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网络直播在实时性、个性化与低使用门槛的前提下,将新媒体传播从文字、图片维度拓展到了视频维度,实现了传播图景的维度增值。同时,网络直播也具有信息可储存性不强、可追溯性差以及可查询性弱的内在传播劣势。这些媒介特性共同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唐俊 《新闻界》2023,(1):47-56
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主要从感知维度对媒介发展演进规律进行了论述,认为媒介进化是一种人性化趋势模型,是一个更多复制前技术时代传播环境的过程。但若仅从感知维度的路径,媒介技术发展到XR (扩展现实)阶段就几乎已到达终点。媒介进化还需结合权力维度进行考察,人类传播史经过了从自然传播平权、中心化媒介集权到网络社会数字赋权的漫长历程,权力的回归与感知的平衡共同统一于人性化趋势之中。当前,Web3.0媒介的“去中心化”价值观和平权结构设想为媒介进化注入了新的驱动力,也为媒介进化论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当前有关网络抗争性行动的学术成果数量繁多,但少有学者自觉从网民的情感结构和情感动员这一情感社会学视角切入关注这些网络事件的背后动因及转化过程。本文旨在对网络行动中情感动员这一研究视域进行简要梳理,勾勒情感因素在网络抗争行动图谱中的缘起脉络,情感动员的明确意涵、作用方式和情感在参与动员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同时笔者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初步检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尽管不少研究关注到媒介与抗争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倾向于将媒介作为抗争工具和策略加以理解,或仅仅关注媒介内容、媒介框架对抗争事件的呈现,未将整个媒介生态对抗争的影响看成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本文以"媒介逻辑"作为核心性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媒介逻辑如何共同作用于抗争这一特定社会领域。对发生于2003-2012年间的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媒介的内容逻辑比技术逻辑、制度逻辑更具影响力,但内容逻辑的影响力镶嵌于而不是独立于政治制度。虽然技术逻辑和制度逻辑自身无法有效解释抗争成功,但三种媒介逻辑之间存在相互强化的效应,在内容逻辑基础上引入其他二者将大大提高"媒介逻辑"对抗争成功的整体影响。总之,本研究在经验上初步验证了整合的"媒介逻辑"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从用户视角重新审视媒介融合,以期丰富该领域的理论脉络。文章立足于用户的媒介融合实践,将其划分为打包式融合、参与式融合以及嵌入式融合三个维度,分别从媒介消费层面、内容生产层面以及日常生活层面阐释了用户的媒介融合实践,通过对用户媒介使用行为的分析,或能为媒介融合进程的发展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网络女性另类媒介"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独家发布的416篇文章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主题、议题选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传播与组织参与妇女活动实现其另类媒介特性、争取女性权利。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妇女传媒监测网络作为另类媒体的实践,最终目的不单是为了同主流传播中的不平等观念进行抗争,而是通过构造女性话语空间、积极参与公共讨论互动,从行动、思想、经验三个维度传播实现女性平等,为消除男性一元霸权的民主理想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7.
一、文献回顾 对于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自从Hovland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消息来源为研究对象,并发现公信力具有专业知识和可靠性两个最主要的维度以来,学者们不断对媒介(渠道)、消息来源、媒介机构三个部分的公信力判断维度进行实证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记忆的调用实质是一个权力问题,因此记忆也是网络抗争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探讨记忆对网络抗争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记忆可以通过对话语机会的形塑来推动网络抗争发展.首先,网络抗争的前提是获得可见性,抗争行动者可以通过对个体记忆的唤醒来"制造新闻"获得可见性;其次,要实现话语机会的扩张,抗争行动者可以利用集体记忆的建构性来划清群体界限获得群体认同进而实现情感动员,促进公众产生更多共鸣;再次,为了避免抗争被遣散,抗争行动者需要通过对社会记忆的再现来保障抗争的合法性.通过记忆来形塑话语机会是网络抗争的重要手段,但为了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心态的恶化,需要对偏颇记忆的构建及时进行规制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官权富”的新闻总在网络上频繁掀起舆论大波。当这类事件发生时,大众媒介趋向于将事件简单标签化,进入二元对立的“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夺取稀缺的注意力资源。却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表现出盲目反精英、反权威、反体制的民粹主义倾向。文章从媒介框架理论和“官权富”事件的媒介再现出发.结合中国留学生在美遇害的“南加大枪击案”的舆情传播过程,对其中缺失的新闻真实性和理性的公民媒介素养进行分析,呼吁“官权富”媒介再现框架的理性回归,建设一个客观理性的媒介文化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7):52-58
