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技法出发,分析了“丑书”的基本特点,回顾了它的历史,解析了它的美学意义,指出了“丑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丑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读残雪的小说,你往往会感觉到一种焦虑,感觉到一种压抑,甚至感觉一种极度的紧张,你还会觉得似乎读不懂,也似乎难以接受。这不仅是因为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写作手法,淡化或抛弃了情节,放弃了因果关系的描写,也不仅是因为它的意象过于繁密,使人难以理清头绪,而是因为或是它判离我们的传统审美方式太远了,它的丑的铺陈太多了,它所展示的生命的苦痛也太多了,于是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困惑、一种颤动。似乎残雪是提倡一种悖论式的审丑的“美学”抑或就是“丑学”?可是,若我们逼迫自己走进它,走进作品所表达的情绪中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  相似文献   

3.
“丑学”与残雪笔下的人性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对诸如"表现"、"再现"、"艺术审美"作独到的语言分析,并提出独创的艺术审美征候论.古德曼的美学体现出了他把分析美学符号化的努力,是一种"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5.
"尽善尽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标准,它强调美和善的高度统一。儒家肯定审美和艺术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美又有规定性,那就是美的标准一定要包含道德的因素,美的追求必须与善的目的相一致。当代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思想资源,有其现实基础和积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儒家美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文字精练、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在课程标准理论指导下,语文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掘古诗词的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审美教育,加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丑的含义 顾名思义“丑”就是“不美”,即不能给人的感官带来审美愉悦的形式,如矮小、粗糙、枯槁、比例失调等。“丑”的内涵进一步扩大,人们把导致精神不悦、违反社会法理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事物也称之为“丑”,如贪婪、暴虐、虚伪等,这时的“丑”是与“恶”紧密相连的。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上的特征,这时它又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性认识价值“误”相联系。由此可知,“丑”是事物的否定性审美价值,是与真、善、美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9.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意象"作为音乐美学的一个范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音乐的长河中,渗透着"意象"美感,音乐论著从《乐记》到《溪山琴况》都蕴含着"意象"美学,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中活音和带腔音等技法的运用,都是"意象"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独特的艺术表述。  相似文献   

11.
“韵”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创作概念,受到历代文人的重视,在我国古代关学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本文拟通过对“韵”理论的形成、“韵”所包含的音乐、人品、艺术三方面审美层次的界定以及“韵”衍生意义的阐述.揭示出这一中国古代文艺关学重要范畴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12.
文学创作美学中存在"天""地""人"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指向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基础、审美见解。作家的审美理想需以敬畏之心坚守,以遵循天性的文学态度去维护;作家的审美基础来源于生活积累和文学素养,而文化寻根和地域化写作是两种突出的表现;作家的审美见解,与"文学是人学"这一基本命题相关,与"为天地立人心"的文学写作宗旨相关,而以人类的命运为核心的人类学写作也已成为当今文学创作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欲望具有能动和受动的二重性,二者对立统一于生产实践中的人.在社会生产发展的视野下,审美活动同样受生产实践的建构作用.马克思美学的审美维度就此分为两层:理想审美层面和异化审美层面.生产视点也使得马克思美学中的审美主体带有了实践主体的特点,异化的实践主体通过货币中介使异化的欲望和异化的审美直接联系起来,这种状况与"美的规律"的相互作用使现实审美活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威廉·狄尔泰作为19世纪下半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涉及面极为广泛,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狄尔泰的美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后的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狄尔泰的美学思想以“生命”为核心展开论述,也正因为此,他的审美想象观也不同于一般美学家,在他这里,审美想象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文论范畴,而是人类生命超越自我的重要形式,想象正是实现这种超越的载体和空间。因而,在狄尔泰这里,想象被赋予一种终极关怀的意味,并同时具备了本体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波德莱尔的美学理论强调审美主体与自然的应和、美的独立性、从丑恶中发掘美,希望追求现象背后的美及其表现出的无限、永恒之美;他是较早地提出、运用"现代性"概念的美学批评家,他强调了现实的瞬间的美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审美现代性,他的现代性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自己的美学思想自觉地贯穿于其审美实践中,致力于从丑恶、现象和现实中发掘并表现恶之美、现象背后的美和瞬间美;他的审美探索具有务实性和浓厚的实践品格,但是,其过激、极端之处也是我们借鉴与评价其美学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影响深远,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之所以影响深远,主要是对后世贡献大。同时,还与孔子的美学思想的内容、美育方法、美学思想推广的方法有关系。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产生这种影响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美学是中国近代美学和现代美学的交汇点,是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继承和总结,也是中国新文艺的先声。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精华,形成了“天才说”和“游戏说”、“苦痛说”和“古雅说”以及“境界说”等重要的文论思想。它们分别从文学创作的起源、审美尺度、审美特征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吕荧的美学思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进一步发展吕荧的美学思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一、从客观对象与人的现实联系上确定审美价值,使美所反映的内容落在实处;二,从实践与人本质的联系上确定审美实践,使审美价值问题获得科学具体理解;三,以审美价值为基础,从审美体验与审美评价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认识人类的审美欣赏;四、以审美价值作为逻辑起点,建构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泽厚认为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虽有相对立的成分,但从精神上来说,儒道两派并不是全然对立,而是道家做了儒家的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文章从审美的人生态度、人格理想、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具体深入探讨了李泽厚先生"儒道互补"美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吕荧的美学思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进一步发展吕荧的美学思想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一、从客观对象与人的现实联系上确定审美价值 ,使美所反映的内容落在实处 ;二、从实践与人本质的联系上确定审美实践 ,使审美价值问题获得科学具体理解 ;三、以审美价值为基础 ,从审美体验与审美评价的辩证统一关系上认识人类的审美欣赏 ;四、以审美价值作为逻辑起点 ,建构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