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翔 《收藏》2006,(11):59-59
促使我写此文的动因,是1995年在广东惠州举办的华夏民间收藏展上与《收藏》杂志主编杨才玉先生的会面。此前虽然拙文多次发表于《收藏》,但我无缘和主编相识,这是第一次见面。他提出聘请我担任《收藏》杂志特约撰稿人,要我多写关于海派收藏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王秋峰 《收藏》2013,(1):171-171
说起我的收藏之路,与《收藏》杂志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了一本《收藏》杂志,随手翻阅,越看越喜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我就从该古玩店借阅了当年的《收藏》杂志。1994年,我开始订阅或购买《收藏》杂志直到今天。20年来,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址变更了好几次,给订阅《收藏》带来不便。为了看全《收藏》,除订阅外,我或者从报刊亭购买,或者借阅其他藏友的,或者年底从杂志社邮购当年杂志。  相似文献   

3.
丁金栋 《中国钓鱼》2007,(10):58-60
我是一位钓迷,同时又爱好收藏,尤其喜欢收藏钓鱼艺术作品。由于工作关系,我结识了一些书法家、画家。他们知道我爱钓鱼,又爱好收藏,赠送给我的钓鱼艺术作品渐渐增多,目前已收藏名家  相似文献   

4.
蓝翔 《收藏》2013,(3):147-148
岁月飞逝,转眼间《收藏》杂志已创刊20年。说起我和《收藏》的不解之缘,至今令人难忘。1992年,我在上海创办第一个区级法人收藏学术社团——虹口区收藏学会,工作十分艰辛而忙乱。这时喜讯传来,全国第一家大型收藏期刊——《收藏》创刊了,我心中无比高兴,  相似文献   

5.
1975年我偶然在看了一本书后,从此迷上邮票,决心收藏邮票。经过30多年努力,我收藏了世界上各式邮票30000多枚,诸如异形邮票、军人邮票、“文革”邮票、旅游邮票、体育邮票等,另外还有人物的邮票30枚,弥足珍贵。我收藏邮票主要受到全国邮票名家收藏故事的启发,加上我酷爱体育收藏,而邮票印  相似文献   

6.
王建中 《收藏》2009,(4):148-148
退休在家,偶尔将十几年来订的《收藏》杂志取出来,一一拜读,感慨颇深。在《收藏》中我注意到,《收藏》是与百姓互动,是百姓参与、专家和百姓共荣的。杂志植根在群众这块沃土的《收藏》定会结出累累硕果:征集广告定位语,1997年开办抽奖重奖读者活动(当时我也参加了,对读者的郑重承诺格外亲切),  相似文献   

7.
蓝翔 《收藏》2013,(2):147-148
岁月飞逝,转眼间《收藏》杂志已创刊20年。说起我和《收藏》的不解之缘。至今令人难忘。1992年,我在上海创办第一个区级法人收藏学术社团一一虹口区收藏学会,工作十分艰辛而忙乱。这时喜讯传来,全国第一家大型收藏期刊一一《收藏》创刊了,我心中无比高兴,因为这是一个藏友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张祖仁 《中华武术》2007,(11):13-13
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所谓"武术文化收藏"其实不是武术文化本身的收藏,而是武术文化运动的衍生物、纪念品的收藏。它们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工艺价值,以及文献参考欣赏价值。武术文化收藏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的武术文化收藏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从少年时,我就尤其酷爱武术运动。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从此醉心于武术文化收藏品的收藏。武术文化收藏的内容五花八门,有武术器械、  相似文献   

9.
徐东升 《收藏》2013,(7):147
醉心于《收藏》,是我对《收藏》的感受。《收藏》如美酒,让我一生沉醉。偶得《收藏》,如获至宝1993年初,我所在单位兴建"北京长城射击场",由我担任副主任,主管对外宣传和办公室工作。射击场成立后开通了邮政业务,5月份开始订下半年报刊,订刊工作由我负责。在翻阅报刊订阅目录时,我突然发现了《收藏》。缘于对收藏的敏感度,我毫不犹豫地订了。打那时起,我便与《收藏》结下了如兄弟般的情义,之后,每年必订阅。当我收到1993年下半年第  相似文献   

