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文章论述了劳伦斯小说中的非理性心理描写的特点 ,表现形式 ,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 ,非理性心理活动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文章论述了劳伦斯小说中的非理性心理描写的特点,表现形式,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非理性心理活动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3.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有两座艺术高峰:一座是意识流小说,另一座是心理小说,劳伦斯是心理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出生在英格兰北部诺丁汉的一个煤矿工人家庭,一生经历三次婚姻。1930年逝世于威尼斯疗养院。劳伦斯的人生体验随时进入文学作品,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主义文学是欧美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广泛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人们的心灵状态。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无论从创作题材还是表现手法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作者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5.
刘苏敏 《文教资料》2005,(24):103-104
艾芜,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影响深远的作家,他的《南行记》是中国现代小说中首创的,也是唯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作品记录了作家漂泊的心理历程,重塑了流浪汉(女)的新形象,开辟了文学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审视英美小说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小说是通过讲故事和对具体环境的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英美文化的知识瑰宝,诸如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著名小说《儿子和情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耶历险记》、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的《红字》等等。它们的文学魅力及思想教育性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基于此,要使学生多途径、多方位地获取英美文学知识,需要改变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谢磊 《文学教育(上)》2008,(21):152-152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杀子惩夫的悲剧故事。非常巧合的是,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样是复仇,但复仇的主人公形象、复仇的强度和复仇的结局上却迥然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创作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杀子惩夫的悲剧故事。非常巧合的是,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也讲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同样是复仇,但复仇的主人公形象、复仇的强度和复仇的结局上却迥然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心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作为矿冶作家的身份常常被人忽视。其实作为矿冶作家,他的小说中蕴含着许多矿冶文化因子。文章以他最后一部凝聚毕生心血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为例,分析劳伦斯对矿工、矿场主的描写,对劳资双方之间紧张对立关系的揭露。一部矿冶文化史也是一部人性斗争史,矿冶文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人性较量。从矿冶文化的视角细读劳伦斯的矿冶小说,有助于丰富对矿冶文学文体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作为日本最重要的民主主义作家之一,宫本百合子在日本的战后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小说《风知草》通过主人公宏子与重吉夫妇二人间的互动和战后三个月的活动经历,描写了日本文学从未涉及的内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从文学以及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历程的角度看,《风知草》不仅在文学特征上有其独到之处,在思想性上较之其他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工业时代初期,出现了英国最优秀的小说作家劳伦斯。在当今时代的世界文学领域中,劳伦斯的作品具有着世界文坛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英年早逝,让世人惋惜,但他所创作的几十部作品中,每一部小说都是艺术,成为现代文学的无价之宝,产生了深远影响。《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他将自己的思想借助文中人物进行转述表达,表面是在描写两对情侣之间的情爱纠葛,但潜在的却强烈的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自己的对生态的观点与思想。因此,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生态美学进行全方面深入的解读,以期准确把握劳伦斯的自然价值观与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擅长描写普通劳动农民的作家,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塑造了众多的普通劳动农民的典型形象。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也写过农民,但多半不是普通的劳动农民;有不少作品也塑造出农民的典型形象,但多半不是普通劳动农民的形象。《水浒》是著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出现在作品中的农民英雄,先后都脱离了农村,不再从事农业  相似文献   

13.
从这一角度讨论劳伦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20世纪,西方文学开始向人的喧哗,躁动的精神世界挺进。劳伦斯以对人的非理性心理活动的独特描写,成为文学心理化进程中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其二,这一贡献的意义至今未获得普遍承认与理解。一不能从某种心理学科学出发,判断、印证劳伦斯对人的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否真实,是否  相似文献   

14.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的作品,它们确立了所谓“痴情女子负心汉”、“始乱终弃”式的文学主题。历来这些弃妇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成为人们研讨的主体,而对其中的负心汉形象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一些。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氓》和《美狄亚》两部弃妇作品中的负心汉形象,在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的同时,揭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对负心汉形象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是:“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的大多数作品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的特点和返归自然的心理要求。他的小说《沉沦》就体现出他的这种创作思想。本文将着重探讨《沉沦》当中有关“返归自然”的精美描绘和它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以及同郭沫若作品相比,《沉沦》在这方面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色。  相似文献   

16.
1 赞恩·格雷(1872—1939)是美国通俗文学史上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在西部文学家中,没有一位象他那样拥有大量读者,但又不被人理解;第四版《牛津美国文学指南》中说他是“一角钱小说”在二十世纪的继承人;中国出版的《世界文学大辞典》中称他为“西部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有些学者认为在1890—1930年间,他对西部文学广为流行所作的贡献比其它任何作家都多,还说当很多读者被问到如何对西部文学下定义时,他们都以格雷的作品来概括公式化的西部小说的因素;而美国学者John George-cawelti(1929—)在他的“通俗文学研究中程式概念”一文中就多次以格雷的程式化小说  相似文献   

17.
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真正奠定司汤达在文学史的地位的不仅在于他笔下的主人公有其丰富的内涵,更主要的在于他在心理描写方面的划时代贡献。他的代表作《红与黑》的艺术成就是极其杰出的,最为突出的是司汤达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的天才。他继承了莎士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金枝芒在华文文学史上的定位:首先,他是马华文坛从"侨民文艺"转型为"马华文艺"的标杆性人物。其次,他的代表作《饥饿》是马华文学战争叙事的经典,同时是世界华文文学描写饥饿的经典。这部纪念碑式的作品,把汉语文学饥饿描写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许多知名小说相媲美。金枝芒之所以会在中国出版的华文文学史及词典、教材、作品选中失踪,除资料的缺失外,还与"重写文学史"的口号提出后对左翼作家的评价普遍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批评是一种新兴起的文学批评理论。它是文学研究与当代生态思潮的结合,是文学研究的绿色化,是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综合回应。在本论文中,作者运用生态批评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劳伦斯小说《虹》中的自然描写,其目的是为了揭示这一小说中蕴含的劳伦斯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20.
刊载于1997年第5期《边疆文学》的马喜中篇小说《中发白》荣获第二届《边疆文学》奖。这是一部思想丰富、意义深刻、具有人生意蕴的小说,作品中透出若干亮色的人生追求,很值得一读。马克思主义的作家历来重视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刻划描写,特别注重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所以恩格斯在给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时就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青的创作始终坚持着现实主义的写实原则,而且注意对人物心灵的探索,让人物在典型环境之中展现出思想意义。《中发白》中的主人公贝贝,是一个才华出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