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媒介影响力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受众注意力视角下媒介竞争策略的思维弊端,从媒介影响力的视角探讨了媒介节目研发与品牌运营的策略以及媒介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巾,中国传媒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作为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多年来的市场化变革是对中国传媒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一方面,传媒业开始遵循市场的规则,通过增强受众服务意识和提高媒介产品质量,来抢占受众市场份额,应对媒体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媒介转型为线索,回顾了2014年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的焦点话题,分析了中国传媒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焦虑和失范问题,以及传媒业进行的创新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几个趋势:即媒介内容生产将走向开放、定制;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程度都将在融媒体的催化下进一步提升;传媒产业将从规模经济走向范围经济、集成经济;传媒失范问题的治理有赖于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品牌竞争成为中国传媒现实竞争的选择,媒介品牌形象也成为广告主选择广告投放媒介的新指标。传媒企业必须学会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本文对媒介品牌形象及影响力指数的理论研究与指标设计,可以实现媒介品牌形象的量化分析,并推动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屠炯 《视听纵横》2004,(6):34-35
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逐步升级,媒介组织对于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而在面对一个同质化程度见长而受众的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的市场时,许多媒体都逐渐树立起公关意识并开展了具体行动。媒介组织自身展开的公关,是一种以公众和社会组织为公共关系客体的反方向的公关行为,对塑造媒介形象、扩大媒体影响力以赢得受众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是近年来流行的词汇,它是信息社会为媒体度身订做的。在信息过剩、媒体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仅仅争夺用户眼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已经不够了。有专家称中国传媒将走过“注意力经济时代”,步入“影响力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8.
刘勇 《新闻记者》2004,(11):39-39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因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李萍 《新闻前哨》2005,(9):18-18
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在市场竞争中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媒介品牌竞争力。可以说,争取“受众注意力”是打造媒介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吴可嘉 《新闻世界》2012,(4):146-147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泛滥使得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在这种注意力稀缺的媒介环境下,媒介之间必然会展开争夺受众注意力的激烈竞争。本文针对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特性,对媒介生态及媒体间注意力竞争的态势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其竞争中运用的主要方式,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注意力经济对传媒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传媒业竞争格局的加剧,媒介的发展方向已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影响力经济",从规模扩张式的竞争转向媒介品牌的打造。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以下简称"湖北经视")在构建传媒影响力的过程中,坚持"以节目为龙头,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稳步发展"的思路,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2.
胡忠青 《新闻界》2005,(1):47-4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传媒产业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中国传媒业也必然面临国内外的直接竞争和自身多种因素的碰撞。当前,有着巨大媒介消费增长潜力的中国传媒市场已吸引了众多国际传媒“巨鳄”的关注,这些有着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跨国媒介集团早就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传媒市场运作机制的变革,催生出多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新闻集团。  相似文献   

13.
梁伟 《记者摇篮》2005,(3):24-24
关于媒介经济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觉得其中比较贴近的是“眼球经济”.无论电视还是报纸.所有的努力行为都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听了人民大学俞国明教授的一番论解,我对媒介经济有了新的看法。媒介的产品比较特殊,它的价值实现有一个过程,不仅要吸引眼球。更要吸引受众的心灵、思想,最终产生消费行为。确切地说。媒介经济是一种影响力经济。所以,要提升媒介的价值。就是要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就要从影响力发生的各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4.
王擎 《当代传播》2011,(3):124-126
本文基于2010年对北京市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测量经济信息在北京市民中的渗透率及影响力,分析北京市民使用经济信息的动机,以及对当前经济信息传播的评价.结果显示:经济信息已对受众产生相当的黏性,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其对经济信息不同需求动机的主要因素,当前媒介对经济信息的报道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满足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媒介进入了产业化发展的阶段,媒介作为一种信息产业,也要在竞争中接受市场的检验。媒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突发事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成功的突发事件报道是培育和增强媒介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对于媒介经济而言,媒介产业的进行是由媒体、受众、广告商三个元素构成的,其中,媒体在这个产业链中扮演的是供给的角色,受众、广告商是扮演着需求的角色。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媒介本位正逐步让位于受众本位。准确地衡量和预测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马世军 《青年记者》2007,(12):20-21
传播是将讯息从它的来源传递给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受者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最终实现,需要两个中介因素。其一是媒介工具,它是显性的,像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它们起到延伸人体、传播讯息的作用;其二是人的心理活动,相对于媒介工具,它是隐性的。传者对讯息的采制、传播及对反馈讯息的处理,受众对媒介讯息的接收、认知、理解及转化为行为,  相似文献   

18.
进入大众媒体时代后,报刊、广播、特别是电视与网络在生活中的比重扩大,社会普遍认知媒体具有强大影响力,受众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被动的接受并被影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在多元化选择中变得主动,其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一方面我们承认媒介的强影响力可能造成媒介权力滥用,导致信息流通不畅、新闻报道夸张渲染娱乐化、社会责任感缺失。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受众需求对于媒介的反作用,受众地位提升后的正负面角色。在新闻实务中需探讨媒介权力与受众需求的关系平衡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如对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的运用,媒介发散思维的创新操作。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一直是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影响力的媒介。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频率、渠道、受众的社会认知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和研究电视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受众的影响力以及它的传播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颖  童兵 《新闻界》2007,(6):3-5
我国新闻媒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不仅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快捷便利手段,更是人们生活众不可缺少的东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报告通过对受众占有、接触媒介的情况调查,分析媒介发展与经济的关系,不同媒介的受众占有量和接触程度差别,及其受众接触媒介的动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