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张爱玲《传奇》的意象艺术周筱华1意象乃是"意"与"象"的高度统一。这里的"象"是满蕴着作家情思的客观外在物象,被作者采撷,熔铸在作品中,具有一种视觉上的可感性,具有外在形态上的审美意义。在《活跃心灵的创造物--一泛论张爱玲(传奇)的意象艺术》(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的物象造形追求意象造形,那些突破客观物象的明暗、体积和写实手法的作品,将绘画的表现提到"传神"的理念高度,从而使中国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形态,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境。造型是中国画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中国画造形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对造形教学产生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低龄儿童还没有如实写生的能力,他们直觉地以从前的视觉经验作画,对于掌握眼前物象的能力还不成熟,没办法逼真、写实地照眼前的景物画出来。本课把信息科技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用一定的线条表现五官以及发型,使他们初步发现人物头像的特征,体验写生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羊亚平 《成才之路》2010,(21):28-29
美术是视觉艺术。一切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形象、意境和思想内涵,无不都是在人的视觉作用下被接纳反馈的,也就是说,人们要真正能感知、感受、体验和理解、表现物象,如果其首先没有认真主动"看"的行为参与,没有视觉积极的能动作用,那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所以对美术的接受者来讲,培养训练和"发展视觉是最重要的事情”。这里所说的“视觉”是指人们为达到此目的而新发出的视觉器官功能及其与之相伴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这是良好的美术视觉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绘本是一种以图像和文字为表意主体的图书,共同阐述故事和主题。一部优秀的绘本创作并不是盲目的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将视点投向受众的内心世界,运用客观世界存在的真实物象,融入创作者主观的自我情感并反映生活的真实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哲思感悟,最终让受众沉浸其中,似幻似实。本文以成人绘本的典型代表"几米系列绘本"为对象,以"都市"主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客观物象写实描绘的基础上,体现出真实物象之外的写意性,追求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意沉浸。其次,分析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传达的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感受视觉语言与文字语言的沉浸体验。最后,结合当下成人绘本现状,谈成人绘本沉浸式体验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成人绘本设计的研究,使得成人绘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克洛德·莫奈是著名的印象画派开创者。他的绘画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 ,注重对色彩艺术的追求 ,捕捉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 ,以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 ,传达自己的心灵感受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对西方现代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的视觉系统区别物象的差异主要是依靠对物象明度与色相的辨识而达到的。在这两种基本因素中,色相的变化不能脱离明暗而独立进行完整的形象信息传递,否则色彩只能形成一堆杂乱的色块而无法构成明确的形象,而明暗本身则可以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很显然,明暗这一因素处于更基本的位置,这一点从我们日常所见的黑白照片中可得到明确的验证。既然人的视觉区分物象差异的根本基础是明暗这一对比因素,绘画作为一种视觉造型艺术,在它对物象的塑造过程中,对物象的明暗效果的再现就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由于绘画是通过用各种明度不同的颜料,涂复在不同明度的附着物(如木板、画布、不同色彩的纸张等)上形成的,而它们明度的不同变化则构成物象的明暗不同差异的再现。从  相似文献   

8.
绘画分为写实和抽象两种造型方式,在长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写实绘画一直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在20世纪初,抽象绘画打破了写实绘画的主要位置,以非具象的画面形成新的视觉方式,同样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相似文献   

9.
田军 《华章》2008,(16):64-66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成为我国美术专业教学重要的基础教授课程.在部分沿用契斯恰可夫教学体系,也就是说在以传统写实素描教学的同时,应增加可行性的实验性素描教学.基础写实素描训练作为再现手段的基础技能训练,而实验素描作为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表现训练,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是一种递进关系.学生在有序的实验素描训练过程中,能够增加一定的视觉可能图象,由此提供的视觉感知形成的个人视觉经验,对于个性化创作语言、创作形式,提供了思维与表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素描的表现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对视觉感知的表达问题.每个人都能用眼睛区别出一切不同的物象,这是人类视觉感受的本能。但是,要想把自己眼睛观察到的形象画出来,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的事。这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可见“视觉感知”和“视觉感知的表达”是两回事,前者仅仅是一种对现实物象的视觉过程,后者却是一种“对现实的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  相似文献   

11.
视觉元素的语言,是视觉元素赋予人脑的情感反应与记忆亮点。现代设计以点、线、面为视觉的终极单位,而放弃可见物象中的表现性特质,是现代设计表现的重要特征:“寻找一种存在于整体构成中的特质。”笔者认为,设计,不仅仅是创作那些在我们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意象,更是运用视觉元素语言创造新的秩序、结构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倾向的作家,时间的飞快流逝经常成为她的小说的主题,因此也就出现了众多时间性场景的描述。其中以服饰、镜子等物象为代表的"隐性时间"和以时钟、月亮等物象为代表的"显性时间",在这些时间性场景中尤为突出。张爱玲正是借助这些不同的物象,表达了她对时间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13.
马永霞 《考试周刊》2010,(30):227-227
初中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三课《用线条生动地描绘物象》是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课,也是学生从幼儿绘画向写实绘画转变的一堂课,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幼稚转向成熟的重要任务,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把儿童学习美术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幼儿期、转型期、成熟期。其中转型期是指儿童到了8~12岁这一年龄段后,对空间的知觉能力大大地提高,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逐渐向立体空间思维过渡。儿童美术表现逐步由主观写实表现向视觉写实表现发展,这一阶段也叫“视觉写实期”。  相似文献   

15.
G·克里木特是象征主义艺术流派"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他从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和已形成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手段,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语言.早期,他基本上是一个古典的写实主义者.中期,画风为之一变,努力摆脱写实手法而追求装饰风格;晚期,他注意从中国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融东西方绘画艺术于一体,融装饰和写实于一体,一改过去那种神秘、幽暗、阴郁的情调,而代之以华丽、明朗的格调,独创了一种"克里木特风格".但从其整个创作来看,他总是从消极方面去理解和表现人生,作品往往带有较浓的颓废色彩.  相似文献   

16.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7.
刘凯源 《语文知识》2016,(21):89-90
诗歌的灵魂是意象。在进行诗歌研究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才能够对诗歌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那么何为意象?简单而言,就是作者的一种主观上的物象。在古诗词中,杨柳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意象。杨柳属于客观上的一种物象,但是在通过作者的主观上的思想情感的"化合"之后,就会出现具有人格上的情趣。  相似文献   

18.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象运用上,温庭筠的诗与词都注重对华美物象的客观描绘,但诗中意象流丽动荡,典故众多,带有虚化的幻想,而词中意象浓艳静谧,以写实为主。由于崇尚客观的审美理想,温庭筠的诗与词意象运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他对诗和词已经有了自觉的分体意识.这引发了他对这两种文体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素描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通过素描教学可使学生初步认识客观物象,学会基本技艺,从而奠定正确的造型认识方式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视觉。通过观察、理解、描绘客观形体,训练学生扎实的写实基本功。现在素描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许多教师只重写实,却往往忽视素描的形式因素,以至于学生缺乏主动性,只会画习作,不会画创作,对画面构成规律和主动组织画面等创造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严重脱节,创造力得到扼杀。在当今多元化的格局中,培养学生综合性基本能力,引导学生以全新的观念进…  相似文献   

20.
素描教学是在观察、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启发创造力的过程,是提高对视觉语言应用把握能力的过程。设计素描比基础素描更具有明确的专业方向性,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教学中"写实"与"联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对空间结构的认识、把握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学生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