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在桃花源     
早就知道泰山雄奇涵灵秀,秀美尽在桃花源。终于忙里偷闲,选一个夏日雨后的清晨,来到这个养在深闺的秀女面前。 桃花源在泰山西侧,是一条山峭沟深、长十几里的大峡谷。这里溪流纵横,植被丰厚,上端三泉交汇,俗称“三岔口”,只因此处有桃树多、人称桃花源的历史记载,故命名“桃花源”。 朝阳下的桃花源,确确实实当得起一个美字。站在山嘴向里望,一弯漫山彻地滢滢闪光的清波.一弯花飞草长引得蝶飞蜂舞的芬芳,一弯蓬蓬勃勃的生命,连满山谷里的空气都被染成绿色,水灵灵的。 秀色铺陈了一山一地,山上山下、崖头地里到处都是盎然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一个人来说,30年的人生不算短暂;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而言,30年不啻于“弹指一挥间”。每个经过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人,这30年的生活无疑是其与国家同行的难忘历程;30年的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新辉煌的过程。而《共同记忆·纪念改革开放30年回顾展》的每个主题,甚至每一件展品,都是中国人民亲历改革开放30年活生生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每个中国人都在回顾、思索那段充满了血与火也锻造了民族魂的历史。在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大量有关题材作品中,披沙拣金,我于电视荧屏上发现了“一个人”、“一条路”和“一座城”,既是新鲜发现,也是119日情怀,就个人的感情和喜好来说,受其感动,感其挚诚,念其忠贞,赞其坚韧,他和它们代表了中国化的内在品质,也展示出一颗雄浑博大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4.
身居板桥村,放眼全世界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城市与文明这个题目。无疑,这个世界是一个由都市构筑而成的世界。尽管有那么多的中外陶渊明们怀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乡村生活的梦想,寻找他们的桃花源,可他们的生活依旧摆脱不了都市的影子。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历史,写在它的几个大都市的面孔上:谈法国离不开巴黎;谈俄国离不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谈德国离不开柏林;谈美国离不开纽约、洛杉矶、华盛顿;同样,谈论中国,离不开北京、上海……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在原始社会初期,几个家庭聚集而居,或是山坡,或是在水一方,后来逐渐形成村落。再后来,…  相似文献   

5.
吴金同 《世界文化》2012,(12):17-19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虽然都像是站在同一条跑道上,但每个人所做的事又是不同的,因此,生命的意义也便有所不同。——埃里克·利迪尔很多人都是因为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而了解埃里克.利迪尔这位奥运冠军的故事,然而1924年巴黎奥运会却仅仅是这位“苏格兰飞人”传奇一生的另一个跑道的起点,“在运动生涯的巅峰,天地在脚下任他奔跑的当儿,却转换跑道,跑向中国”,不同的只是,这段跑道没有人在终点线为其喝彩。  相似文献   

6.
舟曲,人称陇上桃花源,一个人间仙境般的地方。《舟曲县志》载:“舟曲山地,层峦叠嶂,万山皆翠……20世纪50年代,县境森林覆盖面大,山清水秀,生态环境平衡,空气清新湿润……”  相似文献   

7.
那里     
正一缕阳光照射到远处的民房,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人们在那里生活,天高地阔,白云高山之下竟有如此的气息,实在令人震撼。如果我是村里人,如果我年轻,我就会到城里生活,但我已不年轻,参悟到一个人所依靠和需要的是什么,除了空气、水、粮食和衣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底的舒适与安宁。那里就是梦中的桃花源。在那里,可以看云来雨去,草木荣枯,秋去冬来,饮潺潺流水,食五谷丰登。桃花源其实离我不远,就在那里??那里又很遥远。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像两条友谊的纽带,将中世纪竞放异彩的东人两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联系在一起。在长达二千多年的中阿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中,丰富多采的阿拉伯文学作品传入中国。中国对阿位伯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890年一1948年,1949年一1977年,1978年至今,每个时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三个时期相互衔接,依次递进。特别是自本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阿拉伯文学翻译活动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中国学者对阿拉伯文学…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阻塞、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时代,世界各地区彼此隔绝,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是很不科学的.在今日考古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巴比伦泥板地图中,圆形的大地周围有圆形的河流环绕,巴比伦处于世界中心.古希腊人则认为世界的中心在希腊的特尔斐斯神殿,世界的东南两边以沙漠为界,北方阿尔卑斯山那边是“黑暗之邦”.而战国末年的邹衍曾提出“九州说”,他认为:方形的大地有九个州,每个州的周围都环绕着一个“稗海”,九州之外还环绕着一个“大瀛海”,中国所在的州是赤县神州.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家纹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家纹。家纹,顾名思义就是每个家庭都用一种图案作为这个家庭的象征,它相当于我国的字号,如“同仁堂”、“荣宝斋”等,所不同的是家纹基本上都是由图案组成的,而且不分贵贱,每个家庭都有。家纹可以显示出每个家族的身份、血统、出身和门第。如姓天野的家族,其祖先是在远江地方的三本松城繁盛起来的,所以就用三棵松树的纹样作为这一家族的家纹,取名“三本松纹”(日语“三本松”即三棵松树的意思)。日本家纹专家丹羽基二曾在其编著的《家纹大图鉴》中统计过,日本现存的家纹约四百余种,六千多个图形。  相似文献   

