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数学焦虑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学学习策略问卷、数学焦虑问卷对1650名初中生进行施测.结果 :初中生数学学习资源管理策略运用水平显著高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F=52.55,P<0.01);男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成绩显著低于女生(t=-3.35、-2.69,P<0.01);数学学习策略、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之间显著相关(r=0.18~0.39,P<0.01);数学学习策略可以正向显著预测数学成绩(β=0.19,P<0.01);数学焦虑可以负向显著预测数学成绩(β=-0.36,P<0.01);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成绩不仅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数学焦虑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数学成绩(中介效应比例为35.5%).结论 :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掌握程度越好,数学焦虑水平越低,其数学成绩就会越高.  相似文献   

2.
数学自我效能、数学自我概念、数学焦虑、数学价值认可是与数学学业成绩有密切关系的4个动机变量,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对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来说,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只在数学自我效能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4个变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数学自我效能和数学自我概念对数学学业成绩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而且后者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数学焦虑作为一种消极的数学学习体验已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数学兴趣、自我效能、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数学成绩与数学焦虑显著相关;数学兴趣、自我效能均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男、女生在数学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焦虑水平比男生高;中学各个年级的数学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初三学生的焦虑水平在中学阶段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4.
Betz编制的数学焦虑量表(MAS)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中文版MAS具有较高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有关结果证明MAS包含两个主要的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双因素结构的模型数据具有较优的拟合指数;MAS和MSES的相关课程分量表存在较高相关,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就MAS的预测效度而言,证据仍显单薄.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与数学学习动机有着非常显著的密切关系,它们对数学学习成绩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两者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数学自我监控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并不是以学习动机为中介起作用的,而是各自独立地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就它们对数学成绩的影响程度而言,数学学习动机比数学自我监控的影响要大.优生与差生在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监控能力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104名听障大学生和101名健听大学生的数据,探究听障大学生的数学焦虑情况,结果显示,在数学焦虑总分、数学个体焦虑方面,听障大学生高于健听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高于二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焦虑方面,女生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高于二年级学生;在数学考试焦虑方面,听障大学生高于健听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结果,学校应加大听障教育投入,学院应加强教师培训,学生也要积极面对困境,配合教师完成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而又基础的学科,在学生的总成绩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却不太理想,这直接影响了总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不利。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个人经验,对影响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改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数学焦虑分量表和镶嵌图形测试对40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讨初中生认知风格与数学焦虑、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认知风格上,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认知风格逐渐倾向于场独立型;在数学焦虑上,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初一学生,且女生的数学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同时,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数学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与数学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且场依存型学生的数学焦虑显著高于场独立型学生,但数学成绩却显著低于场独立型学生。  相似文献   

9.
高二学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且不同水平的数学焦虑被试者在数学成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数学焦虑程度越高,数学成绩越差,两者是一种线性关系.高二学生数学焦虑在性别、文理科方面的整体特点是:女生数学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数学焦虑水平;理科生数学焦虑水平高于文科生数学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实验测试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以及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不高,且自我效能感与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文章在此基础上阐述测试结果对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45名中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掌握目标、成绩目标与自我效能、学习策略有显著的正相关,回避目标与自我效能、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有显著的正相关;掌握目标、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而回避目标与学业成绩则有显著的负相关;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学业成绩,成就目标和自我效能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70名大中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的调查,旨在探讨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男女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不一样,它们对男生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较突出,尤其是在重新评价上,且大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和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考试焦虑与成就目标、学习策略及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问卷调查与研究显示:中学生的考试焦虑在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普遍存在中度以上焦虑;重度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有显著削弱作用;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其考试焦虑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利用好自主学习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技能和学习效果,在对自我效能感与优化自主学习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即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将大大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成就目标定向的性别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对300名南阳师院在读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学习目标定向在性别上差异极显著;成就动机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目标定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习者自我效能信念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以多所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习信念与策略为主要调查内容的英语学习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在汉语语境下英语作为外语的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与其使用的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学习者的自我效能信念与学习策略各个维度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前者对后者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初中生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问卷对204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初中生在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学业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掌握目标取向和成绩接近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对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取向与学业效能感之间相关不显著,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3)学业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取向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考察613名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与自主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如下:(1)613名小学生的总体自我效能感较高;(2)两所学校之间小学生能力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3)在能力自我效能感方面,6年级与4、5年级存在显著差异;(4)小学生在总体自我效能感、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5)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策略相关显著,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27名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了他们心目中“关心型”教师的主要特征,以及知觉到的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认为一个关心学生的教师应该在有效教学、民主管理、学习指导和生活关心几个方面有所表现;初中生知觉到的教师关心、学习策略、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显,其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逐步实施,数字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推广等各种项目正在深入开展,尤其是电子课本的试验与应用加速了探索教育理论与信息深度融合的步伐。探究学习方法与学习效能感对电子课本的技术接受程度的影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简称SEM)方法,对我国某省市25所小学的1972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习背景调查、技术接受度问卷、学习方法问卷(简称R-LPQ-2F)和学习效能感问卷。结果表明:学习方法会影响学生对电子课本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其中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和策略影响对电子课本操作轻松程度的认知等;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学生技术接受度,学习效能感越高,对电子课本有效性的认知也越高;并且学生性别、年龄、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等差异对电子课本使用行为也有显著影响。本研究构建了多层次的学生技术接受模型网状关系图,对电子课本内容设计、操作实施、构建与家长沟通的“生态圈”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