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国海洋渔业正处于产业化快速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的拐点阶段,发展低碳化海洋渔业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优化和创新碳汇渔业产业运行机制面临着迫切的实践需要,发展碳汇渔业,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海洋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碳汇渔业”内涵、固碳机理、碳汇能力以及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四个方面的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认为碳汇渔业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亟需科学的政策调适与制度安排才能予以保障,宏观激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推动碳汇渔业的发展,如何选择合理的海洋水产养殖业产业组织模式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4.
吴艳娟  杨艳昭  杨玲  张超  游珍 《资源科学》2016,38(11):2072-2081
三生空间的合理布局与有序开发对城市实体空间布局、土地功能组合、国土空间秩序开发、引导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资源的三生功能视角出发,以宁波市为例,提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框架;运用GIS技术,采用国土空间综合分区“千层饼”方法,以30m×30m栅格为基本单元,定量评估了宁波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从分类到综合,多尺度揭示了宁波市国土开发的建设适宜规模与开发潜力。研究表明:①2012年宁波市生态空间面积为5872.33km2,占宁波市总面积的60.35%,主要分布在宁波南部宁象片区;生产空间面积为2442.34km2,占宁波市总面积的25.10%,集中分布在宁波市中部与北部平原;生活空间面积为1415.78km2,占宁波市总面积的14.55%,多集聚在宁波市核心六区;②宁波市不适宜城市建设空间居多,达5655.34km2,生态、生产与生活空间占比约为34∶9∶1;临界适宜城市建设空间居中,为2279.84km2,以生态空间与生产空间为主,二者占比约为2∶1;比较适宜空间为1526.71km2,以生产与生活空间为主,二者占比约为1∶2;一般适宜空间居后列,为268.56km2,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比约为2∶1∶13;③宁波市北部余慈与南部宁象板块开发潜力较大,未来可有序拓展开发空间;中心城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较好,但开发历史悠久,开发潜力有限,未来开发宜以盘活存量,提高效率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遵平  谢泽氡  艾晓玉 《资源科学》2021,43(8):1700-1710
历史名人故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目的地产品形态,对地方发展文化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某个目的地是否确实是某位历史名人的故里,在很多地方仍存在争议。目前鲜有关于争议名人故里理论结合实证的研究,也缺乏名人故里旅游行为意向的研究。据此,本文基于名人代言营销理论的一致性假说构建理论模型,并获取四川江油“李白故里”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名人与目的地的一致性正向影响旅游者的真实性感知和地方认同,后两者正向影响体验质量;②名人与目的地的一致性通过真实性感知和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体验质量;③旅游者的体验质量正向影响旅游行为意向。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以上结论的理论意义、对争议名人故里的管理启示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Most of the literature on university–industry (U–I) linkages assumes that these linkages are beneficial per se. We question this assumption, suggesting that not all such linkages are equally helpful.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factors driving the formation of ‘valuable U–I linkages’, conceived as those linkag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firms that have a higher potential to diffuse knowledge to other firms in their regional economy. Our empirical strategy combines case-study methodology with econometric techniques using data from two wine clusters in Chile and in Italy. The firm's knowledge base is found to be a key driver of ‘valuable’ U–I linkages. We conclude that selectivity should be encouraged among policy makers endeavouring to promote U–I linkages.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对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三线”内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线”协同划定的分析框架和协调策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通过构建“生态-耕作-建设”三种利益导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目标导向下各类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综合各适宜性评价结果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基于生态优先、集中紧凑、邻域和谐和空间识别的原则,对各类冲突区进行耦合协调,以期为“三线”划定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包括西部的茅山片区、北部的天荒湖湿地以及钱资湖、长荡湖等区域,总面积260.63km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茅山片区及低山丘陵的东侧,中部冲积湖积圩田平原和东部的高亢平原,总面积303.57km2;城市开发边界圈定了中心城区可扩张的最大范围,总面积69.43km2。  相似文献   

8.
