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各种媒体频频报道了中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这种沉重的现象启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把“生命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主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关注生命,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更要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营造生命课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与学生、学校、教师有关的杀人、自杀、他杀、互相残杀,伤害致死以及因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煤气中毒、用电、饮食、体育活动、交通事故等突发或意外因素造成的丧失生命事件频频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在这里出现如此多的惨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育,概言之,就是教书和育人,其中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现在只是在“教书”,忽略或淡化了“育人”。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而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础,所以“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不能不让人震惊。这反映出当前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学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生命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对此也展开了研究。笔者从关注学生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学校引导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犯罪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社会上对大学生人格问题的关注,它反映了我们现行教育机制中人教育的缺失。在以“技术知识教育”为中心的世界潮流中,人教育陷入了困境,我国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在语教学中要倡导“全人格教育”,在高校中加强人教育。  相似文献   

5.
浙江金华发生的“徐力杀母”事件,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应试教育”的恶果,还要从根本上强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尤其是要把“孝敬父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因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情感情绪等原因,近些年中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因不起眼的小事伤人杀人,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常见于报端——针对这些恶性事件,全国人大代表苏文金呼吁:必须尽快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何为“生命教育”?北师大教授肖川解释:“中心内容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润泽生命。”其核心是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憧憬,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和劳动者,进一步丰富生命的内涵和质量。花季何以成花祭社会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处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工作节奏、生活方…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残害黑熊一事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凶残杀害同室舍友4人,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并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提出种种反思。综观上述两起事件,无不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在强调学生的“成才”之时,  相似文献   

8.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部生命教育的壮丽史诗。疫情暴发以来,“生命至上”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价值共识,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在疫情中学会成长,教育也应该在种种与生命有关的事件中变得更丰富。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事件之所以一再发生,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对生命的敬畏,而背后的深层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人,是人的情感、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完善。真正的学校并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应是学生个性展现、心灵成长、精神培植的土壤。真正的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传声筒”,更应是关注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发展的“播火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造和谐氛围,使学生乐于学 要让我们的学生爱我们,喜欢我们,乐于上我们的课,就要努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基层教育者,我们常常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为什么接二连三发生中小学生自杀、杀亲等恶性事件?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教育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所以“学校教育应活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我们小学语文的教育来说,更应是一个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自主交流、反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平台。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把语文课堂教学的文本也当成一个活的生命体来看待。这样,师生感受到的是各个生命的交流、涌动、成长。  相似文献   

12.
“关键教育事件”是指发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中),对于教师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关键教育事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创造“关键教育事件”,要找准关注的角度,聚焦关注的内容,对事件进行描述、反思和提炼。  相似文献   

13.
我校提出“关爱个体,发展生命”的口号,强调要在“班内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针对个性化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一个闪光点”出发,运用课程建设的理论,为“这一个”学生定做一整套教育计划,形成一个“个体课程”,从而在个性化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由此,我校形成了“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高中阶段)”特色子课题“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个性化教育”研究的操作过程主要分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时下,学生轻视生命,动辄自杀和杀人的事件不时见诸于报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生命教育的关注。这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学生责任感的淡薄和对生命价值理性思考的缺失。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5.
刘利红 《教师》2014,(3):93-93
正语文课到底要把什么教给学生?我们一直在探求语文教学的支点,教育的灵魂。曾有人说:"成绩关注知识,成功关注事件,成长关注生命;成绩只是一时,成功常在一事,成长才是一生;成绩表明结果,成功追求效果,成长注重过程。"一语道破教育的根本所在。面对当前的教育体制,家长或许会急功近利,唯分是图,教师不能走进误区。语文课要带领学生领略美、呈现美,让学生在人性、人情、智慧上慢慢成长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当前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提出思考,分析大学生漠视生命的原因,阐述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必须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幸福服务.还要为他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教育应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教育要关心学生的需要,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9.
言宏  陈蓓燕 《教育》2010,(4):37-39
近日,有关中小学生自伤、意外死亡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或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已经明显地暴露出许多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的欠缺,而青少年的自救与互救的能力低下,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种种现状值得我们反思:究竟这样的悲剧该如何避免?当下的生命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又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近日,有关中小学生自伤、意外死亡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或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已经明显地暴露出许多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的欠缺,而青少年的自救与互救的能力低下,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种种现状值得我们反思:究竟这样的悲剧该如何避免?当下的生命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作为学校、家庭、社会又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