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曾批注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书,为世俗传诵至今。清顺治末年,金圣叹以抗粮哭庙案被牵连入狱,判决斩刑。 在处决他的头一天,其子到狱中看望他,刚一见面,儿子就大哭不止。这时,金圣叹不但没有哭,反而很乐观地安慰儿子说:“别哭,别哭!来,我俩父子来对对联。”当场出一对联是:“莲(怜)子心中苦;”要儿应对,儿子哭得泪人儿一般,想到明日父子就要永别了,哪还有心思应对啊。金圣叹见儿子无心来对,便笑:“娃娃,听着,还是老子来与你对上。”下联对为:“梨(离)儿腹内酸”。对联工整,且含父子生离死别之苦。儿子收泪对金圣叹说:“这都怪你老人家读书过多,才惹起惨遭杀身之祸。”金圣叹摇头道:“非也,非也!儿今后书可读,官不可做也。” 斩首前,按规矩要先赏犯人酒饭,以便死去做一个饱死鬼。金圣叹饮酒时,边饮边说:“割头,本痛事也;饮酒,本快事也,今割头而先饮酒者,痛快,痛快也。”临刑游街示众时,金圣叹不但不怕,反边走边吟诗道:“黄泉路上无旅店,今夜不知宿谁家?”押到北京菜市口刽子手正要杀他头时,金圣叹忙说:“兄弟,别忙动手,我还有信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当然,请长老赐教!”寺宇和尚看看时间不早,随口说:“半夜三更半。”谁知,金圣叹果然一时对不上来,当晚,他老是在那里沉吟,一夜都没有睡觉,寺宇长老见他如此认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劝说他:“你不要如此认真,我只…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戴震、翁同和是清代三位著名的学者,他们在临终之前以对联的形式写就了人生的绝唱,总结自己的一生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眷恋。金圣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七十口本的《水浒》是清代流传最广的版木。清顺治十八年,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面对儿女,生离死别,金圣叹哀痛无比,遂吟出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此联妙用谐音双关,字面意思是说莲子  相似文献   

4.
关于“绝对”的故事总是挺精彩。比如,清代曾有人出了个对联让金圣叹对,那上联是“半夜二更半”,金圣叹苦思冥想无言以对,便断定此乃绝对并一直深以为憾。若干年后,金圣叹不幸获罪,就要绑赴刑场开刀问斩了,其时恰逢中秋,于是,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诀别人世的时刻,他却突然想到了下联,这就是“中秋八月中”。  相似文献   

5.
安石父子对谜联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幼年便能吟诗作对。有一天,王安石想考考他的文才,便边吃饭边出了一条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王雱立马意识到这是条谜联,他先说出了谜底——煮鸡蛋,接着对出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对得好!”父亲把儿子抱起来,连声夸赞,并道出谜底:“吾儿所吟乃石榴。”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父子对谜联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幼年便能吟诗作对。有一天,王安石想考考他的文才,便边吃饭边出了一个上联:一刀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王雱意识到这是条谜联,他先说出了谜底——煮鸡蛋,接着对出下联:双手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对得好!”父亲把儿子抱起来,连声夸赞,并道出谜底:“吾儿所吟乃石榴。”  相似文献   

7.
咏月联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很多。如大家熟悉的对联: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批评论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中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大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字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字长老出上联,寺字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  相似文献   

9.
在绚丽多彩的对联园地中,有一些上联,因构思奇巧,让人难以对出贴切的下联,成了无人能对的『绝对』。这些『绝对』往往关联着一些掌故和故事。例如,清代曾有人给金圣叹出了个对联,上联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2009,(9):40-40
据传说,北宋时的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字,前后意思要一样。结果第三个儿子苏过最聪明,对曰:“中秋八月中”。  相似文献   

11.
三吃荷包蛋     
儿子是独生子,小学4年级学生,平时在家中是十足的“小皇帝”,其特点是嗜蛋,特别喜爱吃荷包蛋。一日早晨,我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我问儿子:“你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我吃那碗有蛋的吧!孔融4岁能让梨,你也10岁啦,该让蛋了吧!”我说。“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真不让?”儿子竟先吃力“敬”,一日就把蛋给吞了一半。“不后悔?”我问。“不后悔!”儿于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我开始吃。我的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我有…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字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  相似文献   

