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子以仁学为基点,以情感为主体的美学思想,将人性与心灵,理想与实现俱化入审美追求的流程中。孔子是从仁学出发去考察审美和文艺问题的。他之所以重视审美和文艺,是因为审美和文艺在人们为达到“仁”的境界而进行的自我道德修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美学传统的表成与美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孔子的诗评观王耀贵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象、教育家,他不仅精通哲学、教育、伦理、历史,而且善于文学、美学和文艺评论。他的诗评观可说是中国文艺评论的源头,为中国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就孔子关于诗歌功用的诗评观作点粗略研讨。一、孔子论诗歌的社会作...  相似文献   

3.
孔子提出的"中和之美"、"比德说"、"兴、观、群、怨"以及"文质彬彬"的主张,构成了他关于文艺审美理想、文艺表现形式、文艺的功能、文艺创作的原则等文艺观,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形成了中国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在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进行了中国化探索。他首次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指导文艺美学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阐述美学问题;他将审美范畴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革命事业紧密联系起来,重视美的社会功用;他肯定"劳动创造了美",提出了平民主义的审美观;他强调现代崇高型美学观,推崇在革命斗争中实现人生价值;他提倡发挥文艺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要求文艺要充分表现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乐记》、《乐论》是中国传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礼乐教化”的认识上,这两本书无疑具有经典意义的。儒家音乐美学由孔子发端。他极为重视音乐的人文精神和政治伦理功能,提出了“事君”、“事父”和“尽善尽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孔子奠定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后经公孙尼(公元前五世纪)作《乐记》、荀子作《乐论》而形成极完整成熟的儒家音乐思想体系。儒家的音乐美学基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很大,他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主张文质统一,美善统一,提出了中庸的美学批评原则,开创了关于自然美的“比德”观点。他提出的许多美学命题和范畴,如“兴观群怨”、“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在中国美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于韵佳 《山东教育》2020,(3):114-115
作为中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美学研究和教育事业而奋斗。他开创性地将西方先进的美学思想引入中国,打破了人们封闭而陈旧的审美观,架起了一座中西方美学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桥梁,因此人们更为关注他在美学方面的成就,却忽视了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美学主干思想》一书,按历史先后分析了孔子、庄子、屈原、禅宗的文艺美学思想及明中后期市民倾向的文艺美学思想。这些确是中国文艺美学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名副其实地堪称“主干”。固然,以孔、庄、屈、禅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新课题,但正如李先生所说,他研究中国美学思想,是要从美学角度,抓住几种世界观意义的思想方法。由于学术视点高,因此,在李先生的这一著作中,处处闪亮着思的光彩,体现了他长期研究中国文论和美学的真知灼见。李先生的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路。他并不就文艺谈文艺、就美学谈美学,而是从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深受孔子文艺思想的影响。那么,孔子文艺思想的精髓有哪些?探讨它,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应是十分有意义的。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文艺的领域不象今天这么广阔,不外乎诗、乐、画、舞这几个品类。从今天保存下来的典籍中看,孔子对文艺现象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但不等于说孔子的文艺思想不成体系,我们可以从他对上述文艺品类的零星谈话中,尤其对诗乐的评说中,体会、概括出他的文艺思想。一、关于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的社会功能问题,是孔子文艺思想比较核心的问题。以往的一些论者曾认为孔子主张文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观念体系,其思想渊源应该上溯到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要考察中国文学的观念,就必须上溯到孔子。孔子的文论思想集中表现在《论语》中论述诗、乐的部分。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认为:文艺的本质是“尽美尽善”;文艺的社会功能是“兴观群怨”、“事君事父”、“多识”;文艺的审美理想是“中和”之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是文质兼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讨崇尚自然派艺术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真”与“美”的概念剖析,以崇尚自然派艺术实践和理论为依据,从文学史和美学史的角度,审视崇尚自然派求真求美的艺术情趣以及自然、平淡的优美风格.崇尚自然派认为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艺术,在以自然物为描写对象的艺术创作中做到景象真切,情感真挚自然.崇尚自然派标榜自然、平淡的优美风格,认为真正引起美感的东西就在于斯,这是自然派区别于其他流派最鲜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一生执著于"美"的追求。自然抒写之哀美,女性抒写之悲美,死亡抒写之幻美,构筑出一个近乎苛刻的唯美文学世界。日本式的"死亡哲学"和作家自身的死亡体验,则哺育了川端康成独特的"死的美学":死即生,死就是最高艺术。最终,以艺术为信仰的川端康成怀着宗教般的虔信优雅地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文艺、文艺学、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学等概念术语的认真梳理,从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认为有20余年历史的文艺美学学科名称混乱、对象模糊、方法缺失,因而文艺美学不能被称作是独立的学科,建议恢复文艺美学这个术语的泛称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教育界对"教学艺术"理解不完全统一的现状,本文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教育技能技巧的发挥、教师知识功底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和保证;在此基础上教学的审美性、情感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与结合是教学艺术的本质特点;由于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原则要求,因而课堂上教师更应尊重学生,这是教学艺术本质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西方文论越来越多地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之中.海德格尔的"语言与存在"学说,犹如一颗精神文化原子,摧毁了"语言符号说"的独霸权利.语言在存在的家园中得到了复活,语言论美学的转向也为英语语言文化的教学开拓新的天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拟从三个方面探究英语语言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的理论基础和课堂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它表示的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其意义在于表明意识形式的社会与阶级性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论述文艺思想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蕴舍在其中的文艺戋学内容,提出了文艺美高于生活美的科学论断.解决了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问题。同时将追求艺术美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重视艺术的审美特性。在他所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生动地体现着自己的审美观,是艺术美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8.
从美的规律的角度看,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美的境界,而美的境界就是遵循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审美教育就是运用美的载体进行教育,所以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理解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审美教育必须选择美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教育引领。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是能够用潜移默化的方法,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其三是能够因势利导,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在审美观照中实现"异质同构",实现现在与过去、未来的连接,让受教育者立足现实,以与时俱进的态度面向改革、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具有原创性的新兴学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李咏吟先生的《文艺美学》,是第三代学者对文艺美学学科进行的一种全新的探索。本文以《文艺美学》为依据,从理论转向,理论体系,学术特色等方面阐述李咏吟先生的文艺美学思想,并凸显其理论谱系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美学观上,孔子倡导诗乐舞等文学艺术应肩负起移风易俗之重要使命,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严肃(彰显阳刚之气);而其政治美学观则倡导仁德礼治,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温情(刚中带柔);其生活美学观倡导在日常生活中循礼修德,其风格可谓雅正中透着鲜活(刚柔并济)。在共有风格上,三者皆显“雅正”(阳刚);在风格差异上,其文艺美学观更为严肃(阳刚),其政治美学观和生活美学观则更为活泼(阴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