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宽容     
李文忠 《教书育人》2005,(1):116-116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睛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  相似文献   

2.
学会宽容     
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她的一个学生拿走了同桌的钢笔,当时她没有责难,也没有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  相似文献   

3.
从占代孔子的“爱心,能勿劳乎?忠之,能勿海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敦育”。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样子     
你的宽容就像黑夜中的明灯,它将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重新点燃学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迟到的宽容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老掸师,一日晚在寺院里散步,突然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便知有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掸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下来,黑暗中踩着老掸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掸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相似文献   

6.
宽容的谎言     
  相似文献   

7.
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使自己胸怀宽广。”  相似文献   

8.
张挥 《陕西教育》2004,(11):1-1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把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  相似文献   

9.
10.
每当我想起那件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时,就非常感慨教师的宽容,那是在不正常的教育意识中渐渐逝去的尽职的宽容。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只因一次未穿校服而被学校以“劝退”的形式开除。为什么?因为他竟敢对老师“动手”。是吗?我了解到是老师要把这位同学拉出去,在拉扯中冲撞了老师,既然拉扯就一定有“冲撞”。为什么老师要拉扯?是学生不服?没穿校服的有好几个学生,老师却只批评他一个,他能服吗?其实真正的问题是这位同学学习成绩不佳,平时又多让老师劳神。一个因父母离异耽误将近一学期课程的学生,一个连主要课程书都没有的学生,一个平…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日前读到了两则动人的教育故事。一位教生物的乡村女教师领到一台盼望已久的显微镜,她十分喜爱。学生们能够在显微镜下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也都高兴极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早晨,同学们发现放在教室柜子里的显微镜不见了,他们去问老师,老师也不知道。于是学生们自发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经过一天的调查,他们都把疑点集中在一个叫彼佳的学生身上,并决定星期天去他家进行侦察。  相似文献   

12.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知识的堆积而非智慧的启迪。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下面一则发生在教室的真实案例。课堂上,  相似文献   

13.
宽容,是一种教育技能。对教育过程中。“宽容”缺失原因的探讨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审视教育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宽容     
有家大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在一次去外地出差的途中,因贪杯将公文包失窃,包括公司的一些重要文件。公司的女总经理得知此事并没有狂怒地炒他的鱿鱼,而是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亲手赠送他一只崭新的公文包,并亲切地说:“你前段时间的工作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万玮 《江西教育》2006,(6):28-28
困惑:我带的一个班级学生都很服我,可是最近出了一件事:在运动会上他们和别班的同学发生争执,起初只是几个人之间的争吵,到后面发展成为两个班级之间的冲突。第二天全班学生几乎是哭着向我诉说这件事,因为他们被另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臭骂了一顿,当然,一部分男生在冲突中也对对方班主任表现得很没有礼貌,他们希望我出面伸张正义,替他们出口气,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学会宽容     
曾文忠 《宁夏教育》2005,(7):118-118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月夜散步归来,碰到一个小偷正从他的茅屋里出来,他知道小偷肯定没找到值钱的东西.便脱下上衣披在惊魂未定的小偷身上.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吧、”第二天早晨,禅师发现自己的那件上衣被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口,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语境中,“以人为本”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深度关联,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实现轨迹。而从宽容走向和谐,就是“以人为本”在当下中国现实生活中呈现的具体实现路径———以宽容的心态、理性特别是制度促进现代性的成长,在多元价值和多样生活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无疑为“以人为本”的现实践行提供了制度的维系和根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宽容的艺术     
丁七环 《教育文汇》2003,(10):28-28
一位母亲听老师说儿子最近老是迟到。十分不解。儿子每天走得那么早,怎么还迟到了。她没有打孩子,而是与孩子谈心。她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每天在河边看日出入了迷才迟到的。第二天母亲竟和儿子一道去看日出。自此以后,孩子从未迟到过一次。  相似文献   

19.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境界。懂得宽容的教师,不仅懂得教育,更会享受教育。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宽容     
管文锦 《师道》2005,(9):37-37
那年夏天,我读初二,调皮好动,成绩也很一般。教我们语的老师姓周,质彬彬的样子,戴一副黑框眼镜。课上,他习惯把手撑在学生的课桌上讲课,每讲到激动处就会狠狠地往上推一把眼镜,仿佛满腔的力量都有了着落。坐在前排的我实在太熟悉他这经典姿势了,于是开始寻思着如何捉弄捉弄他。一日,灵感突至。课前,我在常承受他手掌份量的桌面上,用3B铅笔细细地一层层反复涂抹,直到看上去“铅”光闪闪。上课了,我紧张地盯着他手的起落幅度,至于讲什么,根本听不见了。他踱到我身边,用手敲了敲课桌,“认真听好!”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的手顺利进入“埋伏区”,扬起,五个手指全是黑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