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制造同意理论和历史制度主义,研究通过构建“同意”的“主动接受—被动接受”的分析框架,对大学学术评价中“唯论文”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问题是多种力量共同“制造”的结果。一方面,由于论文是学术交流的有效形式、论文发表是现代学术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论文是大学教师追求声誉的有效载体等因素,大学学术评价对论文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促使高校教师选择“主动接受”论文发表工作。另一方面,大学学术评价也受到多层结构的影响。在工业时代学术评价标准的变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运动、高等教育治理体制的项目制以及高校教师职称晋升锦标赛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高校形成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发表论文的“内部国家制度”,对教师起到“微妙的强制”作用。高校教师选择“被动接受”,将主要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学教师不断进行论文发表的“赶工游戏”,也制造了大学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痼疾。  相似文献   

2.
“五唯”学术评价作为一种范式,其指标体系包括论文、帽子、学历、奖项和项目五项,这五项体现了科学主义与现代性的精神信仰、实证主义的理论原则和定量数理统计的实践方法。“五唯”学术评价范式重新树立了学术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促进了我国学术成果数量的增长,加速了我国学术人才规模的扩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五唯”学术评价范式在内外两个方面都遭遇到了危机。新构建的“五维”学术评价范式将从学术组织、学术传承、学术创新、学术激励和学术伦理五个维度来引导学术的发展与评价。这五个维度体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精神信仰、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相互补的理论原则、定量与定性相混合的实践方法。学术评价范式的转换路径要摒弃以往“先破后立”的激进步骤,采取一种“以立促破”的渐进方式,在减小变革阻力的同时,避免“破”与“立”之间衔接的断档。“五维”学术评价范式的提出,意在构建一种良性的学术发展生态,追求学术人所渴求的一种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学术内卷是群体内部出现的一种“论文数量虚假繁荣而无实际创新”的怪象。以“内卷化理论”审视研究生学术内卷具体化表征发现,论文发表成为毕业答辩、授位衡量“门槛”;科研成果作为读博深造、就业考核“筹码”;学术成果视为学科评估的“附加值”;学术资本积累变成评优、获奖的“硬通货”。研究生学术内卷产生机理主要归结于“破唯”评价标准的模糊认知;高校内评价主体“权力转让”;社会外部“僧多粥少”遴选机制;学位点“量化指标”的评价体系问题。为了抑制研究生陷入学术内卷怪圈,需要重构内部多元评价机制,挥舞好高校科研评价“指挥棒”;正视“第三方”评价人,强化导师培养的主体责任与意识;倡导人才培养多元分流,疏通研究生职业规划“分岔口”;淡化“数字化”发表倾向,塑造研究生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4.
大学是高深学问的探究场所,评价大学研究者要以学术论文为底色,坚持学术性和遵循基本学术规范.在系统推进大学学术评价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法,要构建分类学术评价体系,要处理好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辩证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5.
在破“唯论文”导向下,高校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素养的养成,而不再盲目地要求发表论文,尤其是低层次论文。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和青年导师而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可以更好地实践破“唯论文”政策。但矛盾的是,在研究生扩招背景下,很多研究生由于学校政策或以就业为导向,只追求低层次快速发表的论文,从而满足最低的毕业要求。这与破“唯论文”是相背而驰的,也潜在地导致了研究生和青年导师之间关于论文发表层次的矛盾。因此,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认为缓解矛盾长效机制为:增加科研成果的对等条件;从其他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质;降低发表低水平论文的收益或增加撰写高水平论文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马宗文  任梅 《教育评论》2024,(2):117-122
论文既是学术交流的载体,也是衡量科研产出特别是基础研究产出质量的重要依据。文章以意大利2010年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为例,深入分析以论文为导向的评价对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更好落实当前国内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改革政策,结合对意大利改革实践的利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优化科研评价制度环境,重视发挥同行评议作用,合理使用文献计量指标,加快构建符合科研和创新规律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资讯     
《青海教育》2021,(1):5-8
教育部印发意见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导向、严格底线要求、优化评价方式、加强学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开展专项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总体方案》的发布,“破五唯”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其中破除“唯论文”的教育评价导向会对学术期刊产生重要影响,也促使学界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及评价重新思考。以学术期刊评价的方法平衡、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选择和动态调整、评价过程中多种信息技术的运用、学术期刊评价的开放共享等方面着手,探索建立多维化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为后“破五唯”时期的学术期刊发展及其评价摸索一条新路,是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研一直是高职院校常规的制度化活动。随着高职院校对科研重视程度的提高,科研“学术漂移”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科研导向重数量轻质量、科研定位“学术漂移”、科研评价标准趋同,这与国家关于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相悖。依照组织同形理论,高职院校科研在竞争同形和制度同形机制共同驱动下形成了“学术漂移”。为治理科研“学术漂移”,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以类型教育为根本,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以协同治理为主题,发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科研中的作用;以破“五唯”为抓手,优化科研评价体系;以市场需求和服务教学为导向,贯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当今“唯论文”现象不仅存在于高校教师晋升和评价中,而且广泛扩散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唯论文”现象的出现有其客观因素和必然性,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论文的可比性强、排行榜更侧重论文以及学科发文量排名的诱导。破解“唯论文”的顽瘴痼疾会遇到同行评议与公平客观的两难、多元多样与简便易行的两难、行政权力与排行自由的两难。破解或缓解“唯论文”,应大力推行代表作制度、采用同行评价制度,同时需采取保障客观评审的办法,如增加同行评价专家、采用匿名评审、建立送审平台等,并降低对师生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的数量要求。只有破除“唯论文”,中国学术界才可能改变追求论文数量的状况,真正做到以质量取胜,从而使中国由“论文生产大国”跃升为“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11.
