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和教师问题为引导”为原则,从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的角度,简介了设计问题化学习的方法,并以问题化学习的方式建构了一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2.
陶桂洪  宋贽 《考试周刊》2013,(37):55-56
问题教学方法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分析解决问题为过程,总结问题为终点的一种教学方法。作者具体分析了问题的设计、问题的展现、问题的讨论和问题的总结四个方面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指出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光辉 《林区教学》2013,(12):100-101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断被运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首先介绍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概述,探讨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的实现方法,并对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为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化归思想作为初中数学试题的有效解答路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化归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转化和归结,它拓展了解答数学问题的思路,创新了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问题的有效转化,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把问题由繁变简,由难变易,提升了数学问题的解答效率.  相似文献   

5.
观察统计发现,专家教师13节课提问300次,预设占3/4,生成占1,4,位居前三名的问题分别是探究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和期望性问题,位居后三名的问题分别是全息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应用性问题,记忆性问题居中、专家教师的教学体现了“为知识而教”。更体现了“为方法而教”、“为思维而教”、“为迁移而教”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解决问题常用的一种策略。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转化思想,如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将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等,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并不难。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郑婷 《考试周刊》2013,(39):56-57
本文从化陌生问题为熟悉问题,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化未知问题与已知问题,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互相转化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挖掘课本资源,渗透数学化归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临界状态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切入点,为抽象物理规律提供了定量化表征依据.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临界状态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能够为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奠定优良的思维基础,牛顿力学定律阐述了力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临界状态必将是解决力学问题的核心条件,为定性分析和定量求解提供了中枢纽带.本文针对初中物理力学问题中具体的力学问题,研究了力学临界状态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物理教学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问题式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相吻合。文章从问题式学习的理论依据入手,分析了国际金融双语教学中实施问题式学习的必要性,探讨了实施问题式学习的操作过程和效果,指出了问题式学习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主要写了在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探究怎样实施小学数学问题教学。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线。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精选问题,开展讨论;师生、生生互动深入问题本质。  相似文献   

11.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BL从课程体系层面到课程层面的发展趋势,分析了PBL的本质、设计原则、课程设计技术以及问题设计,讨论了PBL问题的现实性和相关性问题。以空管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学习者、班级大小和技术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目标。最后采用PBL教学法为该课程设计了8个典型的空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面对这些社会问题,美国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实行改革,形成了以舆论为先导,民众为主力,各级政府为主导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这种模式对其他国家解决社会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指出了现在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的基本理念,并详细论述了以问题为本的理论在教师培训中的运用,最后提出了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研究性教学问题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开展研究性教学问题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内容为主线,构建覆盖知识模块的问题框架体系,建立体现知识点之间层次和联系的问题集群”的思路,阐述了问题设计应坚持的符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发性原则、交叉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六个原则,分析了问题类型和层次的划分依据与方法,设计了进行问题设计的六步具体做法,并以德州学院《化工热力学》为例进行了论述,对于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导数内容进入中学数学,丰富了中学数学知识,拓宽了研究问题的思路,为解答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新途径.在解析几何中,常利用导数来解决曲线的切线问题和最值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又发现借助导数解决圆锥曲线的中点弦问题也十分的方便.下面引入一个定理,能为我们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范文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对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问题 ,从理论的高度提出了系统的看法 ,为进一步奠定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础作出了贡献 ,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如他对社会分期问题 ,汉民族形成问题和关于劳动人民的作用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问题的研究 ,灵活地运用了马列主义 ,解决了中国历史实际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CVAR风险度量模型在带有交易费用的投资组合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风险度量指标CVaR,提出了一个交易费用呈分段形式的新的最优投资组合模型,该模型所描述的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是分段函数,因而此规划问题为非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引入0-1变量,将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运用0-1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我国的股票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为制定合理的投资组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列举Internet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寻求问题的结症,进而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Internet网在我国良性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有参政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继兵 《考试周刊》2011,(91):77-77,71
问题是数学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力;问题对思维具有定向作用,因此问题是探索活动中的路灯和灯塔。问题性是思维的本质属性,因此思维过程表现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是探索活动的关键环节,新的数学问题的出现,既表现为数学思维的进展,同时又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了动力和规划了方向。数学课堂学习动力来自教师,是教师的向导性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香港回归与繁荣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模式和框架 ;香港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 ;香港回归 ,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