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对能指与所指的表述入手,分析两者的关系,再追溯到中国的言意之辩;从历时的角度对言意之辩内容的演进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言意之辩与能指与所指的异同点。并据此提出中国古代言意之辩与现代语言学中能指与所指的建设与拆毁之间的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钟彩虹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27-128,134
运用语言学理论,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出现在单句中的时间词“刚”、“刚才”和“刚刚”进行对比。主要对“刚”与“刚才”对谓语的要求,与“了”、“在”、否定词、时间词的共现情况及二者能互换的语境进行考察,并从语义上进行解释。其次分别对“刚刚”与“刚”、“刚才”与“刚刚”的异同进行考察,揭示这三个时间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2009年9月,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历史学会合作召开了“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本期“六朝研究”栏目,除了一篇书评外,三篇文章都选自会议提交的论文。为什么召开这样的研讨会?倒不是为了配合国庆六十周年,而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其一,对这段历史的反思。自古到今,难得见到纯粹的历史学。历史学对历史的论述与对历史的理解,总是受到论述者思维观念与理解者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有人认为,一切的历史学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现代史。  相似文献   

4.
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全文首先对其概念界定作了介绍,其后重点从实践层面对如何把握浅与深、薄与厚、显与隐、静与动这四对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论述,对一线教师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各级中小学的工作。需不需要检查与验收?我的回答是:要,而且一定要! 但“要”的回答.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检查与验收一概加以肯定。笔者以为,对于目前的针对中小学工作的一系列检查与验收,首先必须“去蔽”,然后再实事求是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俊娜 《文教资料》2010,(13):23-24
字与词的关系一般被定性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对字与词关系的界定也众说纷纭。在语言研究与运用中,字与词的内涵和外延之界限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明了。本文借对“字本位”、“词本位”观点的分析,试图使字与词的界定更明朗化。  相似文献   

7.
“谦”“慊”“嫌”“歉”“嗛”是一组以“兼”为声符的同源词,字形也相近。在文字的发展中,这五个字常常辗转相同,意义交叉严重,古今的字义与用法也发生了许多改变,给后人的理解和运用造成困惑。本文结合前人的注解与用法对“谦”“慊”“嫌”“歉”“喋”这五个字的含义及通假情况进行整理,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是政治学说研究不可回避的论域,霍布斯曾因为《利维坦》建立了一个拥有绝对权力和主权者至上的国家而引发人们对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权威、民主与专制的关注与论争。从霍布斯“利维坦”的人性恶与苦难自然状态的逻辑预设出发,一方面在对“个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利维坦”国家权力的至高性与广泛性,也即霍布斯绝对国家权力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以人们建立国家的目的为基础,对人们在“利维坦”中的自由与国家法律对主权者权力的设限,也即霍布斯相对国家权力进行探讨,以期对饱受诟病的“利维坦”作浅显的辨解。  相似文献   

9.
徐亦斌 《教师》2014,(9):1-1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见闻、经历颇多,对当今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要分清“包修”与“保修”。尽管“包修”与“保修”只有一字之差,但法律效力却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些商家正是利用消费者对这两个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故意混淆“包修”与“保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休"、"闲"二字的原初构形意图,梳理二者意义发展的线索及其与相关字词的意义联系.指出休的字形构意与表示哺乳的乳字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依赖犹如小孩对母亲的依赖,是文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对各级中小学的工作,需不需要检查与验收?我的回答是:要,而且一定要!但"要"的回答,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检查与验收一概加以肯定。笔者以为,对于目前的针对中小学工作的一系列检查与验收,首先必须"去蔽",然后再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3.
论“通识”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量词"段"的语义,学者们大多认为它表示事物的一部分,但本文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段"并不表示部分,而是表示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具体分析了它与"节""条""件"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元认知"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简单地说,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认知,是以知识技能为对象,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记忆等过程,大致与"聪明"相对应;元认知,则是以认知过程为对象,是对认知过程的了解、计划、监控与调节,大致与"智慧"相对应。所以,认知与元认知能力均强者,才显得既聪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板”和“闆”、“僵”与“礓”这类由于简化,归并后容易引起意义上混淆的字,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词语,作了分析,以期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之。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新教材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与创造空间,在教材的使用方面也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材观,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对教材的整合“适度而不过度”,对教材的开发“到位而不越位”呢?下面我结合《找规律》一课“备课”、“悟课”与“赛课”的过程,说说在教材使用上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188-189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是所有学校班主任中最难做的。班主任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善于与家长沟通,才能把"难事"变"易事",轻轻松松地胜任中职班主任工作。本文是男班主任初为人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之案例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一多关系的阐发中,方以智提出了"十错","此十错者,实五对也",它们分别是一多之间的对舍、对摄、对入、对夺、对即。"一"是收摄之际放藏着的吾心,"多"是放藏之际收摄着的万物。一多在相错中透显出五重情境:"对舍"是心物之间、天人之间的断裂与坎陷,"舍"境其实是生命中的险境;"夺"境是在坎陷之"舍"境中催逼出来的,一多在"对夺"中走进对方,达及"入"境。"入"境是收摄着走进对方,"夺"境是放藏着返回自身。"舍"境在"对夺"与"对入"的交错中得到克服;在"摄"境中,收摄着的"一"从自身出发,"观"入自己的"离析"中,并在观入离析中确证自身;虽说观入离析的过程总是被收摄在背后的"一"中,但收摄着的"一"却始终是在"离析"中透显出来的;"即"境乃是一种"全神全迹""全张全弛"的境域,它就蕴涵在舍、摄、入、夺之中。  相似文献   

20.
王小穹 《中国教师》2009,(Z1):178-178
本文运用研究上古音韵的基本方法——系联法,从词义和语音的角度对姓氏"王"与单字"玉"进行了考证,初步推拟出"王"的古音读法是[yuaη]或[yu],并认为"王"与"玉"是同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