钱建强 《成才之路》2010,(26):91-91
“十年不发论文也能当教授”,这是记者从杭州师范大学新近出台的《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指导意见》中抓出的一个亮点。当然,这是个形象的说法。根据报道,这份意见的核心是要构建“不唯数字论”的人文社科学术评价新体系,比如学校将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在评估学术人才时会打破按年考核的常规学术评价和考核标准,依据其累积和持续的学术影响,实行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和知名同行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七要素”教学论学派是以李秉德先生为学术大师引领,以西北师范大学为学术阵地,以“教学七要素”说为理论核心观点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本土学派。在几代人的努力下,该学派学术研究队伍逐渐壮大,学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学派影响力持续提升,培养了一批引领中国教学论发展的新一代学术大师。“教学七要素”教学论学派呈现出鲜明的师承脉络,为中国特色教学论学科和学术体系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术正面临着以反“五唯”为行动纲领的制度批判。理解“五唯”学术评价产生的制度根源,以及“五唯”学术评价所蕴含的制度危机,并探索我国学术评价的未来制度构建方向,对于完善我国大学的治理体系、提升我国大学的治理能力和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以上几个重要问题予以剖析和阐释,以助力我国大学的现代化治理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4.
评价具有指挥棒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于根治教育评价“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通过调研和比较“985”“211”高校及其他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两类高校教师发展的各个环节的差异,从而探究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制定教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学术评价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系统性,容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困扰。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因“五唯”困扰而饱受诟病,其不仅助长了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还在客观上导致了大量学术泡沫的产生。自“破五唯”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各大高校纷纷开启了一系列学术变革活动,推出了诸如“学术代表作制”等种种新举措,但从“破五唯”的政策精神看,诸多举措仍然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形式主义问题,陷入认识论方面的理解误区。推进学术评价变革需要建立在尊重内外部矛盾以及相关规律的基础之上。从“五唯”到“多维”的评价变革体现的是对不同学术研究逻辑与知识生产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科责任使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正在推进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教育评价改革,并已经取得 一定成效。文章分析了破除“ 四维”面临的社会舆论阻力,提出克服阻力应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以专业评价替代行政评价,以专业评价引导社会评价。  相似文献   

17.
周远成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34-134,F0003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学术成果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其署名和评价,实质上就是成果责任者的名、责、利三者的统一问题。在评价中,不要以发表刊物的级别而定等级,刊物只是主办单位的级别,而不是论文作品的真正等级。所以一般应把握其理论价值、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尤其是创造价值,重在学术成果的质的要求,切实把握学术成果管理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学术增值评价被认为更符合学术研究规律和知识生产创新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唯论文”、脱域化等不科学倾向所导致的“学术泡沫”,故而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实践改革中受到推崇。但是由于学术增值评价的理念认知偏差、学科壁垒尚未打破、育人反哺价值难以凸显等,导致教师学术增值评价变革陷入重重困境。未来应从理念认知、知识分类、功能重塑等方面进行变革,以改变学术生态、促使教师产生持续性学术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9.
征稿简则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季刊。着重发表科研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新观点与新成果,辟有党建研究、思政研究、工程技术研究、经济研究、法律研究、文学研究、高教研究等十余个栏目,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踊跃赐稿。1.本刊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和文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不同学术观点的探讨与争鸣,尤其欢迎那些“不唯书、不唯上”,有胆识,敢为天下先的独到之作。2.文稿以5000~8000字为宜,题目不超过20字。凡以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为内容的论文,应在首页注脚标明,并注明课题代码编号。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围绕某个课题开展教学研究或教学试验,对所研究的课题搜集了充分的资料和事实,又运用科学方法对它进行整理、加工、归纳、概括和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之后,研究工作并没有终结,还必须将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成教学科研论文.因此,教学科研论文的撰写是教学科研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本文就此谈谈教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几个问题.一、教学科研论文的一般特点教学科研论文是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中获得的新成果为内容的学术性论文.一般地说,所谓教学科研新成果是指:一是创新性的理论研究成果,二是教学试验的试验成果;三是将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而取得的应用性成果.在教学科研领域内,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如果你在教学中对所研究的课题采用了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新的进展,获得了创见性的结论;或站在新的高度对某种理论加以审视,作出了新的解释和论证;……这就说明你已获得了教学科研的新成果,将这些新的成果写成论文就是教学科研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