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社会科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和文献分类问题。《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为一些社会科学新兴学科增类、扩美式增加注释,对分类法没有别类的新兴学科的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归类方法。要使分类法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应该把《中图法》的体系分类未变为体系一分而组配式共表。  相似文献   

2.
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类分图书,并不是简单地照抄分类法中的号码,还要应用各种不同的标记符号的组合,才能成为具有确切意义的完整类号。特别在使用复分表细分时,必须认真剖析每一符号的含义。除注意复分表中的部份号码的含义,与正表中的部份号码含义相同时,必须删去重号外,而加“0”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0”起着  相似文献   

3.
运用范畴、划分、概念、空间等的原理和方法,对《冒号分类法》、《中图法》作了两点比较:1两种情报语言分类表结构的组织方法不同;2两种情报语言的词汇语义概念和语法规则不同。结论:《中图法》类表的分类体系与用它组织的文献集合形成的分类体系一致,结构固定,《冒号分类法》则不一致,用其组织文献形成的体系结构随着文献的增加、新学科的增加而变化;在标记制度上,《中图法》只能从类号的末端扩展加细,《冒号分类法》分段标引,每个分面类号的末端都能进行扩展;《中图法》只提供分类检索途径,《冒号分类法》既可从分类途径又可从主题途径进行检索。因此,分面组配情报语言的研究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史类标引刍议石晓琴6中国图书赠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9)第三版较第二版而言,其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都有明显增强.它彻底清除了第二版中某些带有左倾路线痕迹的类目,改变了按政治观点区分类目的做法,从而将思想性置...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图书分类法的发展趋势郭茂育,侯国彦长期以来,在我国乃至世界图书馆界,用以类分图书文献的体系分类法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的分类思想为基础,按学科、按专业集中文献,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揭示了各类文献在其内客上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通用复分表其实也被称为是附表,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分类法主表之后安排其附表,通过与已有的全表(包括附表)的类目的类号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组配,组合成一个复合类号,用以表达分类表中没有的复杂概念,在此基础上,类目共性区分标准和配号的规律性也会得以实现,这样的话,分类法标引文献、检索文献就能够得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的类分图书的依据。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分类法,解放后所编制的图书分类法注意到了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力求能反映所有发展中的学科内容。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被人们所公认的标准的分类法,因此,给馆际互借、图书情报检索网络化等带来了困难,图书分类时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此可  相似文献   

8.
《中图法》第三版自1990年2月出版至今已整整10年,这期间,我国的科技技术、社会经济、信息文献等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中图法》三版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变化,时隔九年,《中图法》四版终于出版了,新版《中图法》将原《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与《资料法》合并编排,书名也相应地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图法》借鉴《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方式,在类表中利用加号“+”和注释来区分图书和资料的类分。合并后的《中图法》更有利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更加灵活地选择标引深度,也有利于用户根据更加详…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图书馆计算机应用中,“一馆多法”是中、小型图书馆在建立书目数据库时面临的一普遍性的问题。综合手工解决这一问题的特点,笔者提出一种构造分类法类号对应简表的方式,统一协调不同分类法收藏的图书之间的关系,达到用计算机揭示全部馆藏的目的。文中对简表的可行性,构造方法和使用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彝文古籍中以宗教典籍居多,自然科学类的典籍文献甚少,社会科学类典籍的内容体系也不完善.因此,对其分类既不能完全依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也无法完全像汉文古籍那样依据<四部分类法>.于是,我们在国家图书馆馆藏彝文古籍的分类实践基础上,参考有关现代图书分类法和以往彝文古籍分类法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索和归纳总结,建构一套符合馆藏实际的分类法体系,将国家图书馆彝文古籍分为23个大类.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图书分类应使用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但是,《中图法》有多种版本。它既有在编制原则、体系结构、号码配备和类号含义都保持一致的《中图法》和系列版本《中图法》(简本),又有在分类标准、列类体系、分类次序及其类号含义上与母法有很多不一致的《中图法》(以下简称“少图版”)。出版一部《中图法》(少图版)本来是广大中小学图书馆界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郑樵对图书搜访、典藏、分类、编目、校仇、考证等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实践经验,特别对其藏书万卷规模的形成、“求书八法”的探索、“类例”概念的提出。图书三级美目分类法的创新、以及图书编目的大量科学实践等,做了重点论述和考证,指出其对中国藏书事业的贡献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文献管理、数据库工作人员及广大读者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来实现族性有序检索和存储,并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它一般排印在论文中文键词的下方。中图分类号通常是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或《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表中的分类号。目前各学报大多采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二版)对论文进行标引分类,分类有基本大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和更细的分类,涉及多学科的论文还可能出现几个分类号。分类法见下表。  相似文献   

14.
1《中图法》分类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它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人大法》等构成了我国各图书馆分类法体系,其中《中图法》是70年代以后影响最广的一种分类法,也是中学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图书分类法。 《中图法》等把知识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单就图书而言,自秦至清有名可稽的就有4万种之多。人们要整理,利用图书,并且“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于是在各个时代就出现了一批学者从事官用或民间的书目的编制。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也就出现了很多图书分类法。将这众多的图书分类法归纳起来,主要是两大类系:“七分法”和‘’四分法”。其中撰成于我国汉元帝建平元年(公元前六年)的《七略》的影响最为深远。它开了我国图书“七分”的先河,是我国每一部完整的图书分类法,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之一。比欧洲的第一部正式分类法(公元154…  相似文献   

16.
进行科学的图书分类工作,首先要根据本馆的性质和任务确定一个适合本馆所用的图书分类法。中学图书馆由于藏书都不多,因此必须选择既简单而又使用方便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经过修订已经由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分类法是一部新型分类法,是为适应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而编辑的。这部分类法比较简略,使用也比较方便,而且和我国大型图书馆使用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在分类体系和编制结  相似文献   

17.
类目注释文字是图书分类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分类人员正确地理解图书分类法,明确类目的含义,保证图书资料归类的准确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三版或三版)较之《中图法》二版,不但删除、修正了一些立类不当、类目重复和不够完善的类目,而且扩展、增加、补充了许多新类目,尤其是注释的增补、删改、包括标记符号的创新运用,使《中图法》增强了使用活力,也拓宽了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在图书馆学教科书上关于图书分类法是这样定义的:图书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检索语言,是揭示、组织图书资料的一种工具,是用来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的“法典”。其传统意义上的作用是组织藏书和目录、《中图法》,即《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四版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这是一部代表性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部门主要使用的文献标引和检索工具,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文献的管理和利用。根据国家标准局要求,这个分类法还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众多的修改意见中,“综合性科学”立类(设置)问题是焦点之一。图书分类是建立在科学分类基础上的,但恰恰国内对“综合性科学”的分类研究甚少,使这一领域的图书分类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这里,我们提出现代科学和综合性科学分类的体系简图,对综合性科学分类提出初步看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法是中国古籍目录分类法的结晶。它博采众家,择善而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图书分类法的集大成者。但在分类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类目义界不明”就是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总目》在以下类目之间存在义界不明的现象:经部乐类与子部艺术类之间,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杂说类与子部小说家类之间,杂史类与别史类、纪事本末类之间,杂家类杂品与谱录类器物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