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李荔  李可 《华章》2012,(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同时,高等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成为了每个国家都普遍在探求的一个课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保证,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高低除了受学习因素的制约外,非学习因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就业指导就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大决定因素。本文对就业指导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毕业生表现出不同的择业心态。全面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前沿窗口和阵地。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制度,打破了“统包统分”的传统格局。“双向选择”具有自主性、自愿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客观条件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学校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前沿窗口和阵地。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制度,打破了"统包统分"的传统格局。"双向选择"具有自主性、自愿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客观条件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服务体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庄英 《华章》2012,(30)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引起了高校的广泛重视.高校的就业工作想要有所作为,必须探索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就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阐述了建立高校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就业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又有个体自身的原因。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将对毕业生就业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反馈信息看,无一技之长,缺乏新的职业技能,往往成为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的主要障碍。对下岗职工进行就业培训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从调整教育与培训的专业结构入手,进行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使之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劳动力市场发育尚不充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整体就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中心环节是职业介绍,它要以职业培训为基础,而就业预期是培训与就业的关键,职业介绍只有与供求预测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才能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随着产业结构的动态变迁,政府有…  相似文献   

12.
精准就业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弥补部分行业的人才缺口,充分提高我国高等院校人才总体就业率。阐述了实施基于精准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措施的载体,分析了基于精准就业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根本意义,进一步结合当前精准就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教育问题,提出了科学的精准就业教育策略,以期提高高校精准就业的教育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3.
预期收益最大化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而是大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有效途径在于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制定合理的大学学费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能力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获得这些能力的具体做法.对高校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端正择业态度、应聘能力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高校要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贯彻于整个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中,各级政府和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大学生也要主动提高自身就业和求职能力,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和专业水平等各方向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贡献,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5.
论就业指导与大学生主动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从个人方面讲 ,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从社会方面讲 ,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而从培养人才的高校角度来讲 ,“出口连着入口” ,“就业关系到招生”。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有利于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能较大可能地使社会实现“人—职相配”和“职—人相配” ,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1993年以前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毕业后一直由国家包分配 ,学生考上大学 ,就意味着捧上…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高职院校能否得到公众的普遍和持续的关注与认可,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否令人满意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以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表现出的"在校就业态度"为切入口,研究其对自身身份的态度和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二者与"就业预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在校高职生"在校就业态度"与就业预期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就业关系密切,是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用四维结构的就业能力衡量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效果时发现,参训学生的应聘能力和团队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而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则没有发现明显改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贡献。最后对研究结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公众不懈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实现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大学生的公平就业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覃海逢 《高教论坛》2007,(4):178-181,152
中国-东盟经济圈建立后,将给我区高校的毕业生带来新的就业环境.本文在分析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同时,对加强我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也在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高校毕业人数增多,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全新的发展形势,高校要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其与时俱进,以确保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