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了本刊1990年第十期上的《应该是“太阳灶真好”》一文之后,我认为还是用“外婆家的新厨房”做题目好。《外婆家的新厨房》是一篇科普读物,介绍了太阳灶的外形、构造和工作原埋,具体说明了它不用柴、不用煤,又干净又省事的优点,但是在突出太阳灶的优点时,是针对外婆家的旧厨房用柴、用煤,又不干净又不省事、省时的情况而言的。另外,  相似文献   

2.
《外婆家的新厨房》(六年制小语七册第16课)是一篇向学生介绍太阳灶的构造、功能及优点的常识性课文。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太阳灶,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同时,学习作者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事物的用途、原理的表达方法,借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引导学生搞清“外婆家的新厨房指的是什么?秦惠娴看到的太阳灶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它不用柴,也不用煤,就能做饭炒菜?”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师生可抓住“新厨房”这个焦点,按照引出新厨房、认识新厨房、了解新厨房的步骤来突破。  相似文献   

3.
《外婆家的新厨房》主要写了外 婆家的太阳灶的样子和构造,介绍了 太阳灶具有干净、省事、不用柴、不用 煤等许多优点。学生学习这一类型的 课文往往会感到非常新鲜,很有兴 趣,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诸如 外婆家的新厨房指的是什么?太阳灶 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优点?太阳灶 为什么做成“伞”状形?伞为什么倒 放?“伞”为什么要用银纸拼成?锅底 为什么要涂上一层黑色等,这些都是 学生在认知上的障碍,也是学生急于 想知道的问题,教师要解放思想,大 胆尝试,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 点带面,把握全篇,因为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课上,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学生对教材提出一些异议。试举几例。①“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地方能用“件”做单位?只能说“一个”地方。《给颜黎民的信》②《外婆家的新厨房》——课文写的不是厨房而是太阳灶,题目应该换成“外婆家的太阳灶”或“外婆家的新灶具”③这课书写的气象员能准确预报天气,为什么她和别人一样挨淋?如果准确知道当日有雨,为什么不带伞?《避雨》④从被吃的树叶判断骆驼缺齿是不可能的。骆驼  相似文献   

5.
一、分散难点六年制七册16课《外婆家的新厨房》是一篇科普读物,目的在使学生了解太阳灶的构造及其原理。太阳灶的工作原理涉及光的反射与折射及物体颜色对吸热能力的影响等科学知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必须通过实验,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利用第二课堂做两个实验:①让几个学生每人拿一面小镜子(面数不定,至少四面,多一  相似文献   

6.
《外婆家的新厨房》是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新厨房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简单的原理。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可抓住“新”去安排导学环节。“新厨房”的价值新课文主要讲的是新厨房,然而课文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去写新厨房,而是巧妙地说“这天的天气特别好”,地里的稻谷“被晒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通过预习,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要求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由“灶”、“炒”、“漆”、“爽”、“嘟”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进行讲解。2. 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训练学生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4.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懂得“外婆家的新厨房”指的是太阳灶。太阳灶是通过倒撑的“伞”,把太阳光聚拢锅底到烧饭、做菜的。黑色能吸收太阳光中更多的热量,因此锅底涂黑色。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科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部编六年制小语第七册第五组共有三篇讲读课文,(《捞铁牛》、《蝙蝠和雷达》、《外婆家的新厨房》)一篇阅读兼习作例文(《一次科技活动》)。这一组课文集中介绍了一些科学知识,选材单一、语言通俗。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抓住事物的重点。但由于这几篇课文均涉及到科技新知识,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师着重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每一课的作业,  相似文献   

9.
板书设计应该因文而异。《外婆家的新厨房》是一篇科普知识方面的文章,作者通过虚拟一个故事情  相似文献   

10.
《观潮》是赵宗成、朱明元写的一篇借景抒情的记叙文。《一棵苹果树的来历》是俄国作家乌申斯基写的科学童话。《八只小猫》的作者是女作家菡子,文章选自她的散文集《前进的颂歌》。《外婆家的新厨房》是科普作家叶永烈写的科学小品。《柯里亚的木匣》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一篇儿童故事。《信箱》是苏联作家泰慈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昆明市武成小学唐朝霞《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第九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及演变的过程,告诉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开篇就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概括介绍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  相似文献   

