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传统的绝对地震定位方法,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相对定位方法(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华北地区(110°~120°E,35°~42°N)1993—2004和2007—2012年间发生的17 315次地震进行地震重定位研究.经过两次定位后得到11 453个地震的震源参数,重定位后震中分布形态更加清晰,向活动断裂两侧收缩,与区域构造呈现出更加密切的关系.重定位后的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3~18 km范围内,约占地震总数的88%,表明华北地区的发震层主要位于中上地壳.约有97.6%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0~23 km,由此推测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下界面约为23 km.新河地区地震重定位后震中位置清晰地呈现出NNE向条带状分布,与新河断裂的走向一致,在垂直于新河断裂走向的剖面上,地震震源呈现上陡下缓的"铲状"形态.在唐山地区地震重定位后地震分布表现为唐山、滦县和迁安3个震群,在唐山断裂北段呈现出2条明显的断层,东边断层比西边略深.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20日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发生Ms7.0级芦山地震,通过计算多个地震活动参数,定量分析芦山地震发生的背景地震活动性及与汶川地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历史记载龙门山断裂南段仅有3次6.0级以上强震,存在地震空区的历史地震背景;2)通过a值分析可知,芦山地震发生前30年背景地震活动性较高;3)分析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空间分布差异,发现龙门山断裂南段在汶川地震后仅部分区域b值下降,应力增强,芦山地震发生在b值明显下降区.  相似文献   

3.
应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高陵4.4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161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比原始定位结果更加收敛集中.高陵4.4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7km,地震序列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4~8km,平均值为6.9km.  相似文献   

4.
田野  田翠勤 《科学中国人》2010,(2):126-128,F0003
运用能量释放公式(地震公式),通过对汶川5.12地震(主震级为8.0级,震源深度为14公里)能量释放状况的分析,并通过与相近(主震级与震源深度)案例能量释放状况的比较。认为;汶川5.12地震,若主震级为8.0级,则震源深度为14公里的实测结果远小于实际震源深度。  相似文献   

5.
把从地球角度观察地球存在的“地震现象”变换为从宇宙角度来观察,得到的观察结果反映;“地震现象”与地球存在的板块运动没有任何联系,而是与地球(宇宙状态下)生成(质量与能量)过程相联系,与地球(宇宙状态下)存在的吸积能量过程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南岩溶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生态环境脆弱。主要表现为:石漠化非常严重;水源漏失、深埋,耕地瘠薄且少而分散,土地生产效率极低;旱涝灾害频繁等。西南岩溶地区集中了西南地区70%的国家扶贫县,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这一地区还是我国长江、珠江的重要源区,维系着大江大河下游地区以及大型水利水电设施的生态安全。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曾向国务院呈送《关于西南岩溶石山地区持续发展与科技脱贫咨询建议的报告》,提出了“要处理好粮食、生态、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科技投入”、“对贫困地…  相似文献   

7.
单海平 《大众科技》2008,(11):113-115
在分析前人关于中国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岩溶学、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理论及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的概念,深刻分析了其内涵,全面论述了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流域水资源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20日,在大洋另一端,墨西哥南部格雷罗州和瓦哈卡州发生7.4级(之前估计为7.8级)地震,震中位于瓦哈卡州的奥梅特佩克市以南29公里处山区,震源深度15公里。此后,墨西哥又发生40多次余震,都未造成人员死亡。直到3月22日才在格雷罗州夸希尼奎拉帕市发现两名死难者,一人被坍塌的墙壁砸伤,不治身亡;另一人在地震中受到惊吓而突发心脏病去世。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重,点阐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增长现状和产业结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最小。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16-2020年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的闪电定位资料,对天峻地区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天峻地区雷电出现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结果可为当地雷电灾害预报和防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地震灾害损失,人类需要不断地寻找更科学的地震预测预报方法。虽然目前的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进步,但科学进展与实现科学预报地震的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本文将对K线理论在地震趋势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地震趋势分析思路。本文根据地震活动趋势分析与投资品价格走势分析的比较,提出了可以用K线理论进行地震活动趋势分析的观点,并定义了地震K线的画法,还通过对徐州周围的历史地震K线图的分析,验证了K线理论在地震趋势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滕瀚  孙超 《科学学研究》2010,28(7):986-989
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对620名被试科学活动中的意象思维方式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揭示了科学活动中意象思维方式具有意义性、表象性、情感性三因素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了相应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桥梁抗震分析中的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限元角度和工程抗震角度,分析了大跨度桥梁有限元模拟中的基本概念和关键问题,着重于工程的实际可操作性和细节的处理,最后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为保护、恢复和提高区域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蓄洪水、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而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的区域。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空间变化,是环保等相关部门把握国家生态功能区宏观生态环境状况,并对其进行量化监管的重要手段。为此,本文基于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510个县2010年、2015年两期的生态环境变化空间分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核密度法对两期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中,71.77%的变化为耕地、工矿、建设用地的转入,27.53%为植被的转入;核密度提取出5个热点区域,包括燕山地区、吕梁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武当山地区、大别山地区,占总变化图斑数的24.64%,黄土高原地区和大别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工矿和建设用地的扩张,燕山地区和吕梁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工矿用地的扩张,武当山地区变化主要来自于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变化面积加权的核密度提取出1个热点区域,即西拉木伦河地区,占总变化面积的20.53%,该地区的变化主要来自于耕地的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