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是光投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反射现象 ,两者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不同的在于反射面相异 ,反射面粗糙 ,发生的是漫反射 ;反射面光洁 ,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一般说 ,如果人眼接收到的是漫反射光线 ,人就能看清物体的表面 ;如果人眼接收到的是镜面反射光线 ,人就不能看清物体的表面 .以反射面是平面的情况为例 .如果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束 ,由于粗糙表面各处的法线互不平行 ,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互不平行 ,无论在哪个位置 ,眼睛都能接收到来自表面的不同方向的反射光线 .光洁表面各处的法线都平行 ,反射光线也都平行 ,如图 1所示 ,这…  相似文献   

2.
例1 在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如图1所示,试画出人眼能看到发光点S在平面镜MN 中的像的范围. 分析观察者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该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观察者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的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观察者的眼睛.因此,只要观察者的眼睛处于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区  相似文献   

3.
光的反射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能够看到周围许许多多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这些物体能够将照射到其表面的光反射入我们的眼睛.正因为有了光的反射,这个世界才精彩. 例1 平面镜可以用来改变光路,还可以成像.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为了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孔,究竟应该将自己的面部正对着窗口还是将镜子正对着窗口呢? 分析:有光照射到面部,才会有光经过面部和平面镜的两次反射而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在发廊理发时 ,能从自己前面的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一些“物体” ,其实看到的这些“物体”是身后物体在镜中成的虚像。坐在椅子上的你 ,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多大范围内的物体呢 ?人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的“物体” ,是因为身后的物体能将灯光或阳光反射到镜面上 ,这些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的缘故。(图 1)如图 1 人眼位于平面镜AB前的S(图 2 )点 ,要确定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时 ,我们可把人眼S看成是一个光源 ,在该光源发出的无数条光线中 ,有两条光线SA、SB刚好照射到平面镜AB的边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分别…  相似文献   

5.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反射或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就能看到物体的像。要想看到物体完整的像,人眼必须处在某一范围内,怎样  相似文献   

6.
警眼在有些居民住宅的大门上装有“警眼”,窒内的人眼睛贴近“警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外的物体,而从门外却无法窥视室内的一切,奥妙在什么地方?原来,“警眼”是一个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眼睛离凹透镜近些,物体通过凹透镜进入眼睛的光就多些,眼睛离凹透镜远些,物体通过凹透镜进入眼清的光就少些.人在室内眼睛贴近“警眼”,就容易看到室外较大范围的物体.人在室外眼睛难以贴近“警眼”,窒内光线又较弱,就难于看清室内的物体了.鱼缸养鱼用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蚕,从侧面观慕缸内的星,会霍到会变大了,这层因为国征装水…  相似文献   

7.
冯丽 《天津教育》2001,(10):47-48
所谓“看见”,那是因为有光线进入眼睛之故。看见物体,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看见像,是因为来自物体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作用后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进入人眼,则人眼即看到相应的反射像或折射像。如图1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容易知道物点S的虚像为S′。又据单一平面镜成像的惟一性可知,由来自物点S的任意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均应汇交于S′。显然,在二维空间里,观察者的眼睛若在由MM′和NN′两条面镜边界反射光线所确定的M′MNN′范围内,均能观察到像点S′,笔者将这一空间…  相似文献   

8.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反射或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就能看到物体的像。要想看到物体完整的像,人眼必须处在某一范围内,怎样确定这个范围呢?其作图步骤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某些动物在晚上活动时,其眼睛经常呈现荧光的颜色,例如猫的眼睛放绿光,牛的眼睛放蓝光,狼的眼睛放黄绿光。按照常识,在漆黑的夜晚照射到动物眼睛上的入射光的强度是很弱的,由此导致反射光的强度应该更弱。如果人们连入射光都看不见,怎么经过动物的眼睛一反射,反而看见反射光了呢?难道入射光经过动物的眼睛反射后,反倒  相似文献   

10.
<正>某些动物在晚上活动时,其眼睛经常呈现荧光的颜色,例如猫的眼睛放绿光,牛的眼睛放蓝光,狼的眼睛放黄绿光。按照常识,在漆黑的夜晚照射到动物眼睛上的入射光的强度是很弱的,由此导致反射光的强度应该更弱。如果人们连入射光都看不见,怎么经过动物的眼睛一反射,反而看见反射光了呢?难道入射光经过动物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线射到物体上面再反射到眼睛的结果。如果那个物体把光线全吸收了,人们看那个物体就是黑色的。如果那个物体有强大的磁力、引力等,使光线被偏析,躲过了该物体,那么就谁也看不见该物体了,这便产生了"隐身效应"。  相似文献   

12.
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组成,色彩是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本身的材质决定了其对光线中的哪些色光吸收、反射或穿透,反射回来的色光作用于人的视觉,便产生了某种色彩感觉。  相似文献   

13.
苏玉明 《物理教师》2005,26(1):49-50
1 反光现象 通常情况下,光束照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与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而且只有在入射角等于0°的特殊情况下,反射光才会逆向返回.  相似文献   

14.
1.“视线”与“光线”视线是日常用语,指的是人用眼睛看物体时人眼与物体之间假想的直线.而物理上所描述的光线,指的是从光源发出的或从物体表(界)面反(折)射出来的光在真空或其它透明物质里传播时经过的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光的传播路线.视线与人眼所在位置有关,而光线与人眼无关.  相似文献   

15.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要在黑夜里看清目标,猫头鹰就必须有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动物眼睛的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两种类型。人眼感觉细胞是属于前一种类型,它需要较强的光刺激才能看清物体;而猫头鹰的是圆柱细胞,在较弱的光线下就可以看清东西,因此它能在夜间捕食。猫头鹰眼的构造和功能,使科学家深受启发,仿照猫头鹰眼的视觉原理,研制出了夜视仪。夜视仪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光线极为敏感的光电阴极,能够将弱光照中的物体反射出的微弱光线加以接收,然后转变为电信号;二是增强器,电信号在这…  相似文献   

16.
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知道什么是光源及其与反光物体的区别;知道光具有能量,以及光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2.知道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一些光现象;知道光线的概念,并会画出光线;知道人眼根据什么判断物体的位置.3.理解反射定律的  相似文献   

17.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一定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在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光线作光路是解决本章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作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1.眼睛看到的物体或像都是由于来自物体或过像的光线沿着直线进入...  相似文献   

18.
发生光的反射时,若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反射面上,则反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照射出去.发生光的折射时,若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两物质交界面上,则折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深中学生对几何光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对几何光学规律的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和补充如下内容: 1.人眼对外界物体感受的特点①通常我们所看到的物体上每一点所发出的光线(物体自身发光或反射光)都是发散光线,只有当这些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才能看到物体。由于人眼的晶状体是一个可变焦距凸透镜,当物体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后,本应生成倒立、缩小的实象,但是,由于生理机能的特点在大脑皮层反应出来的却  相似文献   

20.
光除了让我们观察一切之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现以常见物体为例,加以说明. 一、投影银幕与玻璃幕墙 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自布做成的,当平行光线照射到水平光滑的物体表面,就要发生镜面反射;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就要发生漫反射,使观众存各个方向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