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先秦儒家的经济思想中,等级观念贯穿在各部分理论中,可以说,不抓住这一核心就很难掌握先秦儒家经济思想的实质。本文打算对先秦儒家(仅对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级观念的主要内容、产生的条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一、先秦儒家等级观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以绿色限定消费的性质,使绿色消费走出人类在以往消费生活中遭遇到的节约资源与快速发展经济二者无法兼顾的“两难”困境,与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相一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绿色消费对于时代困境的超越,体现在它对传统消费模式局限性的克服上,体现在它对于消费的精神文化效应、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的综合考虑上。  相似文献   

3.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继承了上古的音乐思想和西周礼乐制度,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秦儒家的音乐思想理论。他们在肯定音乐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又从各自的观点出发阐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们都特别强调音乐的社会政治教化功能,从而形成了先秦儒家以"乐教"为核心特色的音乐思想。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之乐教理论,重视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受到当时社会及此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在维护国家统治与调和社会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继承了上古的音乐思想和西周礼乐制度,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先秦儒家的音乐思想理论。他们在肯定音乐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又从各自的观点出发阐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他们都特别强调音乐的社会政治教化功能,从而形成了先秦儒家以"乐教"为核心特色的音乐思想。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之乐教理论,重视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受到当时社会及此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它在维护国家统治与调和社会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念渐呈多元化倾向、两极分化加剧、非理性消费突出。加强高校消费道德教育,树立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念刘不容缓,同时也是推进节约型社会进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是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节约型社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而节约意识的培养对建立新型的消费观念和倡导新型的消费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并非是专讲仁义的“伦理型”学者,他们同样重视富国富民和农业生产,提倡社会分工,鼓励商品流通,关注工商、财政管理和生活消费。只有把先秦儒家的伦理学说与其经济学说联系起来,才能对先秦儒家、乃至整个儒家作出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官德思想顾名思义就是指先秦儒家关于古代官员道德的思想,又可以理解为先秦儒家的政治道德思想,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重温先秦儒家官德思想的价值意蕴,以先秦儒家官德思想审视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之流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做出有益的思考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儒家传统政治道德思想现代转生的价值诉求,也是以儒家传统政治道德思想为借鉴匡正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是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节约型社会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是全体社会成员要有新型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而节约意识的培养对建立新型的消费观念和倡导新型的消费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当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消费者,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能否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先秦儒家音乐美学“乐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的基本思想,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提炼。先秦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强调音乐艺术的特征是和谐,推崇中正平和之音,强调音乐艺术的平和与适度,主张"乐与政通""乐通伦理",强调音乐的教化力量,音乐艺术与社会政治息息相关。儒家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具体体现在孔子儒家美学的核心、审美标准、评价标准这三个方面。其中,"仁"的理论是儒家美学的核心,"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的评价标准,"和"是儒家美学的审美标准。先秦儒家美学观倡导的"乐和"观,是儒家"乐与政通,乐通伦理"为宗旨的音乐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普遍化、合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探讨——以X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倡导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对社会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本文以X大学为例,探讨了X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现状,并针对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存在的总体能耗大、浪费现象严重、能耗计量和控制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节约意识缺乏和消费现念不健康;其次是校园管理存在漏洞;再次是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广有限,能耗控制困难等等.最后提出了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有关对策,主要有倡导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开展"节约型枝园"宣传教育;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规范管理促节约;大力推广使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完善节能控制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人权理念,它们大都隐含在人伦道德思想中的“民贵君轻”、“仁者爱人”、“义利统一”及“有教无类”诸方面。近世以来先秦儒家的人权理念,对欧洲的启蒙思想和西方的人权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挖掘先秦儒家的人权理念,对推进现代世界人权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课具有提高学生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加强构建"节约型社会"意识的培养,其中高一<思想政治>尤其应承担"构建节约型社会必要性"和"怎样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社会救助思想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儒家在仁政爱民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社会救助思想。涉及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和特殊救助等各个方面。先秦儒家的这些主张既是对我国古代社会救助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同时对我国后世传统社会救助制度和救助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的消费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的消费方式。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方式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部分,是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相统一的。构建节约型的消费结构关键是提高消费的科技含量,以科技为平台,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韩晓昌  林燕 《文教资料》2012,(10):83-84
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其中和谐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和谐思想极为丰富,其表述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梳理研究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而消费心理则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居民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中国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存在的消费误区提出改进居民消费模式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倡导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为己之学”是先秦儒家学习思想的高度概括,对“为己之学”的解读是对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乃至整个儒家为学体系的重要一窥。历来受到儒学研究者的重视。先秦儒家的“为己之学”以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通过对学可明德的信仰以及对“内圣”而“外王”的逻辑推演,树立了先秦儒家为学思想的精神价值导并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以明确为学之志趣、内省多思之方法以及躬于实践之途径铸造了“为学由己”的为学实践模式,赋予先秦儒家为学思想以实践之可能,从而奠定了整个儒家为学思想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全面论述了孝的实行、孝的功能和地位,内在地包涵了孝治的思想成分,形成了系统的孝道理论,是先秦儒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孝道学派”的提法,容易造成对孔、孟、荀等儒家孝道思想的忽视,且否认了孝道理论中包涵有孝治的思想,忽视了儒家思想伦理政治一体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儒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产生了自己学派的思想。西汉以后,儒家的义利观随着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传播开来,儒家义利观作为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通过梳理儒家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分析儒家义利观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指导和启示,总结利用传统儒家义利观思想指导建设现代法治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