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物像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作者由困惑到释然的情感变化过程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品味生动细致的描写,理解由事悟理的写法。(3)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2、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2)让学生明确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你我的相互信赖。二、教学重点1、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2、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的课和“鸟”有关。在…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说:“情感乃是散文的生命。”《白杨礼赞》是一篇色彩浓郁的抒情散文,在教学过程中,从情感入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涵。 一、解题披文 感受情感 《白杨礼赞》这一课题,洋溢着作者的情感,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它统领全文,又意味深长,紧扣课题,可引发学生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对普遍的白杨树怀有崇敬和赞美之情? 2、白杨树有哪些不平凡之处?  相似文献   

4.
王冬梅 《学语文》2021,(1):36-37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把握文本的内容。2.理解作者雪中登泰山的情感和意义。教学重点:把握文本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雪中登泰山的情感和意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诵读法。预习安排: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点字词,掌握相关的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  相似文献   

6.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中,曾提出应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其基本特征如下:(1)主要是以生命学说理论为基础,认为学生是其生命活动的构成部分;教学过程必须在动态中生成,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2)强调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在动态中发展.(3)提出必须以“动态生成”的要…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实例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并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1.谈话理解“互为”。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相似文献   

8.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充分挖掘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通过“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情感流程。一部乐曲总有自己的主旋律,一篇文章总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倾向,所以面对这种整体化的情感表现,我们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应有目的地通过“读”,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即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或抒发了什么。譬如,我在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惊叹赞美之情,设计了三次自读。1.创览。文中哪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观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2默读。用笔划出能说明海上日出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明察秋毫”“鹤唳云端”“怡然自得”“庞然大物”等成语的意思及妙用。2.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中品味文中的童真童趣。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品味渗透于文中的童真童趣。2.理解作者儿时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在初一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是写作者在成年以后回忆儿时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哪篇文章呢?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苏联作家乌斯托夫斯基曾说:“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是童年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馈赠,…  相似文献   

10.
方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文中所记述的史实,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2.体会作者深邃的思考和深沉的感喟,了解莫高窟发生的民族悲剧的社会根源,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文章以极富想象力的精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还原史实,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深刻的见解和强烈的情感。作者擅长使用诗化语言传情达意。课文中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涌动着深沉和沉重。基于此,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1.赏析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2.掌握本文采用的链环式的结构,而不是传统的“一贯…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2.通过品读,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体悟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教学创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三个维度实施教育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模式,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本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情感积淀,从而提高感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子。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领会文中“情”“景”“理”三者的交融。2、亮点难点探究品味,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和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细节,把握文章主旨;小组合作探究深挖小说结构特点及作者情感;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结合自身体会主人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对小说"截取生活横断面"结构安排的掌握;2.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把握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学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14.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由一株紫藤萝引出对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要理解这一点对初一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文中提到的“文化大革命”,对初一学生来说也是完全陌生的。为了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品味感悟,我设计了“走近文本”、“走近作者”“、走近生活”三个教学环节,从而达到“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的教学目标。一、走近文本1.感知课文内容。在师生共同声情并茂的朗读之后,采取“美点寻踪”的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的“美点”。2.赏析精彩…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再融于教师个人的情感,从而点燃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用心灵体验,感受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真情实感,让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教师用真情实感教学,可以有效地感染学生的情感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感染性,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启迪学生的情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倒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实例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2.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概括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1.谈话理解“互为”。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乙)。…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第2期中,刊载了陈玉蝉同志“如何让数学文化在中学课堂中绽放魅力”一文.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应“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他说:“数学家、数学史家M·克莱因认为:‘历史上大数学家所遇到的困难,正是学生也会遇到的学习障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借助数学史帮助学生克服(或消除)困难,更好接受数学知识.”[1]  相似文献   

18.
用“动态生成”观指导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生成”观是华师大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动态生成”观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三:(1)以生命学说理论为基础。即认为学生是其生命活动的构成部分;教学过程必须在动态中生成,必须焕发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命主体的地位必须受到应有的尊重。(2)以学生的动态发展为内容。即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和展现学生生命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质在动态中发展。(3)以“动态生成”的要求作为教学调控的依据。即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因素,结合教学设计,紧紧抓住“生成因素”,灵活地调  相似文献   

19.
移情导读,是以美学为导向的教学尝试。通过教者所创设的各种情境,使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自觉地、能动地把无生命的对象看做是有生命的载体。从而使“四心”(作者、编者、教者、读者)产生共鸣,陶冶审美情趣。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换言之,就是将学生自己的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2.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3.让学生对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无畏而乐观的精神。二、教学重点: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三、教学难点:本文的象征意义。四、教学过程:1.导入。2.介绍时代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