本研究通过2002-2015年间191个"网络民粹事件"的媒介文本进行内容分析,测量了不同的情感动员策略使用与效果,发现了情感动员策略与行为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悲伤情绪与"网络民粹主义事件"中出现正面行为的趋势一致,愤怒情绪与出现负面行为结果的趋势一致。191个典型案例中,出现正面行为后果的次数多于负面的行为后果,这说明对于"网络民粹主义事件"的研判,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差异化管理,从而避免转化为危害更大的冲突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共意性运动的媒介动员是建制性媒体和替代性媒体互激互渗的结果。前者主要通过"合理化"扮演理性动员的角色,后者则通过"建构认同"进行情感动员。共意性运动在社会转型期纷繁复杂的冲突性事件中所占比重差可忽略,而且媒介动员具有高度的情境依赖性。但探讨共意性运动中的媒介动员具有"昭示"意义,因为作为"媒介"与"国家"、"民众"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对话机制,其展示了转型中国在"国家-社会"重构进程中积极的面向。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时代催生了传媒行业的剧变,对高校新闻教育进行改革也迫在眉睫.本文紧扣媒介融合的现实语境,深入剖析当前新闻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高校新闻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其根本应当回归人本维度.基于此论点,本文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三个方面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4):26-36
美国学者对于抗争传播的研究显示,主流媒体扮演着社会管控中介(agents of social control)的角色,以维持现状(status quo)。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特定的报道框架以边缘化本国的抗争事件,这一现象被特征化为"抗争范式"(protest paradigm)。随着媒介环境的发展以及抗争诉求的多样化,抗争事件的媒体表征越来越具复杂性。新闻报道的"抗争范式"及抗争事件本身都被作为变量加以实证化测量,媒体生存的宏观环境影响也被涉及。为检验在异质化的媒体环境中"抗争范式"的适用性,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香港和澳门的报纸对2002年到2017年11起澳门抗争事件的报道,来检测多重因素如何共同影响和架构有关抗争的报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澳门地区,相比于中立性以及激进性的媒体,保守性媒体会更多地采用"抗争范式"来边缘化抗争者。当诉求者们采用较为极端化的抗争策略时,新闻内容会趋向负面。而当抗争事件聚焦于澳门地区分歧较大的议题时,媒体报道中"抗争范式"的特征却并不显著。随着年份的推移,抗争报道中的负面成分变得越来越少。抗争事件的新闻报道受制于社会现状、媒体与抗争事件三者的交互关系,结合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三元动态互动的理论模型,以更好地解读媒体对抗争事件的架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网络事件的产生和扩散,依赖的是能够激发网民的嬉笑怒骂、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网络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情感动员的过程,而传统社会运动理论中的资源动员和针织过程的理论范式,并不能更充分揭示网络事件的动因和意义。本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从情感动员角度研究网络事件,并试图通过对网络事件的情感动员的分析,揭示当代中国社会的情感解构。  相似文献   

16.
郭小安 《现代传播》2015,(3):123-130
从网络自媒体的"碎片化"传播特点来看,网络舆情的联想叠加能使议题序列化、集中化呈现,不断衍生出新的热点,延长事件的兴奋周期。联想叠加模式主要围绕"时空"和"符号"两个维度展开,时空是形式,符号是内容。从形式看,网民主要采取纵向、横向、纵横向同时挖掘三种形式;从内容看,网民往往运用文本和符号资源,借助敏感词和情感的交叠,引发强大的动员效应,这是网络公共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逻辑。网络舆情热点联想叠加的素材往往围绕敏感词和情感动员展开,是网民借势造势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进行特殊的利益表达、社会监督甚至政治抗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2,(3)
开国大典广播实况转播超越了电视现场直播作为媒介事件的预设前提,但具有媒介事件的其他典型特征和社会功能,主要属于庆贺新政府成立的“加冕”脚本。西方学界对媒介事件理论的突破和超越主要体现在从“仪式性”向“破坏性”的转变,但破坏性事件并没有完全取代仪式性事件,二者为并存关系。鉴于事件与新媒体之间呈现的新的互构关系,国内学界赋予媒介事件理论以媒介抗争等新内涵。媒介事件理论是电视媒介文化的产物,在全球数字媒介文化环境下,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因为社会生活离不开仪式,仪式性媒介事件和传统意义的国家级媒介事件依然存在,同时,媒介事件部分特性和功能发生了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18.
影像抗争——对“宜黄强拆事件”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宜黄强拆事件中,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立体传播网络为抗争提供了资源,作为超主体的记者参与的人际传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舆论博弈的过程中,深描强拆现场的影像作为证据在逻辑与形象上建构了双方的身份和事件的解释性框架,并引发进一步的公民行动。照片成为一种组织动员的象征资源,起到了动员舆论的作用。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网络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别从结构性维度、认知性维度、关系性维度分析学科馆员与高校教师合作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提高双方合作的效率,首先必须触发双方结构性维度的建立,建立起学科馆员与教师的联系,进而加大和强化双方非正式交流的频率,从而促进两方向关系性维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24):61-64
网络民粹主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媒介动员策略,需要从价值逻辑、话语模式、管治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媒介治理。同时,主流媒体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