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晚次乐乡县陈子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夜猿鸣。1.请结合全诗,评析颈联中断和平二字的妙处。2.尾联如何此时恨,夜猿鸣与前六句相比,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新初中《语文》三册第五单元《三峡》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对句中“裳”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材没有单独加以注释。对“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的解释是 :“(人们听到猿猴 )的几声哀鸣 ,泪水就要沾湿了衣裳。”据此我们  相似文献   

3.
“猿啼”辩——古诗注释献疑李春堂关于《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注释,人们普遍采用“两岸猿的叫声不断(或不止)”给以注释,小学语文七册参考书亦然。我以为此种提法于情不符,于理不合,当译作“两岸那一声猿鸣还未停止”为宜。理由一:注释古诗文,须以...  相似文献   

4.
风从耳边刮过,呼呼的风声如猿鸣虎啸、似刀剑撞击.那声音让人觉得风是一种有感情,会思考的生物.它勇往直前,能冲破一切束缚,它不畏阻挡,能穿过每一片荆棘.  相似文献   

5.
干百年来,国破家亡之痛、贬谪失意之愁、亲人离别之绪、边地征战之苦,牵动了多少人的心绪。古人抒发情感常常借助于一定的物象来传达,猿声就作为一种意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也有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相似文献   

6.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中文自修》2003,(10):62-62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似文献   

7.
三峡 郦道元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相似文献   

8.
精彩读书行     
我畅游在书的海 洋,坐着轻舟在三峡之 中急流勇进,感受李太 白“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 悦与豪情,时而又体验郦道元“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凄凉,不禁潸然泪下。两种截然 不同的感情荡涤心扉,我不禁大呼 “精彩”!  相似文献   

9.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相似文献   

10.
秋声瑟瑟,猿鸣规啼,万籁皆有声;欢呼雀跃,垂泪太息,声声皆有情。若没有一丝声音,一切皆静,便不成世界。声音,是生命与活力的见证。如果一篇文章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如何能引读者入生动的意境里去?若能赋予笔下文字以节奏与声音,自会为作文增添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三峡》的教学中,一些老师在强调重点实词时,常有把"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翻译成“下衣”的情况。窃以为,这样翻译欠妥。“裳”的本义虽然是"下衣",但在这里却不能这么解释。而应该用其引申义“衣服”。因为翻译成“下衣”明显不合逻辑,哪有人把裤子哭湿的。  相似文献   

12.
太极真义:忘其有己,内外为一。随心所欲,海阔天空。虎吼猿鸣,心死神活。元气流动,神定气足。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应具备条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二者相互关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击球还原是太极功夫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真体体现.是综合功夫的集中展现。太极功夫是每位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功夫。  相似文献   

13.
第一遍备课,我想以“读”贯穿,在指导朗读的同时,穿插文言词汇的积累,融“言”于“文”,引导学生发现郦道元对三峡美景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但反复推演后总觉得由“猿鸣三声泪沾裳”读出的同情只是自己的一种感受,不见得是郦道元想表达的情感,于是觉得不妥,重新来过.  相似文献   

14.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这诗句中的“裳”,有的资料上注音为“shang”,解释为“衣服”。是否正确,值得思考。一、汉语中单音节实词不读轻声“泪沾裳”是主谓短语,“裳”是“沾”的宾语,表示“沾”的对象,是个实词。所以它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截取了猿意象中几大主要意象类型:孝猿(母子猿)、情猿形象系列,分析猿意象文学文化传承之中积淀而成的人性之美,探讨自然之猿在历代书写再创造中如何逐步丰富,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三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背诵的篇目,自然也就是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入选的课文.打开课文,我们发现,除苏教版不分段外,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都分为四段,即"自三峡七百里中……不见曦月";"夏水襄陵……不以疾也";"春冬之时……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猿鸣三声泪沾裳".苏教版教材虽然没有分段,但教参也是这样分为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论文截取猿意象中的几大主要意象类型:美猿、神猿、白猿等,分析了猿意象所具有的神性之美、人性之美、诗性之美。探讨自然之猿在历代书写再创造中如何逐步丰富,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与文学形象的审美历程。文章还剖析美猿的神性之美,在综合分析了神猿形象系列之后,深入分析其仙化观念凝聚之典型意象:白猿。  相似文献   

18.
论文截取猿意象中的几大主要意象类型:美猿、神猿、白猿等,分析了猿意象所具有的神性之美、人性之美、诗性之美.探讨自然之猿在历代书写再创造中如何逐步丰富,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与文学形象的审美历程.文章还剖析美猿的神性之美,在综合分析了神猿形象系列之后,深入分析其仙化观念凝聚之典型意象:白猿.  相似文献   

19.
登峨嵋山歌     
久闻峨嵋名,今登峨嵋峰。峨嵋如旧友,待我自多情。幽幽曲涧深,雪浪击玲珑。滔滔瀑布急,白练挂长空。巍巍峰峦秀,空翠染苍育。郁郁草木长,奇异不知名。修竹如凤尾,古柏似苍龙。老猿当道立,野禽山涧鸣。缆车涯深峡,平地真飞升。忽然临绝顶,忧如上九重。雾从头上起,云自脚下生。天  相似文献   

20.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