、高科技手段和信仰教育等5个方面提出了防治考试作弊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无纸化考试的作弊方式新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管理、技术、思想、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综合防治的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以确保无纸化考试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列举其种种表现,指出其严重危害,剖析其产生因素,进行对如何防治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了引起学生考试作弊的五种心理,即侥幸心理、虚荣心理、从众心理、赌博心理和同情心理,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加大对考试违纪学生处理力度等方面提出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考试作弊与贷款不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两大诚信危机。大学生考试作弊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革考试方式,减少大学生作弊机会,从源头上防止作弊;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使其自觉地远离作弊。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表现形式亦呈现多样化趋势。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作弊的原因亦出现新的变化。要通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改革创新考试模式、加强考试纪律和尽早实施《考试法》解决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列举其种种表现,指出春严重危害,剖析其产生因素,进行对如何防治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受到处分影响学位授予的现象,对12所"211"高校学士学位授予与考试作弊处分的规定进行了调研,发现部分高校规定考试作弊不授予学位。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二者关联的看法,对某一"211"高校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提出"一次作弊后,看其后表现;再次作弊,不授学位"的弹性化的柔性学位管理建议。最后列举了美国高校对作弊学生的防范与处理办法,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各类考试中“作弊”现象屡屡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考试秩序、降低了社会诚信度。也对我国招生考试制度形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简单介绍我国考试制度中“作弊”的历史渊源.并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考试舞弊的立体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舞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了社会公正,亵渎了诚信理念。因此,要维护社会公正,必须将防治考试舞弊作为一种系统工程,从强化法律规范、加快考试科技化步伐、考试道德建设和法律意识等,多方位立体防治,以从根本上杜绝考试舞弊现象。  相似文献   

14.
考试作弊伴随科举制度而生,至今仍然存在于现行的各类考试之中,且作弊内容、方法、手段日趋多样化。高考是我国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途径,高考是否公平将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本文试分析科举制度时代的防范作弊的措施,从中寻找高考作弊问题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业考试作弊是当今高等院校校园中一种令人忧心的现象,以往人们从教育学的角度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本文基于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试图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视角,对高校学业考试作弊现象做一点多维的、深入的分析,以期使该问题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tudied correlations between classroom cheating and the four subscales of Rotter's I-E scale identified by Collins. One-hundred-thirty college undergraduates completed the Rotter scale converted to 46 Likert items and a 30-item multiple-choice,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examination under crowded classroom conditions. Cheating, as indexed by answer overlap with adjacent neighbors as compared to answer overlap with distant subject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ifficult-easy subscale but not with the other subscales, and not with the overall I-E scale. Results are taken as justification for the Collins' subscales and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 of the overall I-E dimension.  相似文献   

17.
考试舞弊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公民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要求,为社会所不容.从社会环境及观念、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考试方式及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因素、考生的心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动因,推出了通过抓教风,带学风,促考风;积极推进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重视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考试观等措施,控制舞弊现象的产生,并践行了部分理论,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结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一种新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将考试分为选拔性考试和通过性考试,将学生分为绩优学生和绩差学生。在分析不同考试背景下两类学生作弊心理基础上,提出重点监考绩差学生,采用开卷考试和提高试卷质量,监考教师认真监考,作弊处罚落到实处共4项应对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单的师生间的博弈分析,结合东华理工大学实际情况简要分析学生常用的作弊方式,提出一些解决及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孙东媛 《双语学习》2007,(11M):47-48
作弊是大学生考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不仅毒害了学生的心灵,还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状况,更不利于其整体的发展与成长。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提出从学生自身、考试管理、教师试题角度进行防治考试作弊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