12.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这是一首古老的童谣,它提示了《外婆家的石桥》这篇课文的主题———外婆爱我们,我们爱外婆!那天,易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述课文《外婆家的石桥》的故事:“……外婆背着‘我’终于爬上了那座虽然不高却又难以逾越的石桥……”故事将我的思绪带到了三年前的一个夏夜。那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外婆又是打凉水,又是换湿毛巾,又是给我吃药,可丝毫没有减轻我的病情。外婆急了,背起我就往医院跑,一路上跌跌撞撞,好几次差点摔倒。我害怕得哭了起来:“外婆,外婆,放我下来,让我自己走吧!”外婆就是不干,…  相似文献   

13.
《外婆家的新厨房》选自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著《儿童科学童话》一书,编入通用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五组,是配合本组训练重点“抓住事物的重点”的主要教材,教学时,要注意突出这个重点。全文按照时间和记叙顺序,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节),写外婆在一个星期天早上接秦惠娴到城郊家里去玩,第二段(第2、3节),写惠娴到外婆家后,外婆忙着去打谷子,让她去拾稻穗;第三段(从“快到中午”到“去看看就明白了”),写惠娴中午回家,不见外婆回来做饭,外婆却突然端来了热  相似文献   

14.
记忆里,外婆家的厨房是一个黑漆漆、不怎么透光的小屋子,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个灶台,而柴火则放在布满蜘蛛网的角落。每次外婆煮饭时,我总会坐在那把椅子上,将一根又一根柴火放在土灶里,红红的火焰映照着我红嘟嘟的小脸蛋……记得那时外婆家的厨房非常潮湿,用水泥筑的灶台约有半人高,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铁锅,外公在另一边依墙搭了张桌子,用来放东西。  相似文献   

15.
新编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和第十一册,今秋开始供应。这两册课本的课文,绝大多数采用五年制课本的课文,以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但也编进了一些新课文。为了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利于教学,现将几篇新课文简要介绍如下: 第九册有四篇新课文:《登山》《水晶宫的秘密》《白杨》《雕凤凰》。《登山》选自《中国少年报》,作者[苏]H·霍德扎。这篇课文属阅读课文,讲的是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自觉锻炼革命意志的事。俄国十月革命前,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有一天,列宁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大部分采用五年制第八册的果文,少量的第七、九、十册课文,新选的课文有《缝纫鸟》、《夜莺之歌》、《山间又响马铃声》、《可爱的草塘》、《灰尘的旅行》、《神秘的小坦克》,共计30篇课文(其6六篇独立阅读课文未安排课次)。下面谈点备课意见。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八本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7篇,阅读课文7篇;保留了现行教材中的17篇课文,新选了9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它们是:《中国石》、《旅行家树》、《峨眉道上》、《苦柚》、《电脑“管家”》、《她是我的朋友》、《争吵》、《开演之前》和《全神贯注》。全册课文分为7组,每组之后设基础训练。这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7篇,阅读课文7篇;保留了现行教材中的17篇课文,新选了9 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它们是《中国石》、《旅行家树》、《峨眉道上》、《苦  相似文献   

19.
一本册有30篇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4篇,阅读课文8篇,独立阅读课文6篇,连同读写例话6篇,基础训练8个,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分8组进行编排,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本册编写注意了以下几点: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造就一代新人。本册课文大部分采用五年制第八册的课文,少量的第七、九、十册的课文。新选的课文有:《缝纫乌》《夜莺之歌》《山间又响马铃声》《可爱的草塘》《灰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秋季使用的小学语文五、七、九册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现将篇目变动情况介绍如下。第五册:删去下列课文:《列宁怎样作文》、《想起你》、《新农场》、《会飞的水》、《给自己写信的人》、《黄继光》、《保卫黄河》、《为人民歌唱》、《试航》、《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蝙蝠和雷达》、《新星》。新选的课文是:《古诗二首》(《夜宿山寺》选自原七册,《江上渔者》选自原六册)、《罗盛教》、《爱迪生》、《做风车的故事》、《游击队歌》(以上均选自原六册)。课文总数由45篇减为38篇。其中《父亲小时候的故事》改为独立阅读课文;《罗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