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维 《出版科学》2018,26(1):71-75
互联网带来图书宣传推广与销售模式的双重变革,文章围绕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图书广告的有效传播展开研究,探索图书广告传播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在阐述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图书广告新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图书广告传播内容、主体、方式的变革,并提出出版企业广告角色转换、借鉴原生广告理念、动态创意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媒体融合是当今世界传媒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多种媒体的融合效应日益凸显.广告传播也不例外,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中,如何协同多种媒体传播广告,有效整合各媒体的特长,获取更大的广告文化产业经济效益,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文论述了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分析了媒体融合进程中广告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媒体融合中如何提高广告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3.
宁祥杰 《新闻世界》2014,(4):171-172
当前我国乡村的广告传播与城市广告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成熟性相比,尚处于低水平层次,广告传播内容相对单一且不够规范。农村广告传播环境受地理、交通、文化、风俗等的影响,有其难以把握的特点。在发展传播学的视野下,农村广告传播应当更加注重企业和媒体的社会责任,维护农村受众的注意力资源,选择适合农村环境的传播方式,在传播中注重"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以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目的,逐步发挥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媒介力量。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生态,重构着新闻的属性和传播方式,并衍生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多元盈利模式.作为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分支,融媒体生态中的广告传播策略在理念、架构及内容方面正被全面解构,文章通过中美两国的广告传播的案例比较,总结融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异同及主要特征,同时为我国广告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琰 《新闻知识》2012,(12):55-56,95
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中,为广告主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媒体环境。在这种崭新的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本文将从广告传播策略的产生背景出发,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的具体表现和问题所在,最终将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策略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7.
以手机和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特性使媒体环境更趋复杂化。本文在对新媒体及其媒介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环境下所发生的变化,探讨新媒体环境对广告传播模式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新媒体、新媒体环境及其带来的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新形势下的广告传播提供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媒体开创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更是引发媒体在内容和广告营销方面的巨大变革.内容运营模式包括对传统媒体内容的盘剥和压榨模式、数据库构建内容的模式和发动用户参与构建内容的模式.同时在广告营销模式方面,互联网媒体的运营,除了传播内容、提供信息交流和分享,也挖掘了多样态的营销模式,包括“一对多”式的广播式营销,广告主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式营销,为广告主提供以精准为目标的数据库式营销,发动用户参与广告主的线下活动式营销.  相似文献   

9.
随着舆论生态的不断变化,我国政治传播在网络空间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大数据及精准投放等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网络政治广告,为加强政治传播提供了新选择。面对政治传播在网络空间的诸多安全挑战,可以从健全新型网络政治广告内容体系、建立新型网络政治广告融媒体传播体系、利用新兴技术丰富新型网络政治广告表达形式和完善新型网络政治广告人才体系等方面着手应对。  相似文献   

10.
邱文中 《新闻界》2007,(6):157-158
互联网广告的形式主要为四种基本类型:干扰型广告、融入型广告、关联型广告、主题型广告.本文将互联网媒体界定为直效型媒体、事件型媒体与认知型媒体,以帮助我们廓清互联网媒体在营销传播中的地位与角色.  相似文献   

11.
植入式广告利用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与媒体内容紧密结合,突破受众对传统广告的心理防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笔者结合相关传播学原理,探讨植入式广告规范化发展的必要和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产业自觉、实现情境化融人作为关键手段的一系列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交活动逐渐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以及消费信息的行为习惯,网络社交时代广告生存的媒介环境以及传播渠道正在发生改变,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发展正在影响着广告产业的生存格局。广告传播的媒介环境、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逐渐表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广告开始回归人性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3.
施雨  张景宇 《今传媒》2016,(4):85-87
软广告,是与以重复、强制性记忆的硬广告形成对比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随着媒体技术、营销理念的不断发展,这种广告形式的外延不断扩充,包括新闻性软文广告、植入式广告、原生广告等.其中,原生广告强调"内容即广告"的概念,在其传播内容的创作中,借鉴新闻性软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经验.通过对软广告发展的分析,提出对原生广告讯息密码、讯息诉求、讯息结构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祎 《传媒观察》2012,(4):13-15
非经济广告作为一种媒体产品,同时具备媒体新闻产品与广告产品的特性。它是真实客观的诉求表达,又通过广告创意的表现形式,经过提炼、加工而呈现出来。2012年2月1日,香港媒体刊出全版"反蝗"广告,内容引发争议。本文以香港"反蝗"广告为例,分析其刊登由来、内容表达和传播效果,就媒体如何规范非经济广告的内容展开思考,使社会各方诉求更好地通过广告的形式有效表达出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5.
黄秀莲 《东南传播》2011,(12):107-108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广告理念的不断更新,国内外广告创意人对环境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环境媒体的价值已经凸显。环境媒体形式多样,创意多变,但无论如何变化,始终以受众为核心。当前,广告正从单向传递信息向着双向互动参与转变,“受众参与”在广告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环境媒体作为广告信息传播的新手段,亦在提升受众参与度方面进行着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6.
媒介符号环境与广告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闻传播业在商业化运作进程之中,不仅致力于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也将经营战略的重点投向了广告。然而,当前许多媒体还只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追求广告数额,却往往忽视了其所刊载的广告是否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事实上,经过广告代理商的市场调研、广告创意、文案写作等工序之后,广告成品一经投放到媒体之中,就已经成为了媒介产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媒体对广告成品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广告的传播效果。因为,媒体为广告提供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版面,也提供了其赖以生存的“符号环境”。无论多  相似文献   

17.
卢杰 《出版广角》2018,(6):72-74
网络时代,媒介形态日趋多元化,自媒体所带来的互动体验令人眼前一亮.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正式霸屏,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悄然而至,并催化传播范式发生转变,微电影广告应运而生.微电影广告所呈现的碎片化特征,与自媒体时代的受众本位思想不谋而合,其便于定位、易于传播的特点,更使微电影广告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范式,引起广告商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程明  张蒙 《编辑之友》2022,(1):80-85
从传统广告到数字广告,其信息的认知逻辑随着媒介技术的浸入而不断发生改变.文章从传统广告信息认知的局限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建构数字广告下的内容认知逻辑,并深入剖析数字广告的影响能力.研究发现,对于大众媒介下"被控制"的受众而言,企业和媒体在传统广告信息的加工和传播上处于霸权地位.随着数字广告的兴起,不仅将传统的广告信息进行了内容再造,而且令认知的主体与客体在关系连接上发生了改变.此外,数字广告还利用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消解掉传统广告的控制权力,进而通过数字内容的影响能力完成广告的进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工业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过渡,传播环境发生着剧烈变迁.传统广告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身上带有不可消除的“原罪”,在信息环境下,传统广告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连接”是互联网的基本要义,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分水岭,它将物的网络推进到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交广告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广告具有本质的区别.社交广告应在认知层面、关系层面和传播层面建构其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7):59-63
本文所研究的"微广告"是指依托微信、微博、QQ等主要自媒体平台与"微片化"的受众进行沟通与传播,重点关注微广告在自媒体平台下所呈现出来的分享形式与扩散特点,剖析广告主在运作微广告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内容与表现形式直白单一、过度推送造成干扰、垃圾信息引发反感等问题,进而从微广告的自我定位、信息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与受众建立情感共鸣和互动、信息传播频率和时机等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为微广告的运营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