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乡 《今传媒》2004,(2):24-25
春日阳光很刚烈的一天,打开《三秦都市报》,看见了五个整版的《五曲湾纪事》,兀自叫到:“呀!这么平实的标题,这么长大的文章,谁看?”  相似文献   

2.
3.
纳葳 《今传媒》2004,(3):19-22
记者的使命就是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为真理呐喊。为正义呐喊。也只有这样。记者才能笑傲一切权利和金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4.
今 年第4期的《新闻记者》刊登了王建和夏萌先生的文章 ,就《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报道涉及到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争论。据笔者所见 ,这是《新闻记者》第二次就隐性采访中的道德是非开展讨论了 ,前一次是关于2000年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的讨论。这两次讨论说明 ,使用越来越频繁的隐性采访方式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正在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一、记者“隐身”应有严格限制一般说来 ,假扮身份是隐性采访前的第一道“工序”。从许多采访事例来看 ,记者“扮演”的角色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羊城晚报》曾于1998年8月25日头版刊出…  相似文献   

5.
杨扬 《新闻记者》2003,(6):38-39
5月2日7时30分,阳光明媚的早晨,加利福尼亚海滨城市圣迭戈北岛美国海军基地,林肯号航母巨大的影子就在不远的海面上。刚在这里宣布伊拉克境内主要战争结束的美国总统布什,此刻就在警戒线后离我不到两米的地方,与从前线归来的军人握手交谈。7时45分,布什走上停在一边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几分钟后,伴随着空军一号腾空而起的轰鸣,我踏上了返回洛杉矶的路。伊拉克战争报道告一段落了,这既是我作为驻外记者参加的第一次重要采访,也可以说是我短暂的9年新闻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采访。两次星夜兼程见证战争首尾这场全球关注的一边倒的战争,引发…  相似文献   

6.
秋乡 《新闻知识》2004,(6):29-30
春日阳光很刚烈的一天,打开《三秦都市报》,看见了五个整版的《五曲湾纪事》,兀自叫到:“呀!这麽平实的标题,这么长大的章,谁看?”  相似文献   

7.
曾励 《新闻知识》2002,(6):12-14
今年4月1日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共有新规定83条,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它规定:在民事诉讼中,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  相似文献   

8.
隐性采访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它特殊的采访方式———记者为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采访意图有意地隐藏起来,而遭人议论,是非难判。但一旦产生,它就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其采访的过程是隐秘的,但其最终的作品往往要展示给公众。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它广泛存在,并且有蔓延发展之势。因为隐性采访手段的秘而不宣,常使它能得到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采访对象毫无防范和乔装的呈原生状态的真实资料,因而最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特征。又因为是在被采访人毫不设防下真实再现,所以其内容往往具有轰…  相似文献   

9.
“勾推采访”是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总结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0.
袁超群 《今传媒》2005,(7X):55-56
今年年初,《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同一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上万字的长篇通讯《洪庆山的脊梁》,对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事处栗沟村党支部书记任宏茂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随后《西安日报》还相继刊发了任宏茂同志的8个小故事,对在正文中容纳不下,但又鲜活生动,更能体现他的性格特点的事迹进行拓展,使任宏茂同志的形象更加突出。报道刊发后,任宏茂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初.为纪念建军85周年,《解放军报》视觉新闻专版策划了《最后的红军》系列报道。在随后的40多天时间里.我辗转于辽宁、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与陕西,采访了92位老红军.后在北京采访了15位老红军.共计采访了107位老红军。对我来讲,采访的过程,是一次对党史、军史与中国革命史具体的、形象的再学习。通过采访,我对我们这支从红军走过来的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较发达的县市新闻媒体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力图在报道深度和报道特色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对于县市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能走出国门进行新闻创作,无疑是十分荣幸的。前不久,我们赴南非采访归来.感触颇多.所见所闻所思已经化作了10多篇报道陆续在本台和浙江卫视新闻栏目上播出。县市台记者怎样介入境外题材的系列报道.如何抓住新闻采访良机.发挥县市级媒体的独有优势,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今年1月5日,《中国青年报》二版发表本人采写的《洞庭大规模退田还湖》一文。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朱镕基总理竟注意到了这篇并不起眼的短文,当即批示:“关根同志:这篇文章写得好。朴实无华,思路清晰,散据说话,令人信服。”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批示:“请光春同志告新华社发通稿。送请周强同志阅。”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同志批示:“请中青报以总理批示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力度,为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随后,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及部分  相似文献   

15.
16.
齐蕴泉 《新闻知识》2003,(11):39-40
电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电视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所在。 今年初,深圳电视台就如何把视点和触角深入到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贯穿全年的报道思路:即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报道发生在基层的鲜活的新闻事实;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特区内外,各条战线、村镇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革命老区——位于秦岭深处的陕西省商洛地区视察,访贫问苦。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的记者,有幸参加这样一次重大活动的报道,时隔7年,回想起来,令我终生难忘……当时,由于江总书记的这次视察活动由中央办公厅统一组织安排,有关视察活动的新闻报道,全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承担,只给地方电视台一个名额,为地方党委、政府拍摄资料片。而商洛日报一个采访名额也没争取到。但这样一个重大新闻,我们怎能错过?要报道好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对于我们地  相似文献   

18.
采访之于记者,就像耕地之于农民。农民只有把地耕深耕透,才能保证优良的地力,获得丰收;同理,记者只有深入通透的采访,才有可能成就一篇真实深刻反映生活的新闻作品。这是我20多年记者生涯的体会,亦是采写《走向希望的春天》一稿时再次更为深切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南方周末》对中国民生疾苦和社会流弊的长期关注与揭露,是它赢得许多人认侧的重要因素。这些揭黑报道除了题材本身足够吸引读之外,准确的事实、翔实的内容、到位的细节和恰当的风也非常有助于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韩金祥 《新闻世界》2011,(10):77-78,82
做好新闻报道,基本功是关键。而基本功必须在具体的采访中磨炼并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