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40所具有一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欧美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中心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对被调研高校的支撑部门、人员配备、教学支持、科研支持四个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和特点总结。国外高校数字人文中心主要有以下四点特色:建设主体多样性、图书馆定位明确,多元化、专业化的人员配备,系统化的数字人文教学支持和全方位的数字人文科研支持。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找准定位,注重校内合作和跨机构合作,建设数字人文专业人才队伍,构建数字人文教学支持体系,打造“一站式”数字人文科研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影响高等教育界学术型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和问题回顾》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九大热点趋势,揭示了数字人文背景对国外高校图书馆重新定位服务聚焦点和创新点的影响。文章介绍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实践情况,指出新学习工具和研究工具的运用对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支持,分析其数字人文服务着眼点,并探讨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亮  杨溢 《图书馆学刊》2011,(11):79-82
介绍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特点,从知识服务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管理因素等方面分析二者内在联系,建立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可行性,为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构建5G环境下移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框架,阐述5G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构建5G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并对模型的4个模块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面向5G交互创新的高校移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优化特色馆藏学科知识数字资源建设方法、建设面向知识管理的5G移动知识服务人才保障体系等5G环境下高校移动图书馆知识服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旭 《图书馆界》2022,(5):23-28
运用PRISMA流程梳理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相关案例研究成果,从资源整合和服务内容两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策略。通过文本聚类分析得到数字基础保障、馆员数字服务能力提升、多方协同合作以及组织文化建设4类资源整合策略,数字学术研究支持、数字人文教学、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以及数字资产管理4个方面数字人文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的教辅部门,如何应对新文科与数字人文形势下用户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推进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是图书馆界需要思考的新课题。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部分高校图书馆,梳理其服务内容,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基于新文科与数字人文的服务创新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成功可行的实践经验,赋予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蒋引娣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3):21-23,89
数字参考咨询(DRS)是传统参考咨询在网络环境下的继承、延伸和发展,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深化服务和服务创新的需要。它利用网络提供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方便、及时、高效的咨询服务。在阐述了数字参考咨询含义和特征、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核心问题,即咨询人员、资源、用户、服务管理和技术等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策略,包括增进人才培养、拓展合作咨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获取先进技术支持、完善服务监督机制,为今后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的应用加快了数字阅读的推广。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储备、云服务平台构建以及云服务在线虚拟人力资源三方面对高校数字阅读推广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新型云阅读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移动数字阅读推广策略,包括塑造移动数字阅读品牌、为读者提供规范化和长期的阅读推荐、实现移动网络互动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让读者随时随地获得高质量的阅读资源,推进云服务下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数字人文因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人文研究的特点,近年来成为各相关领域机构的热门话题。图书馆作为人文研究的资源保存与服务中心,正经历以资源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向以数据管理和知识服务为重心的转移。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常以语义万维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组织为方法,致力于提供区别于传统文献服务的知识服务。文章以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档案库"为例,结合多年来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方法、建设流程以及技术框架三方面梳理总结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助力学科发展,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表现。文章利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研究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现状,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存在重视程度不足、需求反馈滞后、服务覆盖范围不全面和数据管理不规范的现状。文章以重庆大学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平台为例,构建平台化服务体系,通过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文献、咨询、培训、竞争情报等知识服务,满足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发展规划等决策参考需求。以此创新学科信息服务模式,提升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支持“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婷婷  李颖 《图书馆学刊》2023,(1):52-56+92
在开放科学环境下,结合ESI世界一流学科表现情况及2021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情况,选取10所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样本,展开科研支持服务态势分析,对数据服务导航、科研支持工具、科研数据管理、开放共享与学术出版进行归类,构建基于知识链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生态体系。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一流学科科研支持服务的建议,包括探索全生命周期嵌入式科研服务,将数字人文技术融入科学服务,构建开放科学服务环境,探索新媒体科研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12.
张瑶  朱莉 《图书馆学刊》2023,(11):57-60
数字人文的兴起拓宽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场景,以数字人文空间建设推进数字人文服务日益受到图书馆学界与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在梳理和分析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与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空间建设与服务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工程项目的推进,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数字人文是信息技术与人文科学相互融合的产物。数字人文的发展更是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范式。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知识存储、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其积累、存储的数字资源和高度结构化、规范化的元数据记录,是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的数据基础。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特藏资源的内涵与发展状况,分析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主要作用,论述了数字人文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既是我国在构建社会知识文化体系中对高校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充分参与地方发展、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成熟,其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文献阅读法、网络调研法、实地访谈法对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开展深入研究,从社会服务概念界定、服务对象、多元服务举措、创新实践模式等方面探讨其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开展数字人文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对香港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调查,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网站数字人文服务情况,选取数字人文服务开展较好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这四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栏目、团队、项目、具体开展情况做了详细分析,总结其经验,最后从树立服务理念、寻求多方合作、整合相关资源、提升馆员能力、建立反馈系统五个方面提出对内地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多媒体资源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重点建设的数字资源之一,针对多媒体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对高校图书馆多媒体资源高效全面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实例分析法,调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以及商业平台的多媒体资源管理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对多媒体资源的管理一直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被严重忽视、资源建设单一匮乏、组织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结果/结论] 在调研各类多媒体资源平台的基础上提出以数据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管理为统筹、以功能管理为体现、以安全管理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化管理机制,构建系统化管理架构,同时指出高校图书馆多媒体资源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为高校图书馆多媒体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述分析,构建了面向用户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服务模式,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中应科学地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而不断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分析了数字人文环境下推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以数字人文理念为引导的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的主要方向,构建了高校图书馆依托数字人文环境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创新的主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出版社与高校图书馆是我国高校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关键主体,承担着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使命。文章通过分析高校馆社知识服务的双方资源、协同平台等方面要素,梳理出高校馆社知识服务协同创新发展的内涵,利用WSR系统方法论,从馆社双方知识资源整合、生产与创新的物理(W)维度,高效知识管理、有效知识传播的事理(S)维度和知识服务价值追求的人理(R)维度展开,构建高校馆社知识服务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为促进我国高校出版社与图书馆知识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信息机构,正面临着服务创新的巨大挑战.本文从知识创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新的运行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冲击和影响,从而提出创新服务理念、方法和管理,构建新型服务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