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新供给是适应消费转型的科学选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青岛要依据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不匹配、供给层次与消费升级欠衔接等制约消费需求的供给因素,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构筑消费需求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提升供给层次,以"供给侧"的创新推进消费需求升级等措施,有效扩大青岛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2023,(2):I0001-I0001
经济增长中有一对相辅相成的基本力量,即供给与需求。作为一位高等教育学人,从来就没有关注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话题。由于近期接连参加了两项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开题,几位学者或多或少都谈到了这对范畴,也引发了自己的思考: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否有必要引入这对范畴?需求侧和供给侧是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调节供需关系、实现供需均衡是经济平稳运行的最优状态。需求侧与供给侧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有效协同,以数量与质量的均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与需求协同”的动力机制。经济学理论认为:需求侧对供给侧有牵引作用,推动供给技术发展、供给要素升级。  相似文献   

3.
终身学习特征、内容和方式的转变对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供给侧综合改革理念,构建有效的终身学习体系须重塑供给主体的主要功能和激发需求主体的"学习能量"。从供给主体看,要不断强化政府的导向功能,着力终身学习政策供给;呼吁学校从封闭到开放,突出终身学习资源供给;逐步扩大社区的影响范围,保障终身学习场地供给。从需求主体看,要注重学习者的政策需求,实现终身学习法制化;注重学习者的资源需求,完善学习型组织和系统;保障学习者的空间需求,注重共享学习模式。在双主体完善的基础上,相互衔接、纵横沟通的有效终身学习体系组织架构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迅速成为学者和官员探讨的热点。部分学者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制度供给与创新,但尚未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制度供给滞后问题。鉴于此,文章探析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理论基础,回顾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演化路径,并从制度供给视角分析供给侧改革中制度供给滞后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从制度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两方面分析制度供给滞后的原因,据此提出了通过增强制度需求主体表达意愿、提升供给主体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等措施来有效防范制度供给滞后现象的发生,确保供给侧改革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很多传统职业逐渐消亡,新兴的融合性职业不断衍生,大量职工需要转岗,农民工自然会想到选择职业教育提升自己的能力适应供给侧改革需要。研究了农民工职业教育供给和需求,认为农民工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发展不平衡、融合不充分,农民工职业教育供给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得农民工不能获得优质职业教育。培养供给侧改革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农民工需要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工匠精神理念、供给引领理念,应用现代学徒制、O2O教学模式和终身教育1+X模式,积极培养"互联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可持续实用人才,着力培养乡村振兴和返乡回流农民工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新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在前后矛盾对比中,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个方面,厘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具体变化,进而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破解新矛盾,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思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7.
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呈现出数量供给日益增加、区域供给分层化、形式供给差异化、类型供给复杂化、层次供给多元化、专业供给动态化的状况。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供给侧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优质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有待完善,城乡供给与区域供给不均衡,专业供给有待调整;供给质量需要提高。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缩小部属高校属地化招生比例,促进高等教育区域供给的平衡;加大农村家庭子女就读重点大学的比例,推进高等教育供给的城乡平衡;调整层次结构供给,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供给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形成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8.
基于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双重视角,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需求–供给”体系进行外部依赖和内部影响的系统性关系检视,发现问题为需求空间狭窄和需求活力式微,以及供给体系缺陷与有效供给“火候”不足。由外而内的纾解途径在于形成需求激活效应,深化需求侧管理改革,加强供给质量赋能,提高供给施策精准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而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巨大与供给侧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政府的供给侧改革理念,结合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健康养老产业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矛盾,提出高职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下,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水平不断提高,而职业教育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职业教育的供给与当前社会多元需求不能很好地匹配,必须要从供给侧的角度进行改革,进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职业教育兴国战略。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内涵入手,分析了辽宁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提出了当前辽宁职业供给侧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产生了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转型、刺激政策消化等经济问题,为了化解经济新常态下的种种经济问题,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改革思路。从理论渊源上看,供给侧改革思想源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和实践化。为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成背景和基本原则,探究了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老年教育的作为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也攸关自身发展,决定着老年教育需求的满足。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需求,老年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节老年教育供给规模;以个体需求为依据,优化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老年教育供给活力。老年教育自身改革动力要以"供给侧推动"为主,"需求侧拉动"为辅,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供给规范化;消除壁垒,完善老年教育供给体系;多元参与,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质量;以老年学员需求为本,促进老年教育供给多样化。老年教育的改革要从供给侧将"物"与"人"有机联通,解决深层矛盾,强化老年教育优先供给;建设多元主体,满足个性需求;秉持主动作为取向,促进老年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老年教育的作为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也攸关自身发展,决定着老年教育需求的满足。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需求,老年教育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节老年教育供给规模;以个体需求为依据,优化老年教育供给结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老年教育供给活力。老年教育自身改革动力要以"供给侧推动"为主,"需求侧拉动"为辅,遵循老年教育规律,坚持教育供给规范化;消除壁垒,完善老年教育供给体系;多元参与,提高老年教育供给质量;以老年学员需求为本,促进老年教育供给多样化。老年教育的改革要从供给侧将"物"与"人"有机联通,解决深层矛盾,强化老年教育优先供给;建设多元主体,满足个性需求;秉持主动作为取向,促进老年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宏观调控的重点也转向把握消费和投资行为背后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心理。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努力方向。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的质量、结构、效率、成本等方面发力,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地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依据马克思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实际作出的可行性思考,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既重视供给侧,又关注需求侧,建立新型的供求关系,实现社会生产的有效供给,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既受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推动,又源于自身改革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经历了萌芽、探索和推广三个阶段,改革任务由增加供给、调整结构向平衡供需矛盾转变。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存在资源供给主体单一,供给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严重等问题。破解改革难题,需从构建多元资源供给主体,促进教育资源供给平衡和加强教育资源监管等方面着手,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中政治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课堂所呈现的氛围过于枯燥、乏味,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兴趣。"供给侧改革"作为一个经济学名词,被引用到高中政治课堂以来,成效显著,值得推广。高中政治课堂的"供给侧改革",指的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侧"来改变自身教学的"供给侧",即通过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来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是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学中的"供给侧"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内涵出发分析高校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供给侧"和"需求侧"所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从"供给侧"一端发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价值引领特殊化齐头并进;(2)优化供给内容,把握时代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3)创新供给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6,(2):97-100
近来,基于严峻的就业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多的强调需求侧改革,供给侧改革重视不够,导致供给侧自身所具备的引领力、感染力、吸引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供给侧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教师培训市场供需失衡、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缺失使教师培训直面重任也面临问题,从培训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协同视角来推进教师培训项目,是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破解问题的重要选择。教师培训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需要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基本制度、对话机制和协同模式,对具有相关能力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促进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元件的合作和共融,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实现教师培训项目的优质开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高效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