10.
个人收藏     
宋宇光 《当代体育》2010,(19):79-80
Hello!海盗的微笑和大家见面了。这次放送的主要是近三个月我的签名收藏^_^ 希望大学喜欢--信虫无国界,收藏无国界,是名人就写就追吧。  相似文献   

11.
收藏信息     
陈浩清 《收藏》2001,(8):79-79
与大腕人家不同,平凡小户收藏的只是些普通物什,鄙人(芸芸众生)的收藏不过是工作之余之便,信手拈来。原本与人无涉,平淡无奇的身边杂件,只怕长久静卧被遗忘在角落,或被扫地出门,才特意作为“藏品”收藏,想不到奇迹般地竟有了生命。其生命力虽不像暴风骤雨富有震撼力,但那种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却是持久地深刻地影响着我,感动着我。  相似文献   

12.
李兴瑞 《当代体育》2010,(17):79-80
大家好,我叫李兴瑞,是《当代体育》多年的球迷读者,很高兴能通过足球版杂志的当代收藏之星栏目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多年来的精品收藏。与很多骨灰组的收藏家们一样,我的《当代体育》至今也收藏了上百本,  相似文献   

13.
师福贞 《收藏》2007,(1):153-153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收藏》创刊号,一见钟情,从此月月与《收藏》“约会”,相伴相守,从无间断。15年来我最深的体会是,《收藏》伴我,我伴《收藏》,都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有关足球用品的收藏是越来越火热。有人收藏球队队徽之类的"硬货",有人收藏球衣、队旗一类的"软货",还有人收藏球星卡、海报一类的"纸货"。这三类收藏玩的人都不少,而我的收藏是个"偏门",只收藏"软货"当中的小球会球衣,小球会即指非豪门球队  相似文献   

15.
周建华 《收藏》2007,(4):165-165
屈指数来,我与《收藏》杂志的缘分,已有10年了。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收藏》杂志,一见钟情,从此每期必买,未有间断。当初真没有想到,《收藏》的世界是如此的浩瀚深邃,是《收藏》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无比绮丽的收藏世界。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向大家介绍了我收藏小球会球衣的爱好,今天介绍我另外一个嗜好——收藏可乐罐。可乐罐也能收藏?您可能以为我收藏疯了。这收藏可乐罐是十分时尚的。大概在2004年的时候我从国内一足球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叫《我想为这个世界买一罐可乐》细读文章后觉得很有意思决定开始收藏。从  相似文献   

17.
吴圣元 《集邮博览》2013,(12):77-77
我是一个“80后”,由于从小受家庭收藏氛围的影响,我对连环画,尤其是对电影版连环画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我对玉器收藏较感兴趣,在多年的收藏经历中,总结了一些玉器收藏辨伪方法,现根据我的经验浅谈一下,望广大藏友指正。玉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特殊的、美丽的石头。判断一块玉价值的高低,有两大关键。第一个关键是硬度。有时买卖双  相似文献   

19.
赵镁 《收藏界》2014,(11):114-120
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之际,我采访了注明收藏家何飞先生。何先生从事收藏20多年,他的收藏经历、经验及对收藏人生的感悟,值得每个收藏爱好者借鉴。采访者:何老师,你好。大象陶瓷博物馆里如此丰富的馆藏是你20多年收藏的积累。你说收藏是一种缘份,从一名转业军人到现在的知名收藏家,你的收藏之路是如何开启的?何:我的家乡邓州并没有博物馆,在我17岁当兵之前从来就没见过博物馆,更不知道博物馆是做什么的。  相似文献   

20.
张祖仁 《收藏》2007,(3):132-132
我的钱币收藏得益于藏友,有一次偶然发现藏友的钱币收藏深有感触,老藏友70多岁了,每星期日一大早就赶往福州南园古玩市场。由于经常碰面,请教的机会多了,使我基本懂了年代断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