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市场机制已进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市场已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一变化,必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一,大学生市场及其特点所谓大学生市场,是指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领域。它反映着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人才供求关系,是劳务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 1.直接地及时地反映专门人才的供求变化。大学毕业生计划分配制度割裂了高校同用人单位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正猛烈地冲击着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正在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传统的大学毕业生包当干部的计划分配体制正逐步被新的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所取代。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如何面对现实,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所关注的热门问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引导大学毕业生成功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一、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高等教育输出其“主要产品”——大学毕业生,社会补充其…  相似文献   

3.
谈“高职”生的创业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转变就业观念,变“填空式”就业为创业式就业,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能力和技巧,使更多的毕业生创办自己的企业,为社会创建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地位获得的过程,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重嵌入”的概念意味着制度化作用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再作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动态变迁过程。对不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而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在高校扩招的前与后,变化趋势不明显。要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积累和动员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地位获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地位获得的过程,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重嵌入”的概念意味着制度文化作用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再作用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动态变迁过程。对不同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据资料分析表明: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而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在高校扩招的前与后,变化趋势不明显。要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必须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积累和动员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供给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它遵循着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面对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总数比重较低的现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主要还在于大学毕业生的有效供给不足。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与现实的差异都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7.
1999年北京高校有6万多名应届毕业生,从落实就业情况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总体上仍属供求平衡。就业特点主要有:名牌效应愈加明显,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不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男女生就业机会不均等。在就业市场上,学生干部和党员以及有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并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今年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关注。首…  相似文献   

8.
大学毕业生就业挫折心理及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多以发达地区供需来作为风向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就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短线专业就业差距一时难以平衡,学生求职时间和求职成本增加,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院校之间就业差距在不断拉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就业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就业市场尚未规范,机制尚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用的就业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当前,我国绝…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原来的“天之骄子”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通过“双向选择”,进行“自主择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三军对垒”的局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诚信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未就职先跳槽”的失信行为,不仅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对社会、用人单位乃至学校声誉都造成不良影响,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更要牢固树立“今天做诚信学子,明天做诚信社会人”的理念,让造假者没有市场,让诚信成为其择业、创业乃至成功就业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个人预期的不完善性,大学毕业生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和学历不相匹配的职业,而后者的工资收入往往比预期的低。把风险概念引入就业观念中,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才拥有了实际意义。大学生作为风险承担主体,应该客观评价风险市场环境和个人风险偏好,具备预见和应对就业风险的能力;同时学校及社会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应对中也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如调整专业和产品多样化经营以及提供真实可靠的市场需求信息等;而政府则应尽快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取消人才市场保护,加快市场流动性,拓展毕业生就业和择业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一、引育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代大学毕业生应怎样来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是找自己合适对方愿意接受的岗位,即大学毕业生把自己销售出去。“大学生”怎样才能有效营销?关于物质产品的营销,专家、学者们已探讨出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措施,而“大学生”产品有别于传统的物质产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媒体和社会舆论中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遇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因此,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试就其原因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一些大学某些专业的教育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另外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毕业生没有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对自己准确定位。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刚刚由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在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出现的许多悖论现象不能不令人关注,并对学校教育的效用不能不产生怀疑。企业在人才招聘中需要2-3年不等的工作经验的条件与大学生求职心切却实践经验欠缺之间的尖锐矛盾,把学校毕业生与企业用人岗位分隔在供求不见面的界河两岸,被这种现象置于尴尬境地的除了求职心切的学生,更有用人的企业和培养人才的学校。如何帮助和促成界河两侧双方的牵手?谁该为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现场获得职业经验“搭台”、“买单”?如果要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回答,我们不能不首先追问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的存在和责任。关于企业与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建平  孙亚丽 《陕西教育》2009,(2):122-122,119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近几年来数量剧增,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基本趋向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凸现.本文重要在对我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分配由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新生群体,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了解,在就业上,处于不利地位,就业的数量及质量不容乐观,更应切实关注。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就强  相似文献   

16.
高校就业指导要"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但社会需求增加缓慢,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不会在短期内降低,这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社会政治稳定;高等学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总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多年徘徊在70%~80%之间,2006年更低,首次就业率不足60%。由于一年又一年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新的受过高等教育但仍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成为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多以发达地区供需来作为风向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就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短线专业就业差距一时难以平衡,学生求职时间和求职成本增加,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院校之间就业差距在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深刻地触及到厂各个行业和部门。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受到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和深远。从市场经济的观点看,职业教育部门也存在着复杂的供求关系。主要有:1、教职工──学校,教职工是劳动力的供方,学校是需方;2、学校-学生,这是中间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学校是供方,学生是需方;3、学生──用人单位,这是最终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学生是供方,用人单位是需方。目前,职业学校在师资调配、招生、毕业生安排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化趋势。学生根据今后就业市场的需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及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苦苦挣扎。面对就业难的现状,大学生自身、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不足,就业市场的建设有利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有利于高校的办学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对于促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达,就业市场需要从有形与无形两方面共同建设。在拓展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的同时,高校要高度重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共同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