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语文教学思想贯穿环保意识 语文知识本身是科学的,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离不开科学思想,语文教学过程更包含了许多的环保因素,包括课文内容、教学手段、学习策略等。都具有环保的理念、规律、法则和环保知识介绍,只不过是人们平时认识一般化,没有把它提高到环保教育的高度而已,或者是环保渗透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马新民 《甘肃教育》2008,(12):58-58
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是新课标提倡的教育理念,将环保教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文的赏析中受到环保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环保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走向。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学科渗透是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适时、恰当地渗入环保教育,将收到语文教学与环保教育相得益彰之效。  相似文献   

4.
于海俊 《文教资料》2008,(13):109-110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与环保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我们应将环保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挖掘环境保护的教育题材,找到“渗透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造美好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新形势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笔者经过三年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做到“渗于其中,寓于其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环境,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要想获得和谐发展,就要注重保护环境,因此需要从小就培养人们的环保思想。因为语文教学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将环保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严深霞 《考试周刊》2014,(62):42-42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友谊的启示",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的情怀"。鉴于当今环保问题日趋严重,在语文教学中,我将环保保护教育渗透其中,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环保教育渗透的原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紧紧围绕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9.
宗有明 《课外阅读》2011,(3):103-103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新形势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0.
蒋大年 《甘肃教育》2014,(24):46-46
正一、充分挖掘,精心设计,把环保教育引进语文课堂一些教师认为,环保教育只是地理学科的"份内之事",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对此略而不谈。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保教育不一定要独立开来,而应有机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体系之中。现行语文教材中虽然鲜有纯粹的"环保课文",但许多篇目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为我们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丰富  相似文献   

11.
周玉华 《江西教育》2001,(12):41-41
当前,世界各地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环保热,电视中的公益广告,报纸上的大量报道,无不证明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当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就自己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谈一点体会。一、结合课文,创设氛围,提高认识。《瀑布》一文,是一首词句优美的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诗中所描绘的景致是多么的令人神往,特别是那水,清凌凌的,溅起来宛如一粒粒晶莹透亮的珍珠,远看又如银色的屏障,加上周围青山的衬托,那真叫人陶醉。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将瀑布的实景放映出来,学生…  相似文献   

12.
胡大清 《湖南教育》2005,(23):34-34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寓环保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一、结合环保课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环保的课文不少,以八年级下册三单元为例,五篇课文都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这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领悟课文,促使他们自觉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宣传者。如讲授《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3.
爱护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师只有长期坚持并从挖掘课文内容、字词教学、朗读教学、插图课文、作文教学和口语交际中有效地渗透环保教育,从小学抓起,才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相似文献   

14.
李秀玲 《课外阅读》2011,(10):332-33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学校不容忽视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培养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陈丽 《中学文科》2009,(13):61-61
学校是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环保教育。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松树金龟子》时,我是这样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低碳教育新兴阶段,高职环保类专业进行了低碳教育的有益探索.基于环保类专业低碳教育模式初步试行获取的宝贵经验,在阐述高职环保类专业低碳教育重要意义及方案设想的基础上,从积极开展第一课堂低碳教育、有计划组织第二课堂低碳宣教及实践和全方位构建低碳教育环境三个角度分析了高职环保类专业低碳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形成有利于环境的道德观念.树立对生活环境更加积极的行为准则,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现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广西师范学院14个二级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文理科学生有关低碳环保认知、低碳环保实践及低碳环保意愿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不同学科的高校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差异性认知,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低碳实践,规范其低碳生活方式,大力推进低碳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巧妙地进行思想教育 ,不失为一条好途径。首先 ,对于探讨环保内容的文章 ,如《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可凭借分析字、词、句、段、篇的内容来直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历史上封建统治者 ,特别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长期在这里掠夺矿产资源 ,伐木毁林 ,使山岭变成荒山秃岭 ,岩石大量裸露风化 ,山体到处崩塌滑坡 ,泥土石块不断随水流往沟床聚集” ,导致了大型泥石流的发生 ,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淤埋农田 ,冲毁桥梁、涵…  相似文献   

20.
围绕“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的话题,笔者认为从三个方面进行自然渗透比较好,一是课文学习自然渗透,二是课外活动自然渗透,三是作文指导自然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