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维持地球生态明,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然而,在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仍在继续,而且日趋严重。本认为,应在高校德育中引入环境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之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张从 《中国考试》2000,(9):50-51
进入21世纪,回首过去千年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地球造成巨大的创伤,大气污染、水质恶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资源匮乏、气候异常、物种减少、臭氧空洞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威胁着人类。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人类逐步认识到,只有保护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培养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环境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一、生态道德教育出现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和破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着,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人口爆炸等。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认了环境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危机。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会议呼吁:“人类正处于历史的抉择关头,若维持现行政策,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就会…  相似文献   

4.
水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因此全球应采取共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人民造福,这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强调:“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从小家到大家,还是从国家到全世界,低碳环保总是一个永不褪色的敏感话题。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的顺利召开,低碳环保更是得到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崛起,人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程度也随之加剧。当然,有部分人在关注、在  相似文献   

6.
人们普遍认为 ,可持续发展观源于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所显示的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系统形成于 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事实上 ,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朴素、朦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人类几千年文明史 ,都是以破坏自然来换取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尽管传统的农耕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是渐进式的 ,但一些圣贤先哲却已敏锐地感觉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在悠久的中华文化史上 ,无论是《老子》从宏观上所说的“道法自然” ,还是《孟子》从微观上所说的“数罟古不入污地…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但如何才能使其由理论走向实践呢 ?本文简要介绍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这三种当前最流行的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及在各国的实践情况 ,希望能引起大家对此的关注。一、清洁生产2 0 0 0年 5月各国环境部长集结马  相似文献   

8.
束红伟 《教师》2013,(25):99-99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才能保证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和改造越加明显.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如滥伐森林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破坏加剧。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的时候,把握时机,适时渗透,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道德体系不断发展,与之相适应.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人类将跨越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进入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生态道德将是新时代的一个标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治,从而使我国用法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初步形成.但是,以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们行为的生态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地球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和产品种类的剧增,致使全球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为协调好人地关系,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地球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和产品种类的剧增,致使全球普遍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为协调好人地关系,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2 0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 ,与此同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新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的情感态度目标指出 :“要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关注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中学化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使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从小养成具有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是我们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也是…  相似文献   

13.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给人类提出了挑战.也是生态伦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促进了生态认知的发展,使得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快速发展起来,保护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世界范围内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人类必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晓平 《玉林师专学报》1999,20(3):77-79,8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人类寻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反思人类史和自然史,人与大自然原本是和谐相处的,只是两百多年前工业社会的到来,才使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进而酿成了危机,从本世纪中叶以来,环境污染、生态2破坏、资源耗竭、酸雨肆虐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地球的一大危机,污染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资源的枯竭制约了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为了人类的前途、地球的命运、只有实践既符合当代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一、全新的国家生态安全概念2 0世纪末 ,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国家生态安全概念。国家生态安全是指国家生态和发展所需的生存环境处于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 ,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的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目标。国家生态安全一旦遭到破坏 ,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 ,而且直接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因此 ,生态安全同军事安全一样 ,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 ,生态安全还是其它方面安全的基础和载体。国家生态安全概念的提出 ,结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出台 ,已把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与民族、国…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上生存了2亿年的鳄鱼作为衡量自然环境的生态指标,它已发展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字文化学角度系统考察《说文解字》含鳄字族,发现龙、鳄同源。纵观《说文解字》鳄鱼文化主要表现为斩蛟屠鳄、驱鳄逐鼍、崇鳄尚龙等方面,给揭秘中华民族秘史提供了翔实确凿的史料力证。《说文解字》鳄鱼文化史可谓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生态文明史以及大一统融合史。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球所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如何发展?地球向何处去,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代工业的大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给环境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9.
詹习成 《教师》2011,(1):78-79
不管是从小家到大家,还是从国家到全世界,“低碳环保”总是一个永不褪色的敏感话题。特别是哥本哈根会议的顺利召开,低碳环保更是得到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崛起,人类对地球生态的破坏程度也随之加剧。当然,有部分人在关注、在想办法,并制定了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还有部分人呢?  相似文献   

20.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引发生态批评,呼唤全社会参与的生态关怀.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从不同角度批判破坏生态的行为,提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与地球万物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一超前的生态忧患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