刘宏曼  李星晨 《资源科学》2018,40(7):1438-1449
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法,利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5年HS6分位的进口数据,研究了中国能源进口持续期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贸易持续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产品进口持续期较短,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045年和1年,生存函数表现出负的时间依存性。同时,生存时间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生存时间一旦超过5年则贸易中断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应当注意针对贸易初期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对于不同的产品类别和进口来源地区,能源产品进口持续期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该因地制宜。在贸易持续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双边距离、是否接壤等传统引力变量和政治环境、政治冲突等国家层面因素对进口持续期的影响显著,贸易历史、贸易段长度、产品单价、市场份额、初始额度等产品层面因素也对进口持续期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贸易关系、寻求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等稳定能源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峰  程雪 《资源科学》2022,44(3):583-594
水生态文明建设下,工业用水价格的有效调控关系到水资源管理成效的质量。基于2003—2019年的省级年度面板数据,利用联立方程解决内生性问题,估算中国工业用水需求的价格弹性。研究发现:①三阶段回归结果估计所得工业用水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329,验证了工业企业的用水需求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即工业水价上涨,工业企业的用水需求将会呈现更为显著的下降;②当前水价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提升水价的杠杆作用可显著缓解工业用水需求的紧张度;③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工业用水价格弹性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呈现“西部>东部>中部”的宏观空间分布格局;④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与水价不成正比,需求量不能完全决定价格,水价难以正确反映水资源价值等问题,抑制了东、中部地区工业水价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本文可为中国工业水价政策制定和水资源管理机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新良  王靓  蔡红艳 《资源科学》2016,38(9):1742-1752
基于美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球气象站点日数据,利用克里金插值、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曲线法、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和多尺度区域统计等方法,系统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国家1980-2014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5 年以0.4℃/10a的速率呈现明显升温态势,30.1%的区域升温显著,0.03%的区域降温显著。各国普遍在20世纪末进入偏暖阶段。降水以减少为主,却仅有0.19%的区域减少显著,零星分布于沙特阿拉伯和中国的西部。南亚1991年后进入降水偏多阶段,其余地区多在1999年后进入降水偏少阶段。该成果能够为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统领下解决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才志  王晨 《资源科学》2020,42(2):334-345
本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定义水资源投入拥塞的概念,基于FGL模型对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的水资源投入进行“拥塞”识别,并将水资源投入拥塞导致的无效率从全局无效率中分离出来,为明确无效率的根源,并将全局无效率分解为拥塞无效率和纯技术无效率。。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存在水资源投入拥塞效应,在考察期间各省份拥塞度经历由低到高、集聚到分散的演化过程,各省份水资源投入拥塞度在空间差异显著,其中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拥有较低的拥塞度,整体来看,投入要素结构非均衡的中、西部地区较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更易发生拥塞。②中国各省份全局水资源利用无效率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大部分省份由拥塞无效率与纯技术无效率共同驱动,从省际和区域来看,以纯技术无效率为主导,拥塞无效率也是影响全局无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应该明确无效率的根源,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投入要素结构,提出水资源利用改进方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于会录  董锁成  李宇  李泽红  李飞 《资源科学》2016,38(12):2348-2360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循环经济评价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在工业经济规模增长的同时,允许环境负荷有一定幅度地增加。基于上述理念,本研究将评价过程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部分:首先,以宁夏石嘴山市作为案例区,将其放在一个由中国东部山东枣庄市、中部河南焦作市、西部内蒙古乌海市、全国等几个层次的区域组成的参照系内,以生态效率为评价指标,分析2005-2013年石嘴山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其次,在C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度量模型,依据环境负荷与经济规模增长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纵向比较的方法,评价石嘴山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绩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石嘴山工业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脱钩现象,但与全国、东中部煤炭资源型城市相比,石嘴山环境效率与资源效率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②石嘴山工业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率好于资源效率,以C模式作为评价标准,目前石嘴山工业循环经济优于高效C模式;③研究显示用C模式作为标准来衡量区域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④从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个维度评价工业循环经济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14.
碳中和是关系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1991—2021年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7192篇国际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3778篇中国学者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热点冲积图、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等方面,揭示了国内外碳中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从时间脉络上看,国内外碳中和演进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91—2006年)、发展期(2007—2014年)和繁盛期(2015—2021年);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碳中和发文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碳中和研究爆发式增长,年发文量超1500篇。②从空间分布上看,碳中和研究地区和研究机构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中国和英国等国家发文量较高,主要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③从研究热点上看,围绕基础研究与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研发与应用、政策设计与路线图3个重大科学问题,碳中和研究主要从碳足迹、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碳交易市场和全球治理等热点展开。④从关键词聚类上看,碳中和相关研究可以从个体、行业、国家3个层面聚类成4个主题:个体碳中和态度与行为、碳中和技术、碳市场与碳金融体系、政策引导与全球治理。本文对每个主题的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出碳中和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16.
