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基础,语法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淡化语法教学,也不能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想法继续老套的语法教学,而是要优化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许多教师误认为语法教学不重要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离开了语法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优化而不是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法教学设计时有意创设教学情境,使语法的教学能在一种活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培养交际能力”的呼声中大有被淡化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交际语言的教学思想,忽视了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导致学生的语法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妨碍了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发展。笔者就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法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并不是一种静止的语言知识,而是一种语言技能和动态应用的过程,故它又称为语法技能。由此可知,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基础知识。现在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不能简单地加以淡化,而应转变认识和改变教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对这一要求存在着片面理解,有些教师谈语法而色变,认为在小学阶段应杜绝语法教学.然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始终离不开对词汇的积累和对语法规则的理解、遵守,排斥语法教学和淡化语法教学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段英语教学中渗透语法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实施新课改后,许多老师简单地认为,中学英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他们开始淡化语法教学,不再关注中学英语基础语法,更不研究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果导致学生在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必须重视语法教学,具体教学可以通过生活化、任务化、情景化、兴趣化等方式来实施。  相似文献   

7.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语言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而应该更加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以意义为语言交流的基础,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让学生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8.
正英语语法知识是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语法规则才可能真正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语法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语法教学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当前中学教师对英语语法教学产生了模糊的认识和采取了不适当的教法,使得语法教学的方向产生了一些偏差。新课程标准实施已有十多年,但在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却有两种极端倾向:一是语法中心论。整个英语教学围绕着语法,认为学好语法就是学好英  相似文献   

9.
中学英语新课程教材内容新,语言活,课文按照典型的交际情景设置,淡化了语法教学,加强了听、说训练,体现了听说领先的语言习得原理,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外语教学的低效率并没有根本改观。因此。有必要对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教育应融语法教学于交际语言教学之中。语言能力是指拥有一定的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知识而形成的一种能力。教师要处理好语法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更新语法教学的观念,推进语法语境教学法,淡化语法单一的教学,实现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语音、语法、词汇是英语这一门语言学科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语法是语言的骨骼,是用词和造句规则的综合,语法学习可以挖掘学生的语言创造潜能.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语法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语法教学于其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杨琳娟 《考试周刊》2012,(68):102-102
英语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阅读是对语言的认知,既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可以训练阅读者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而且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段生军 《山东教育》2020,(11):39-43
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显然,这要求语法教学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14.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青知识和语言技能则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英语语法规则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和防止语言实践中的错误,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俞雪飞 《上海教育》2014,(27):79-80
语法教学作为一种规范语言使用,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门的语法知识教授并不是要学生简单机械记忆语法规则,而是希望学生把语言的外在形式、内在意义和实际功能有机结合,通过不断运用,最终内化为语言组织的习惯,固化为语言运用的规则,从而提高运用语言沟通交际的能力。因此,笔者不赞同部分英语教师片面淡化语法教学的观点,相反,英语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对语法教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正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则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英语语法规则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和防止语言实践中的错误,培养他们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一、传统英语语法教学的弊端首先,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很多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始终"贯彻"以语法为纲的"方针",过多地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死记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其教学程序通常是:教师从课本里挑出例句,告诉学生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属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涌现出一个新潮流,即提倡交际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淡化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现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淡化语法”教学观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际法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贯彻实施的教学思想,有悖于外语学习规律的“淡化语法”论也由此应运而生。笔者认为,交际法的推崇、“淡化语法”的盛行导致了学生“双基”的薄弱,因此阻碍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导致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客观地审视了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从外语学习的规律和中国具体国情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客观实在性,同时探讨了优化语法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英语教学涌现出一个新潮流,即提倡交际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淡化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现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而培养交际能力意味着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如何生成语法规范的句子,还要使学生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词块”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当代英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