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8年前的1935年10月11日,汪集旸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吴江县严墓镇(今苏州吴江市铜罗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于1932年在东吴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杭州两浙盐务管理局工作;母亲是上海浦东人,从苏州女子师范毕业后曾在吴江县严墓镇国民中心小学教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汪集旸随父母举家内迁到昆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汪集旸又迁回杭州,进了杭州市的一所私立学校宗文中学,念了不到3个月就得了一场伤寒症,险些把小命送掉。休学1年身体恢复后,进家乡最好的中学——育英中学(现名震泽中学)。  相似文献   

2.
博士研究生培养也应提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集旸:1935年生于江苏吴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7月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获苏 联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9年后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 作。1979-198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及美国地质调查所任访问学者及高级客座研究员。1989年至今任国际地热协会 (1GA)主席团成员。1981-1995年任国际热流委员会(1HFC)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 院院士。 1970年以来,汪集旸院士长期从事理论和应用地热研究,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矿山、油田地热和地热资源方面取得 创造性的成就并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中国地热研究体系。20世纪90年代在系统总结我国理论及应用地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 编制出《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分布图》和《中国温泉及放热量分布图》(1:600万),《中国莫氏面温度分布图》和《中国热 岩石圈厚度图》(1:1200万)等一系列图件。他还撰写出版了英文版《中国地热》(Geothermics in China)专著,对地球科学理论 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曾获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七部,发 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2005,(4):2-3
据中新网电.在河海大学开幕的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博导汪集呖就“博士生培养与创新”对当前中国博士培养作出了上述评价,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高等教育正步入误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奖励》2013,(11):16-16
"在我国,院士的评选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不是中国的"特产",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存在。各具特色的院士评选机构亦如是。"  相似文献   

5.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3,(10):9-11
12人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第24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大会当地时间10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大会选举出新院士52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朱玉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小明等7名中国内地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1名香港地区科学家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淑珍(女)、台湾"中央研究院"细胞与个体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道时等4名台湾地区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14,(11):4-4
中国能源领域首个企业牵头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融合的分布式能源的网络系统基础研究”在河北廊坊正式启动,该项目由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四家单位承担,甘中学博士任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8,(10):77-78
10月10日,“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举行。  相似文献   

8.
在他名字前面,有一长串头衔:"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而在很多人眼里,王大珩先生是"中国光学之父",但王先生却说:"所有经历的事件和变迁,都是在国际形势的大环境中,在经济建设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形成的,并不是我个人的功劳。"  相似文献   

9.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成果瞩目,众星云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振兴为首的课题组携"双星"出场,并获得该年度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它就是著名的跨越极区和赤道区的"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教授的采访,总结了人才培养、学科的学术性、优势与特色研究方向及学科带头人的自身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1):153-156
2010年1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了年度"双十"评选会议。来自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冶金、有色、核工业、地震、煤炭、化工等行业,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水电工程等单位的23位两院院士、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选出"2009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2009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2.
能源学院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初,历经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系、可燃矿产系、地质勘探系、能源地质系等演变过程,现由石油地质、石油工程和能源与环境三个教研室组成。有教职员工46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教授20人(博士导师17人),副教授11人。另外,有退休后返聘教授(博导)7人和兼职教授4人。师资力量雄厚,既有德高望重的院士与老教授,又有一批积极进取的中青年骨干。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地热吗?地热就是地球内部的热量。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地球不就是一个硬邦邦的大球吗?再说了,我们脚下的大地从来都是冷冰冰的,哪有什么热量!这样想的同学还真是不少。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脚下的地球可是一个外冷内热的特珠大球,越往地球里面,温度越高,等到了几千米,地球里已经成了巨大的能量库,但达到一定深度后越往里地下温度越低。这种能量,就是地热!而一天从地球里面穿到地面的地热,就相当于全人类一天使用能量的2.5倍! 由于现在的煤炭和石油越来越少了,地热能源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这期要介绍的科学家呀,就是研究地热资源的中科院院士——汪集旸爷爷。汪爷爷从小就羡慕那些在野外整天考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认为整天可以游山玩水,多好!瞧瞧,汪爷爷小时候是一个很贪玩的小孩呢!走,让我们到汪爷爷的小时候看看去!  相似文献   

14.
李振声档案盘点: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之称。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遗传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新洲区汪集街以盛产"汪集鸡汤"而闻名。品尝着"汪集鸡汤"鲜美可口的滋味,享受着鸡汤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新洲老百姓从内心深处感念新洲区职业高级中学的师生们。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智能电网及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一轮能源竞争中,中美都将"智能电网"视作能源战略重点加以规划。我们要探讨在智能电网的6大分类中,未来10年的商业机会;而具体到储能、柔性输电、智能电表等领域又存在着哪些机会,研究目前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何泽慧.核物理学家,女,原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18.
该学院由力学和机械工程系、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安全科学与工程系以及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组成,前身是钱学森先生于1958年创建并担任首届系主任的近代力学系,现任院长为崔尔杰院士.  相似文献   

19.
龙以明,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87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作博士后。2017年获第十三届华罗庚数学奖。1988年龙以明在瑞士博士后出站,回母校南开大学任教。当时基础学科并非热门,但他坚持在数学领域奋勇前行,开始了长达10年的系统性指标迭代理论研究,这一理论后来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也极大地推动了天体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奖励》2011,(12):10-10
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授予周维善、姜廷良“第四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每人奖金20万元。 周维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甾体化学、萜类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姜廷良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