11.
梨园始祖神与保护神周濯街奉祀“梨园神”是我国民族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意在对我国梨园神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梳理并试图对梨园神的研究作出新的阐释。中国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始祖或保护神,大抵是每个行业一个,也有两个行业共一个的,最多不超过三个。唯独...  相似文献   

12.
从政道德,人们习惯地称为“官德”、“政德”,属职业道德范畴。它是每个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反映。笔者以为今天的政治道德建设,需要挖掘与借鉴中国古代政治道德的有益经验。而这种挖掘与借鉴有三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不要忽视原始儒家倡导的“德于天下”。...  相似文献   

13.
一片狭窄起伏的小橡树林,顺着陡峭的峡谷绵延成一个马掌形。“嗬!”盖达尔见了小树林,就高呼道,“在地平线上的是什么?草原上的绿色要塞,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司令。萨什科,绿色要塞的司令在哪儿  相似文献   

14.
李绍连 《寻根》2003,(6):4-7
何谓中华民族?这是指在中国境内长期居住、劳动和繁衍的所有民族的总称,现代包含56个民族。为何众多的民族可统称为“中华民族”呢?因为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所有民族都是由中国人构成,并共同缔造中华文化和文明。所谓中国人,就是指祖祖辈辈在中国疆域内居住和劳动的人,或具有中国血统和祖籍中国的人。中国人最崇敬祖先,往往追根寻源。那么,谁是中国人的祖先?他们从何而来?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古籍中,向把三皇五帝当作我们祖先的代表或象征。再向前追溯,如《五运历年记》、《三五历记》等,则把“盘古氏”作…  相似文献   

15.
曾德雄 《东方文化》2000,(5):120-121
邓晓芒教授在一篇章中,提出了一个概念:“要字句”。他说:“所谓‘要字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的句式,有时不一定包含‘我们’,常常连‘要’字也省掉了,但意思每个中国人都懂。”“《论语》是中国传统官样章中泛滥成灾的‘要字句’的始作俑。”“在‘要字句’中,‘为什么要’是不能问的,一问你就成了异端,……因此是一种权力话语。”“一介儒生,权力从何而来?来自道德上的制高点,而道德制高点又是基于自己情感上的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情感合乎自然情理(天道)。”(邓晓芒:《孔子与苏格拉底言说方式的比较》,《开放时代》2000年3月号。)  相似文献   

16.
肖芳 《世界文化》2013,(11):50-52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作《疾病的隐喻》的开篇中提道:“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个王国的公民。”诚然,从古自今,我们人类都是徘徊在健康王国与疾病王国的居民,而其中有种疾病与人类特别“有缘”,即结核病。  相似文献   

17.
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形态,观察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习俗,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最为有效而直观的手段;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承办的名为《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系大型国际交流活动“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头项目之一。该展堪称一个小中见大、微中观宏、管窥中国的大型艺术展览。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歌华发展集团“中国文化年”的设计总监赵全红。赵总监告诉记者,《走进中国·当代中国生活艺术展》将于今年10月份,即“中国文化年”开幕式的当天,在巴黎的非洲大洋洲博物馆开幕并展出1…  相似文献   

18.
《中外文化交流》2014,(2):36-3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欢乐春节”是中国文化部推出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本片介绍了2013年“欢乐春节泰国行”活动,并从两国政府要员和文化官员、泰国华人、在泰的中国留学生和在泰旅游的美国人等多个视角展示了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春节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人们被喜庆热闹的春节氛围所感染,被中国春节的特有文化元素所吸引,并在欣赏、体验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着“欢乐、和谐、共享”的春节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9.
记者:有人说,21世纪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世纪。在这个漫长世纪的开始之初,您认为中国应以一种怎样的姿态与世界交流?孙家正:应该说,关于“21世纪是人类进行全方位交流的崭新世纪”的观点,早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说到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我认为首先应该清楚当今中国的基本态势。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眼中的中国,我会说,我古老的祖国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少年。若说得再全面些,有三个词最能够概括当今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改革”。改革和开放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新时期中国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改革开放的中国。正是改革开放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像少年一样生机勃勃;第二,“发展”。发展早已成为中国建设的一个主题。我这里说的“发展”,除了经济外,还有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稳定”。新时期的中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中国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密不可分的。“改革”、“发展”、“稳定”,应该说是当代中国最本质的特点。由此,决定了中国对外方针的根本宗旨,即江泽民主席高度提炼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两句话,就可以完整地概括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形象和中国的内政外交方针。以此为宗旨,...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2010,(6):80-81
2010年,是中国百年茶叶老号“吴裕泰”的幸运年。就在春节前夕,“吴裕泰”收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许可证,成为北京茶业惟一世博会特许生产商;接着传来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北京世博办推荐,“吴裕泰”将入驻世博园中国元素场馆的十坊街,运营中国茶坊,推广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