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史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高中史记     
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蓦然回首,却发觉自己已经走到了高中的边缘,是呀,剩下的日子不到100天了,总想留下点什么.  相似文献   

3.
微史记     
《新作文》2014,(4):9-10
  相似文献   

4.
高中史记     
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蓦然回首,却发觉自己已经走到了高中的边缘,是呀,剩下的日子不到100天了,总想留下点什么。记事篇A.童话刚进学校,目所能及之处,找不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这倒是个有利条件,我不是答应老爸要在这里闯出点名堂吗。然  相似文献   

5.
网络寻史记     
小嗖风风地吹着,在一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  相似文献   

6.
读史·史记     
黄济 《中国教师》2007,(8):31-33
<正>《史记》,由司马迁(前145—约前86)撰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上起轩辕,下迄汉武,历时数千年,包容了数百个历史人物。本书在司马迁逝世后才传世,初名《太史公书》《太史公记》等,到魏晋时期,才定名为《史记》,实现了他"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宿愿。  相似文献   

7.
美文采撷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②,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③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④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⑤矣!”…………项王军壁⑥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⑦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⑧!”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⑨船待,谓项王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传记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学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9.
读《史记》     
余幼时独爱小说,不知史书为何物。后有幸习得《史记》一二篇,乃知其奇,遂求之。以前人为鉴,鉴今世之是非得失:以前人为师,悟为人处世之方。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绝唱:《史记》。而他的人生际遇和他的作品交相辉映,一起成为不朽。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游历全国,考察民风。真正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继承其父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接触到宫中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1.
周子淇 《新作文》2010,(9):13-13
每个人都当过"小偷"吧,我自然也不例外,请"欣赏"我的"偷吃"糗事一箩筐。 最近不知怎么了,我迷恋上了吃牛奶花生,那味道有点儿甜,有点儿奶香,有点儿咸,有点儿五香,可谓香甜可口,余味无穷。可是妈妈怕我上火,不让我多吃,  相似文献   

12.
13.
我们称赞一个伟大的学者或者一部伟大的著作,常用四个宇:博大精深。其实真正符合这四个字的极少极少,在这极少极少的人和著作中,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是当之无愧的。先说“博”。司马迁生长在一个世代史官的家庭,他的父亲司马谈担任“太史令”的官职,相当于今日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汉代以前大量历史资料都收藏在他那里,因  相似文献   

14.
子长述《货殖列传》,于二千年之上,独能表生产于政教发徵之外,明经济为社会赖以存在之根基,明见卓织,不愧史家冠冕。虽其间不免疵病杂出,要其精■,自足不朽。唯是流传既久,烂脱为■,而经术之士,呫毕之儒,笃于时教,鲜克知味.矫若孟坚,犹讥其“述货殖则崇  相似文献   

15.
16.
一九三八年,余侍先师无锡钱基博先生(1887——1957)教授湘中。明年暑假,先生应国民党南岳抗日干部训练班教育长李默庵将军之请,有南岳讲学之行,无锡高君昌运与余实从。至则寓旧圣经书院三日,先生为讲兵家孙子书,援古证今,畅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旨,以谓“胜负何常,祸福相倚,倘知日本之胜不贵久,斯可以知日本之必可败;知我国之势不终败,斯可以知抗战之必可胜。”其后本此以著《孙子章句训义》一书。讲事毕,因登岳顶,观日出,宿上封寺者又七日。入夜,凉风习习,云海茫茫,一灯晶荧,诸天肃穆,先生乐焉,因为吾两人诵说《太史公书》,究极其旨趣,探讨其文章,寺僧智圆亦每预闻。余为志其概要。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先生以咽喉之症遽归道山,越十年而昌运复下世。记《二程语录》“伯淳尝与子厚在兴国寺讲论终日,而曰旧日曾有甚人于此间讲此事。”言念昔游,恍兮如昨,而奄忽几五十年于兹矣。因发箧取旧记理董一过,自卷首《五帝本纪》至卷八十《荆轲列传》,凡三十事,为海内成学治《史记》者考览焉。  相似文献   

17.
一部史家绝唱,一曲无韵《离骚》,我翻开已有些泛黄的书页,走进那段纵横几千年的历史。滚滚东去的江水淘尽了千古英雄,我站在岁月的岸边,掬起一捧又一捧江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学术著作,对今天的读者来说,都存在着一个读法,即怎样进行阅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且,这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 无论学习何种古籍,最好的方法,当然还是苏轼所提示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即把全书认真、反复地通读几遍,这一办法最为稳妥,最解决问题,并能和过去阅读过的其它古籍触类旁通,相互印证,收取左右逢源的功效。然而《史记》全书凡一百三十篇,这在西汉王朝当时,实集古代史料的大成,反映的问题多,时代的跨度大,郡国地理,二三千年来几经变易,训诂名物,现代人也不易一目了然。不用说通读,就是但观大略,也谈何容易。故自明代以来,就出现了《史记》的各种选刊本,数量之多,真可谓“汗牛充栋”。  相似文献   

20.
京剧"史记戏"取材于《史记》,但由于戏曲和史书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改编的过程中,"史记戏"对《史记》进行了多方面的改写,包括题材的选取和主旨的改写,人物形象的改写和情节的改写等,有得有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