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一篇小说,能否不借助其他资料读懂它,关键要看能否领会其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从一定意义上看,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因此,把握了小说的主题,也会更深刻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张爱玲是一位充满魅力的作家,她的小说具有审美超越性,她的作品看似情节类型单一,然主题意蕴丰富,存在多义解读的可能性。婚恋情节是张爱玲小说题材关注的焦点,但她的小说不同于"新鸳鸯"派描写多愁善感、好事多磨的浪漫爱情,也不同于"为人生"派小说以婚恋为媒介重在表现社会矛盾,她的小说透过多样的婚恋关系,旨在揭示人物命运的素朴与苍凉的同时,也挖掘着人性本质的诸多方面,而对女性主体意识的独特阐释使她的小说富于民族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夏俊华 《语文天地》2012,(23):70-71
小说是从明清以后兴盛起来的一种文体,传统的小说都是凭借塑造人物形象、讲述带情节的故事和描写自然及社会环境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也是常讲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入选高中课本的小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三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情节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我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具体步骤一般都是抓住“三要素”这样设计的:一、了解分析情节结构;二、鉴赏人物形象;三、分析环境。  相似文献   

5.
夏俊华 《语文天地》2012,(12):70-71
小说是从明清以后兴盛起来的一种文体,传统的小说都是凭借塑造人物形象、讲述带情节的故事和描写自然及社会环境来表达一定的主题并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也是常讲的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人选高中课本的小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三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运用散文体的语言,通过描写完整的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作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相互依存,构成有机的整体,共同为小说的主题服务,也就是反映某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文化心理等。其中人物是小说的中心,没有人物就没有小说。但人物总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教学,主要就是把握好小说三要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把握情节、领悟内涵、理解作品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强烈表现自我的创作个性决定了郁达夫自叙体小说独特的审美追求:不注重情节和章法。而重视情感的充实和畅达;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来宣泄积愤与苦闷。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前由于政治对学的禁锢,当代工业题材小说一直以“阶级斗争”为主题,新时期以来在80年代的工业题材创作中,既展示了工业体制改革中改革与保守的矛盾,揭示了改革的艰难,也反映了人身观念变革的过程,塑造了工业战线的“新人”形象,展示了80年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到了90年代,工业题材小说主题进一步书写人的世俗生活,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而且描绘了人们于艰窘时世中对理想追寻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11.
李锋 《现代语文》2005,(11):31-33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小说阅读     
【聚焦考点】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小小说篇幅短小、人物少、情节简单,考查的可能性很大。考查内容既有和散文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指:把握人物形象、概括故事情节、分析环境描写、理解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矛盾的一种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张振 《学苑教育》2012,(24):83-83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也是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哀。抓住了小说的主题就等于读懂了这篇小说。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主题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莫里森的作品表现了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里黑人的喜怒哀乐 ,展示了黑人 ,特别是黑人女性在黑人信仰与白人价值观、传统黑人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 ,寻找自我、身份和文化根源的经历 ,向美国社会传达了黑人妇女争取平等、反对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金振胜 《天中学刊》2006,21(4):87-89
鲁迅小说的叙述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话语形式,特别是在《狂人日记》、《孤独者》和《伤逝》三篇分量极重的小说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别通过日记、书信和手记的形式来表达,更是妙山奇峰、各具创新。狂人的隐喻性独白,魏连殳的填补性独白,涓生的抒情性独白,不仅能够叙事状物、表情达意,而且更能够通过简练的语言创造意义、增殖意蕴。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女性主义小说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这类小说的兴起走过了十分艰辛的路途。本着重对其对男子汉神话的解构与拒绝。对淑女模式的解构;对贤妻良母的质疑等方面入手,分析女性主义小说改变人们意识和解构男性中心化的种种策略,揭示女性作为解构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鲁迅从不为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 ,他的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一方面符合自然真实的原则 ,鲜明地体现出作家的情感色彩 ,另一方面具有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 ,并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协调 ,同时 ,其自然景物也蕴积着很浓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诞生于特殊的战争年代的解放区小说,体现出了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特色。因此,不少人在评价解放区小说时,往往认为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审美性已丧失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的认同中。只要创作主体是从表现普通民众的生存状况出发,文学受众就能透过文本看到基于社会性、阶级性之下的人性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鬼怪小说是人类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表现形态。本文从生成背景、情节、主题、叙事形态等方面分析了英国哥特小说与六朝志怪小说的某些共性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