13.
钟情冬季     
儿子常好奇地问我:“妈妈,你喜欢哪个季节?”我问他:“你呢?”儿子充满向往地说:“当然是冬天,一下雪,就能堆雪人儿了。”我笑了,在儿子小小的心灵里,冬天是堆雪人儿的季节,是诱人的。而对于我,冬天在这一年之中是何等的重要,儿子却全然不知。冬天,对于已快...  相似文献   

14.
眼下,少男少女多爱另类打扮,怪模怪样的让家长又担心又生气,学校也作出了各种规定进行限制,可昨晚,一位家长却怒气冲冲地打来热线,抱怨自己儿子声称耳朵打眼儿是跟老师学的。徐女士昨晚偶然间发现,他儿子的一只耳朵上竟然打上了两个眼儿,她十分看不惯儿子的这个新嗜好,生气地教训儿子:初二的孩子就该有个学生样,别学什么另类。可儿子“理直气壮”的答复却让徐女士心中一惊:“我们地理老师耳朵上扎了7个眼儿呢,我是跟她学的。”一时间,她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与儿子的谈话。徐女士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内幕”既气且忧,甚至想到要…  相似文献   

15.
张小忠 《天中学刊》1999,14(6):73-80
“因文生事”是金圣叹小说创作论的重要命题之一,其意义在于明确了小说创作的虚构特征。在阐述这一命题时,金圣叹的哲学思辨力既使他的理论闪烁出智慧的光辉,又使他的理论受到明显的局限。他以佛家的“因缘生法”来解释现象世界,亦用它来解释“因文生事”过程中出现的多种艺术现象。与“因缘生法”相适应的还有“动心而为”———“设身处地”、“格物”———“忠恕”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小说中的艺术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大款儿”的儿子“小款儿”,因偷自行车被派出所抓了起来!这真叫他的那些小哥们儿以及认识他的人大惑不解。“小款儿”那么阔,口袋儿里的票子大把大把的,怎么会干偷车的事呢?他的父母更是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是小偷。然而,这的确是不可置疑的事实。“小款儿”名叫苟小宝,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他的父母双双在外地打工,赚了不少的钱。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习,父母把小宝托付给城里的表兄。他们除定期给表兄家寄钱,还经常不断地给小宝寄钱,认为只要钱寄出去,就万事大吉了。小宝初到学校时,常挨一些男同学欺侮,他想反  相似文献   

17.
晚饭后,我让儿子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带他去朋友家串门。刚带他出了一条胡同,儿子就说:“妈妈,咱们别骑了。行吗?” 我问:“怎么了?” 儿了答:“不能骗人。” 我不明白儿子的话,便问:“谁骗人呀?” 儿子答:“你!你骗警察了!警察不让骑车带人,你偷偷带。”  相似文献   

18.
解放前,一位数学教师劳累致死,某英语教师悲痛之余,送了这样一副挽联:为X、Y、Z送了君命叫W、F、S依靠何人上联中X、Y、Z是数学中常用的未知数代号:下联中W、F、S分别是英语单词wife(妻子)、father(父亲)、son(儿子)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这副对联道出了旧社会教师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词义辨析     
悲忿悲痛这两个词都含有“悲哀、伤心”的意思。由于后一词素不同,又有区别。“悲忿”指“悲伤,忿怒”的意思。具体地说是既心中悲伤,又因为感到不平而发怒。例如: 1、一股悲忿的感情涌上鲁迅先生的心头,他目不转睛地看完这封信,苍白的脸色越来越严肃了。(唐弢《同志的信任》) 2、刘胡兰英勇就义之后乡亲们悲忿地说:“一定要消灭这些残暴的刽子手为刘胡兰报仇!”“悲忿”是形容词,例1作定语用:例2用作状语。“悲痛”指“悲伤,痛苦”的意思。具体地说是身体或精神感到苦楚、不舒服。例如: 3、可是他的亲密战友周恩来同志的逝世,使他  相似文献   

20.
心中有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前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何不摘梨以解渴?”有人问他。许衡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而我心中有主。”苏格拉底临死之前,他的学生问他:“老师,您还有什么重要的话对我们说?”苏格拉底拉着学生的手郑重其事地说:“我还欠邻居家一只鸡,请你一定要替我偿还给他们。”学生点了点头。说完,苏格拉底才慢慢闭上他那双睿智的眼睛。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欧洲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在显赫贵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