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对于操作性强、技能性强的信息技术教学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怎样设计任务,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利用明确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了学习的主体,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本文讨论驱动教学方法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并以”渗透压“教学设计为例,讨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行性、任务设计原则、课堂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讨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及在教学上的优势,结合计算机教学对其教学方法及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课中任务的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我对驱动"任务"的设计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在中学的学科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普及:如何提高生物学科网络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认为可以在网络课堂教学中引进“任务驱动”法,提高生物学科的网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刍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前提、关键、重点,试图通过对这一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是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标志。作为与经济建设结合最紧密的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是信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计算机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快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笔者认为,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探索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三为主”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人们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迈开整合的第一步时,本文阐述了整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学如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学生思维缺陷是制约教学效果提高的一个因素旧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以课堂为中心,课堂活动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以教材为中心,讲解内容以应付考试为中心。这些表现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思维缺陷常常表现在:1.依赖性。“唯书唯上”,盲目听从、认可,课后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不敢质疑,形成思维的封闭状态,最终形成“高分低能”。2.简单性。不善于全面的思考问题,表现在解题时,思路单一。狭窄;思考问题缺乏深度,一些临界情况往往被忽视,造成思维的不严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2002年10月份,我们深入到湖北省6个地区的13所中小学对他们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共向学生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26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5%。除问卷调查外,我们还与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旁听了他们的信息技术课及实验课,并参观了学校的相关设施。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发现了信息技术课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也欣喜的看到一些学校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就对我们在这次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非智力因素是指凡属于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它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理想、信念、世界观、自制力、顽强性、需要、兴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整合、校园网、校校通、网络教育资源库,以及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等焦点、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此可谓"热".然而,"学生喜欢玩电脑,但最不喜欢上信息技术教育课"却几乎成了普通现象,此又可谓"冷".看来,要将社会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心愿,要真正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去适应社会日益信息化的趋势,还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兴趣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认为,教育是面向生命、创造人类精神生命的伟大事业,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主动发展的生命意识。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意志等因素,所以,教育不仅应该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应该促进学生的情感、意志等的自由发展[1]。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更要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对照顾差异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此原则下就是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课堂上,老师们明白学生有差异,但有时还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学生,使好学生的优势素质得不到发展,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又得不到及时的补救.在差异存在且不可能消除的前提下,如何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学习的积极的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和探索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尝试发现、实践体验、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知识,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的教育新理念,已经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石.信息技术教育更是要立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  相似文献   

20.
例谈信息技术教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实现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但以教材为主宰、学习内容脱离现实的教学风格仍然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随处可见。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诸多弊端,并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向现实生活回归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