黑色旅游地承载着苦难的记忆,不同旅游者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和行为。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者,试图以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为变量对黑色旅游者进行细分,以有针对性地强化黑色旅游在记忆传承和增强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聚类分析得到行为意愿迥异的三类黑色旅游者:态度忠诚型、低重游低推荐型、态度和行为忠诚型。为进一步识别三类黑色旅游者在旅游限制和动机上的差异,结合网络文本分析构建了黑色旅游限制和动机量表,因子分析提取出7个限制因子:“伤痛记忆”、“恐惧和压抑”、“禁忌和文化观”、“缺乏兴趣”、“人际限制”、“时间/距离/信息”和“竞争旅游地”;3个动机因子:“责任与教育”、“社会因素”和“好奇和思考生死”。方差分析显示:旅游动机越强,旅游限制越弱,参观者选择重游和推荐意愿越强,反之亦然。研究发现为黑色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荒漠化治理成效评估中纳入对经济和社会改善度的考量,是准确评估荒漠生态系统修复水平、防范二次荒漠化出现的重要基础。本文评估了毛乌素沙地2004—2019年荒漠化治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耦合协调度,讨论其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荒漠化治理效益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由轻度失调提高至初步协调。②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在起步期(2004—2007年)内轻度失调但波动上升;在发展期(2008—2015年)升至初步协调,且南北两侧县级行政单元的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更快;在调整期(2016—2019年)持续波动上升,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③人工造林面积、农机总动力、在业沙产业企业数和城镇化率对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人工造林和城镇化是驱动荒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导因素。本文为全面、准确评价荒漠化治理成效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能够为荒漠区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间品贸易隐含能源要素与碳排放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影响问题已开始引起重视。本文从环境友好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将增加值核算方法与SupSBM模型相结合,分别测算出2000—2014年中国和美国两个贸易强国产业部门整体及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效率及碳排放效率。研究发现:①美国整体产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中国,但是这种差距逐渐变小。主要归因于中国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国内劳动投入效率的提升。②按年平均统计,中国整体产业部门国内劳动投入效率高于美国,而其他要素投入效率均低于美国。③按年平均统计,与美国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向环境友好方向演变,但第一、第二产业环境友好发展不显著,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以政策为引导,补齐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效率短板,扩大产业链间效率溢出效应,是实现中国产业部门环境友好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罗遥  吴群 《资源科学》2018,40(6):1119-1129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研究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内涵界定—效率评价—成因分析—处置研究”这一分析路线,总结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科学内涵,梳理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探寻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形成原因,系统分析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模式和障碍因素,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研究表明:①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厘清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产生机理、处置动力机制和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是研究的关键;②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指标体系的内容应注重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注;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多局限于政府主导的处置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在低效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并实现利益共享是研究的重点;④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顶层制度供给远落后于地方实践,应尽快总结改革经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同时,探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与新兴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吴丹 《资源科学》2016,38(7):1323-1335
通过综合评价不同时期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影响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对推动流域水利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剖析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利发展之间的互动机理,分析影响流域水利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以及水灾害防治四个维度,明确流域水利发展目标体系,设计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理想解模型和协调度评价法,构建流域水利发展水平动态评价模型,动态评价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的水利发展水平与协同发展效度。之后,应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淮河流域及沿淮各省水利发展指数动态变化趋势,确定了各维度指标对水利发展指数的平均贡献度,并对沿淮四省水利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沿淮各省之间水利发展水平的协同发展效度。评价结果显示:①淮河流域四省水利发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按提升速度排序依次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按水利发展水平优劣排序为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评价结果与流域水利发展实践相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②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的影响较大,水环境保护受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省界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的影响较大,水生态修复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的影响较大,水灾害防治受水旱灾害成灾率的影响较大,该方法从综合视角对流域水利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弥补了已有成果单一视角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